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三全……?!”, 叫了半天没有得到回应的弘德帝不禁有些恼了,重重地叫了声。

这三全是怎么当差的?叫都不应?睡糊涂了吧?

却见三全一脸吃惊地揉着自己的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皇上, 您看那个会元……他……他怎么长得和咱们宸王这么像啊……”

弘德帝顺着三全手指的方向往下一望, 心里也是吓了一跳。

什么像啊?!

那就是!

他自己的儿子他还能认错?

老四怎么在这里?

弘德帝突然想到一个月前, 老四神神秘秘地说要给他个惊喜,也顺便洗白一下他自己在百官心目中那凶名在外的形象……他说的惊喜不会就是指这件事吧?!

老四竟然还考了个会元?!

弘德帝心中一时喜一时愁。

这个老四实在是太会给他惹事了。

原本以为他在乖乖给他修建别院,那别院他曾去看了一眼, 虽然还未完工, 只是个雏形, 可是,这是老四的心意,尤其是那温泉行宫, 他很满意。

还正想着难得老四这么孝顺,这段时间也没给他惹祸, 正想着等别院修好后怎么赏他呢……一个没注意, 他就又给他捅出了个窟窿。

他居然用了个假名字参加会试, 还……还考了个会元?!

想到这儿,弘德帝心中又不禁又有一丝得意。

都说老四无心政事, 张扬跋扈, 今天就给你们看看我儿可是有状元之材的人。

历来的会元如无意外, 基本都会是状元。

虽说, 身为皇子无需这些来锦上添花,可是,状元的名头不一样,那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

皇室出了一个天下人读书人的表率,想想都是美事一件。

这个主考官刘延青还是蛮有眼光的嘛……

此时, 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延清已经宣读完圣旨,三百多贡士落座,试卷已经由执事官一一发到手中,众人已经开始凝神静气地答题了。

弘德帝哪里还能忍得住,就像天下所有关心自己孩子成绩的父母一般,悄悄地走下了龙椅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李承熙的身后……

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延清知道第一排第一座历来都是会元,只是,他是今天的主考,要忙的事情太多,宣读圣旨是只是依稀觉得本届会元好像是个年轻人,挺拔的身姿,清俊修长若竹,至于样貌,他并没有仔细看看。

现在,看弘德帝竟然亲自走下了龙椅,来到了本届会元身后,目光不由得也跟了过去想要看看本届的会元究竟有何不同,竟然能将皇帝都引了过去。

这一看不要紧,刘延清‘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吃惊到双目圆睁。

会元不是叫苏斯年吗?

怎么会是宸王李承熙?!

想起往日宸王的‘丰功伟绩’刘延清刘大人牙都开始疼了。

这是宸王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您说您好好地修园子不好吗?

居然胡闹到了科举朝堂上来了……

对了……

他还拿了个会元不是?

那会元……好像还是经过他首肯的。

刘延清眼前阵阵发黑。

宸王殿下竟然有如此才学?!不会是作弊了吧?!主要是往日里宸王李承熙无心政事、出格之举实在太多,让刘大人心里没底。

刘延清唬着脸也走了过来,站在宸王李承熙的身后,不错眼地盯着看。

为国选材可是大事!

若是宸王当真有真材实学也就罢了,若是弄虚作假,他可不管他是不是皇帝最心爱的儿子,在他这里这一关就过不了。

刘延清阴沉着个脸站了过来,弘德帝焉能不知道刘延清的所思所想?

他之所以将为国选材的重任交给刘延清,就是看重刘延清刚正不阿、风骨峭峻,见刘延清怀疑,弘德帝索性将身后的位置让给他,自己施施然地转到了其它学子的身后。

他刚才都看了老四是有真材实学的,一个状元之名当之无愧。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刘延清只在宸王身后站了片刻,便知道这个会元必是宸王自己考的无疑。

那笔字尤其地漂亮。

清华朗润,雍容华美,还隐有魏晋之风。

笔随心欲,不急不徐。

刘延清从不曾见过宸王的笔迹,倒是见过顺王的笔迹,在未见过宸王的字之前,刘延清觉得顺王的字已经是不错了,可圈可点。

可是,见过了宸王的字,才知道顺王的字比起宸王来,差远了。

这一笔漂亮的字,让刘延清的手指在袖子里忍不住动了动,下意识地就想像临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才不好意思地清咳了一声后,也学着弘德帝的样子似是不经意地转去了别的考生身后。

只是弘德帝和刘延清的举动已经引起了其它监考官的注意,目光不由得纷纷落在了引起了两人注意力的会元身上。

然后,众人吃惊地发现了坐在那里答题的会元竟然是他们的宸王殿下,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这怎么可能?!

会元不是叫苏斯年吗?

可是,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了,这怕是宸王用的假名字。

看皇帝和刘大人的表情,似乎是宸王考得还不错……?

这……这什么情况啊?!

因为是殿试,纵然其它监考官们眼睛都直了,却仍是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一直保持着肃静,整个大殿里只闻笔墨纸张‘沙沙’的声音。

殿试一般辰时起,酉时结束。

但是,若是考生已经答完题也可以提前交卷出来。

李承熙是第一个答完题交卷的人,可是,执事官竟然又给了他一张卷子。

加试!

策论!

李承熙轻笑,凤眸斜睨,看了一眼刘延清所在的方向。

这是怕他提前知道考题会作弊,所以,特意又加了一道策论,来试探他呢……

心中明白。

这道策论必是刘延清临时出的,也必然是经过了皇帝同意的。

加试就加试。

李承熙并没有意见。

就算是加了一道策论,李承熙仍是第一个完成的。

其它人自然也是得到了一张加试的卷子,只是不知是为何,直到所有人都答完了交了试卷,一行人都在宫门前等待统一一起离去时,才知道他们之所以比往届都临时多加了一道策论,是因为本届会元乃是宸王李承熙。

宸王李承熙为了给皇帝一个惊喜,特意用假名字苏斯年前来参加会试,并取得头名进入殿试。

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延清为了考较宸王李承熙是否有真材实学,这才特意加试了一道策论。

那道策论难道不小。

在场考过的人,均心有戚戚。

但是,宸王李承熙仍是第一个答完交了试卷的。

而这次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延清大人并未在说什么,眼中似还隐有满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