他当过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你却未必了解他
这个人,我相信每个人对他的名字都挺熟悉的,但同时,又对他挺陌生的。在整个民国的前半段历史上,他可谓是个知名人物。但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后来怎么样了?甚至,他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民国时期,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1
1914年5月26日这一天,袁世凯决定成立一个叫“参政院”的机构。
为什么要成立这个机构呢?因为袁世凯在此之前,为了进一步集中自己作为总统的权力,已经解散了国会,在5月1日公布了《中华民国约法》。其中规定,国家的立法机关以后叫作“立法院”。立法院还没成立之前,由参政院代行职权。
这个参政院听上去挺厉害,其实没什么大用——直到袁世凯去世,立法院都没成立,在袁去世后,这个机构就被裁撤了。
但是,袁世凯任命的第一任参政院院长,却是大有来头。
他的名字叫黎元洪。
对于这个名字,读过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人都很熟悉——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从床底下找出了当时的新军协统(旅长)黎元洪,拿枪顶着他做了湖北军政府的都督。
黎元洪
在整个武昌起义乃至辛亥革命中,黎元洪就给人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窝囊、骑墙、唯唯诺诺、一事无成。
但是,从一开始,这个逻辑链似乎就有点卡: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打下了武汉三镇,为什么要拿枪顶着一个窝囊废去做都督?他们不能推选自己人吗?
这个黎元洪,到底何德何能?
2
黎元洪出生于1864年10月19日,老家是湖北汉阳府黄陂县木兰乡。
按照后人的记载,说黎元洪“素怀大志,富有革命思想”,但这个恐怕也只是黎元洪成名之后的一种说法而已。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黎元洪幼年贫苦,饿肚子的时候,甚至要到别人家地里偷萝卜吃。不过吃完后,细心的黎元洪和别人不一样——他会把萝卜叶子重新插在地上,做成伪装。
在那个考科举还是唯一成功道路的时代,黎元洪对“考功名”却没什么兴趣。1883年,19岁的黎元洪凭借读过几年私塾的底子,考上了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是李鸿章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目的就是给北洋舰队培养人才。1888年,24岁的黎元洪毕业,到北洋舰队的“来远”舰上实习。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觉得,广东作为中国的门户,也应该有一支自己的舰队。于是他就向福州船政局订制了4艘军舰,第一艘下水的军舰叫“广甲”舰。有了船,没人开可不行,张之洞和李鸿章一商量,从天津水师学堂要来一批学员,其中就有黎元洪。
“广甲”舰虽然也号称巡洋舰,却是木头壳子的
1890年,26岁的黎元洪因为学的是轮机管理,于是成了“广甲”舰上的“三管轮”。“广甲”舰原来的任务挺轻松的:负责在天津到广东一带沿海巡逻。1894年,“广甲”舰受命往北方运送一批物资,到了北方,立刻就被李鸿章以“战事吃紧”而征用。
黎元洪和他的“广甲”舰,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参加了悲壮的甲午海战。
3
“广甲”舰和黎元洪的命运,在甲午海战中甚是离奇。
甲午海战是一场中日铁甲舰之间的较量,作为以木壳为主的“广甲”舰,本来参战就是不合适的,战端一开,“广甲”舰管带吴敬荣就未战先怯了。
当和“广甲”舰一起编组行动的“济远”号率先掉头逃跑的时候,“广甲”舰也决定掉头就跑,结果因为太匆忙,居然在大连口那里触礁搁浅了。等日舰追上来的时候,管带吴敬荣决定炸掉舰船后分头逃命,船上的人只能纷纷跳海,各自逃生。
“广甲”舰触礁的地方,离岸边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一般人哪怕是水手,也挺难游过去的。当时和黎元洪一起跳下水的,一共有12个人,结果淹死了8个,黎元洪是4个幸存者之一。
倒不是黎元洪的泳技高超或体力惊人,而是他在此之前就和别人想得不一样——他自费买了一件救生衣。
上岸之后的黎元洪从大连跑回了天津,结果立刻被相关部门关押,隔离审查。
审查了三个月,实在查不出什么,因为不是黎元洪带头逃跑的,他也没做错什么事,而且“广甲”舰本来就是被“拉壮丁”来帮忙的。最终,黎元洪被无罪释放。
但是,北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水师学堂出身的黎元洪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从此就告别了海军。
4
甲午一败,惊醒诸多梦中人。
“自强练兵”的观念,终于开始成为晚清政府各个阶层力量的共识。当时的张之洞决定在南京编练“自强军”,发文招纳水师学堂的人才,当时31岁的黎元洪在天津听到这个消息,赶到南京去应聘。
黎元洪从水师学堂毕业,又有实战经验,做事稳妥,很快得到了张之洞的赏识。张之洞一开始让黎元洪监工炮台的建设(也算是从海军过渡到陆军),黎元洪完成得非常出色,随后张之洞又任命他为炮台的总教习官。
等到张之洞要回任湖广总督的时候(他当时是接替刘坤一代任两广总督),已经练成了2000名完全按照新式方法训练的新军。张之洞向刘坤一表示,自己要带500名“种子”回到湖北继续编练新军,而作为其中一枚重要的“种子”,黎元洪随着张之洞回到了湖北。
位列晚清名臣之一的张之洞
张之洞确实堪称黎元洪的领路人。他欣赏黎元洪,也一直在着力培养他,表现之一就是从1898年开始,派黎元洪去日本学习、考察。从1898年到1901年,黎元洪曾三次考察日本,其中有一次是专门去日本学习军事。
在考察日本之外的时间里,黎元洪就在不断地编练湖北新军。当时张之洞编练新军其实就靠手下的两个人,一个是张彪,另一个就是黎元洪。
张彪的业务能力不强,级别虽然比黎元洪高,但整个湖北新军的编练,靠的就是黎元洪。
那么,黎元洪编练出来的湖北新军,水平究竟如何?
1906年,清政府在河南彰德举行了一次秋操,派了袁世凯和铁良(当时的兵部侍郎)前来校阅。演习的双方,一方是由河南和湖北新军组成的“南军”,由张彪和黎元洪统领;另一方,是赫赫有名的“北洋军”组成的“北军”,由段祺瑞和张怀芝统领。
这场操练的规模非常大,各省和各国来参观的人员接近500人。演习结束,袁世凯被南军表现出的战斗力折服,向清廷汇报时说,湖北的新军是东南第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1908年还举行过第二次秋操,由黎元洪指挥的南军和由两江地区新军组成的北军演习,三次演习,北军“三战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