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公款出国
鲁昭公七年的时候,鲁昭公去楚国朝拜,谁也不愿意跟着去,说楚国人是蛮子,不懂礼节。孟僖子自告奋勇要跟着去,为什么?因为他不懂外交礼节,别的地方不敢去,正好去不懂周礼的楚国。
孟僖子就这样跟着鲁昭公去了楚国,谁知道,一路上没别的,只剩下丢人了。
去楚国的路上路过郑国,郑简公很热情,亲自到城外为鲁昭公接风洗尘,礼节非常周到。可是孟僖子作为首席陪同官员,竟然不知道怎样答谢,一时尴尬非常。
到了楚国,楚灵王也在城外宴请鲁昭公,在周礼中叫做郊劳。楚国人的礼仪做得非常好,可是鲁国人完全傻眼,不知道怎样答谢。
弄来弄去,蛮夷之邦礼数周到,礼仪之邦反而很无礼。
孟僖子受了刺激,这叫一个后悔,这叫一个惭愧,这叫一个没面子。回到鲁国,直接把两个儿子叫过来,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学习,不要像自己一样不学无术,走出国门为国家丢人。
到现在,孟僖子听说孔子开讲周礼,据说还讲得不错,于是派南宫敬叔前来看看。就这样,南宫敬叔就来了。
【高贵的学生】
南宫敬叔来了,孔家学堂立即引发轰动。想想也是,别的学生连士都未必是,可是南宫敬叔是卿的儿子,天生的级别就是大夫。家里有权有钱什么都不缺,而且还享受义务教育,他来干什么?
“老师,我想来听听老师讲周礼,可以吗?”南宫敬叔非常恭敬地对孔子说。这让大家都感觉意外,看来,高干子弟也并不都是飞扬跋扈的。
“当然可以。”孔子求之不得,南宫敬叔来听课,不仅表明国家领导层对自己办学的认可,更加是为自己在做广告。
南宫敬叔就这样听了一课,孔子则拿出自己最擅长的内容来讲了这堂课。
“老师,说实话,您比那些义务教育的老师讲得好太多了,我明天就来正式报名,做您的学生。”南宫敬叔对孔子的学问非常佩服,当即决定拜师。
孔子非常高兴,想想看,国家领导人的儿子来做你的学生,哪个老师不高兴?
当晚,孔子决定请学生们吃肉,并且第二天放假。
第二天,南宫敬叔提着十块腊肉就来了。南宫敬叔的腊肉,比其他人的块头都大很多,而且色泽也好得多。顶级腊肉,绝对的顶级腊肉。
从那之后,南宫敬叔时常来上课,他听课非常认真,态度也非常谦恭,即便对那些地位低下的师兄弟们,也都非常友善。遇上不懂的地方,也都主动提问,有的时候下了课,还私下向老师请教。
“这个学生真好,别看人家是高干子弟,一点也不以高干子弟自居,好学生,好学生。”孔丘非常喜欢南宫敬叔,逢人就夸,“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一定能做个好官;国家政治昏暗的时候,他也能保住自己的家族。”
按《论语》。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这一天,孔子讲授完周礼,其余的学生下了课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南宫敬叔原本准备回家,可是想起一个问题来,于是来找孔子。
“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南宫敬叔很有礼貌地说。
“说。”孔子微笑着说。
“当年羿是神射手,浇善于水战,但是两人都死得很惨。而大禹没别的本事,就会种地,结果是大禹拥有了天下。老师,这是为什么?”南宫敬叔问,他搞不懂为什么有能耐的反而不如没能耐的。
孔子想了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颇有些为难,这时一个人推门进来。
“叔叔,我们来了。”一个清脆的女声传过来,孔子转头去看,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走了进来,小姑娘不是别人,是孔子的侄女,孟皮的女儿。因为性格活泼又长得十分漂亮,孔子也很喜欢她。孔子和哥哥平时的走动也多,今天是孟皮带着女儿来这里串门。
侄女来得真是时候。
孔子对她笑了笑,再看南宫敬叔,发现南宫敬叔的眼睛死死地盯在侄女的脸上,嘴微张着合不拢。
孔子又笑了,他知道南宫敬叔这小子对自己的侄女惊艳了。
紧接着,孟皮也走了进来。
兄弟相见,好一番寒暄,南宫敬叔不好再待下去,只得告辞,临别,还依依不舍地望着孔子的侄女。
“兄弟,这人是谁?”孟皮问孔子。
“这人?君子啊,是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孔子回答。
“究竟是谁?”
“南宫敬叔啊。”
“啊,是他。”孟皮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里遇上了南宫敬叔。
“我看,他对侄女倒是一见钟情啊。”孔子对哥哥说。
“我看出来了。”
“不如这样,我来做个媒,咱们就结了这门亲戚吧。”
“那敢情好,可是,人家愿意吗?”
“包在我身上。”孔子拍了胸脯,哥哥帮他娶了老婆,他这下一定要帮哥哥找个好女婿。
孔子说到做到,第二天就向南宫敬叔提起了这门亲事,正中南宫敬叔下怀,欣然同意。于是,孟皮攀上了高枝,女儿这一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
不过,依照当时的风俗以及孟皮的地位,孟皮的女儿应该是做妾而不是妻。
按《论语》。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浇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按《论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关于南宫敬叔的年龄,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南宫敬叔这个时候只有九岁,理由是南宫敬叔母亲私奔到孟家记于鲁昭公十一年,那么到鲁昭公二十一年,南宫敬叔顶大也就是九岁。但是,私奔一事记于鲁昭公十一年,不等于事情就发生在鲁昭公十年。譬如昭公七年就记载了孟僖子临死嘱咐两个儿子要向孔子学习周礼,而那一年孔子不过十七岁,孟僖子也不是死在那一年,而是死在十七年之后。类似的事情,《左传》中还有很多。
所以,这个时候,南宫敬叔应当在刚过二十岁的年龄。
【公派出国】
把侄女嫁给了南宫敬叔,孔子和南宫敬叔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原本的师生之间的关系,高干子弟和士之间的关系,现在成了亲戚关系。
南宫敬叔到孔子的学校上学引起了轰动,一时间有很多人上门来试听课,而且都是士以上的阶层。孔子以为报名人数会大增,收入自然也就会大增。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看热闹的多,真正愿意报名的少。为什么呢?
因为孔子虽然学识渊博,可是毕竟出身贫寒,对很多周礼的内容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有很多漏洞出来,因此真正有见识的人往往感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