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河北省七夕情侣节的经验(第2/2页)

石家庄、唐山、邢台、秦皇岛、保定、邯郸等设区市的商贸系统都开始关注和利用七夕的商机。石家庄市商联会于2007年8月上旬向一万多家商场、超市、饭店、影楼、金银珠宝店发出了通知,要求各店面都准备一批相关商品、做出一种有关宣传、推出几项相关服务,从而使这年七夕节的气氛浓于往年。北国商城、东购、世贸大厦等连续几年都各支其招,化妆品推销和各大饭店特色服务都各显其能,2008年还出现了影楼婚纱大战。据了解,此节中巧克力、玫瑰不受欢迎,特定花卉百合花的销量增加。我们组织设计的节日标识、纪念品、餐饮品,已由商家做出了一些样品,初步亮相后受到省会市民们的欢迎。内丘县七月七庙会购销两旺,每天赶会群众达20万人以上。在藁城市黄庄连年七月七唱大戏,起名金凤节,意在促进村中养鸡业的发展。邢台、邯郸七夕汉锦(土纺土织)交易市场也正在形成。应当说,河北已经产生了七夕节日经济。

七、狠抓新闻媒体宣传,振兴传统节日。

我们办节非常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反复宣传。媒体记者和企业家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省内外媒体采访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光明网、香港文汇报、大公报、中亚新闻网络电视台等和省内媒体同样进行跟踪采访。我们不断发布新闻,随时为之解疑释惑,提供方便,还为他们的报道评奖。今年大公报记者张杰连续发出有关我省七夕活动报道和图片3次。中亚新闻网络电视台发表有关报道2次,中亚新闻杂志还发表我省有关七夕文章一篇。最为突出的是,新华社曹国厂采写的《商家高举七夕文化牌,七夕节是否会遭冷遇》,被中国审计报、浙江日报、河南日报、海南日报、宁夏日报、广西日报、青海新日报和江淮晨报、朝阳日报、贵阳日报、大河报等41家报纸发表,并为中美洲巴拿马新报、越南西贡解放日报、英国BBC、澳门新华澳报和台湾“中央社”等7家媒体转发。另一篇则被国内外446个网络所采用。国内外报道发表110篇(图片),其中境外宣传报道发出15篇。头十年,各媒体发表有关报道、文章1000余篇,促进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振兴。

八、创造了多种“第一”。

河北七夕情侣节是官民一体的恢复、创新性节日。内容和形式、机构形成、组织联络等都需要不断创新。回眸头十年的实践,本节先后创下十种“第一”:(1)以省委常委为顾问,省级文明办牵头主办,各级党委、政府或宣传部牵头主办(或承办),形成官民结合、社会参与的七夕节日组织机构格局。最近中央文明办领导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2)把“七夕”与“情侣”、“爱情”结合在一起,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3)头十年10次理论研讨,最早最多,连续性最强,成果出版也最多。(4)《邢台天河山宣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5)率先组织设计节日可用可赠可餐之物的设计评选。节日核心食品、节花已正式确定。节日标识,明年经群众选择后再定。(6)已确定主题歌《鹊桥仙》(宋代秦观词、武惠安谱曲)。(7)资助剧团恢复了传统应节戏《天河配》,组织地方戏曲电影晚会、耿村牛女故事会、情侣砖雕等活动。能够因地制宜、便于群众参与,生动活泼而又节俭。(8)邢台“中国爱情文化之乡”、天河山“中国爱情山”命名,抱犊寨、织女山、伏羲台等七夕文化景点开发与宣传,形成了河北省太行东麓一线的爱情文化带,成为河北省重要的七夕文化资源地和群众节日活动场所。(9)最早评选钻石婚金婚银婚十佳、十大巧女、十大才女等,为青年树立婚爱榜样和女性自强自主榜样。(10)在广场上用一万个“心”形卡片组成一个巨大的“心”字,然后用热气球将其升空展示,创下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11)率先在七夕之夜举行青年女性穿针乞巧大赛活动。

河北省人民通过七夕活动,提高了文化自觉,真正关爱传统七夕文化,这是我们最主要的精神收获之一。各市县组织七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正在走向高涨,已经从省会波及于邢台、唐山、秦皇岛、邯郸等市,并涉及60多个县区。每年省内媒体受众可达3000万人次以上,还覆盖京津和全国各省区以及国际汉语地区。

(袁学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