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仇大苦深

《蝙蝠侠》三部曲,一个因为墨菲的前身而消失的系列,到现在华纳兄弟都没有相关的项目,而且DC超级英雄电影宇宙已然启动,这个系列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现。

很早之前的时候,墨菲打过这三部曲的主意,却被华纳兄弟拒绝了,被拒绝后他也放弃了这个系列,因为版权完全握在华纳兄弟和DC漫画的手里,改编这写实的《蝙蝠侠》三部曲的话,版权是道根本跨不过去的阻碍。

不过回想曾经的《蝙蝠侠》三部曲,克里斯托弗·诺兰成就了《蝙蝠侠》系列,而《蝙蝠侠》系列的成功,却限制住了整个DC电影宇宙。

就像如今《蝙蝠侠大战超人》口碑惨败之后,很多媒体和评论家就认为,墨菲成就了DC超级英雄电影系列辉煌的开端,却又用极致的个人风格,限制了这个系列的进一步扩散,整个系列从开端就打上了属于他个人风格的深深烙印,而《钢铁之躯》的极致成功,导致这种风格在影迷当中影响深刻,华纳兄弟根本不敢轻易放弃。

这些话有所偏颇,但也有点道理。

因为现今筹备的电影的关系,墨菲不可能不细细思考曾经的《蝙蝠侠》三部曲,谁也无法否认这个系列的成功,以及《黑暗骑士》的伟大。

但他认为,曾经在《蝙蝠侠:开战时刻》之后,克里斯托弗·诺兰准备借用蝙蝠侠的名头,开始夹私货讲他自己的故事之前把他踢走,然后直接在同期拍摄制作的《超人归来》跟《蝙蝠侠:开战时刻》联动,然后引出其他人……

话说回来,《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漫画感还是挺足的,脱胎于漫画《第一年》,聚焦于布鲁斯·韦恩从父母双亡到决心成为蝙蝠侠的心路历程,一步步采购和打造装备、一步步磨炼自己的技巧、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里面的蝙蝠侠战斗力虽然仍偏弱,但比后面两部还是强不少。

但是《黑暗骑士》和《黑暗骑士崛起》完全没有那种漫画感觉了,蝙蝠侠的实力大幅削弱,基本上到了和贝恩打的时候,只剩下闪光弹、烟雾弹、蝙蝠标这些东西可以使用,而在黑暗骑士里甚至被黑帮养的大狼狗放倒在地。

为了追求写实感,克里斯托弗·诺兰成功的将DC宇宙本该有的神话感、史诗感、科技感,统统抹掉。

雷宵古没有泡温泉续命了;稻草人成了带着个稻草人防毒面具从袖子里发射毒气的弱鸡;小丑塑造得最成功,但也就是个强大的罪犯,远远达不到漫画里那种水准;贝恩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毒液可以注射,纯粹靠肌肉。

所以,这个系列根本不可能与DC的世界联动,它只是服务于克里斯托弗·诺兰,而不是DC电影宇宙,恐怕诺兰也没考虑过所谓的DC电影宇宙,更不可能与其他类似超人或者神奇女侠之类的超级英雄联动。

说到超级英雄在影片中的联动,这可不是漫威创造或者率先使用的,首先用到的依然是华纳兄弟和DC漫画。

1998年的大烂片《蝙蝠侠与罗宾》的开头有一个重要的信息。

开头是一段蝙蝠侠和罗宾各自穿制服拿装备的场景,镜头前依次闪过了蝙蝠美臀、罗宾美臀、蝙蝠RT、罗宾RT、蝙蝠大叼、罗宾大叼等装备,然后蝙蝠车从地面下方旋转着缓缓升起,接着罗宾突然开口说话了,只不过谁也没想到一部蝙蝠侠电影的第一句台词会这么无厘头:“我也想要一辆这种车,小妞们都喜欢这种车。”

蝙蝠侠翻了翻白眼说道:“这就是超人独来独往的原因。”

虽然这对话天雷滚滚,但无疑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蝙蝠侠的世界里存在着超人,而且他们认识,熟悉到了可以背后互相开玩笑的程度。”

其实从当时这个台词上,就能看到华纳兄弟有想要让《超人》和《蝙蝠侠》系列联动的意向,但是由于《蝙蝠侠与罗宾》的史诗级烂,这部片子的口碑及票房都扑到了地狱十八层,导演成了无数蝙蝠侠粉丝心中最仇恨的人,再加上华纳兄弟被这么一下,吓得雪藏了整个《蝙蝠侠》系列,直到《蝙蝠侠:开战时刻》将整个系列重启,才有新的蝙蝠侠电影面世。

不止是《蝙蝠侠与罗宾》,曾经在2006年上映的《超人归来》中提到了蝙蝠侠所在的城市哥谭市,超人回到地球后,活跃于世界各地,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提到了很多城市,其中就包括哥谭市,也就是布鲁斯·韦恩居住的城市。

根据曾经墨菲的了解,那时的华纳兄弟确实有过自己的计划,让超人和蝙蝠侠联动,可惜《超人归来》的票房和口碑并不是很理想,克里斯托弗·诺兰极力反对联动,于是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曾经发生的这种种,因为墨菲出现的那点连锁反应,导致根本没有发生,华纳兄弟和DC漫画走上了另一条路。

但这条路在墨菲插了一脚之后,还是固执的回到了原有的路线上,连扎克·施耐德都接过了《正义联盟》的导筒。

“DC超级英雄电影系列会就此沉沦?”

一起乘车回家的路上,盖尔·加朵因为玛格特·罗比的关系,与墨菲讨论起了这个话题,“难道扎克·施耐德无力扭转?”

墨菲打转方向,越野车驶出了世纪城,驶过车多的路段后,才回答盖尔·加朵,“有,像放权给我一样,放权给扎克·施耐德,充分给他拍摄的自由。”

“这根本不可能。”盖尔·加朵直摇头,“现在好莱坞拥有你这样权力的导演不超过五个,扎克·施耐德差太远了。”

她想了一下,“我认为华纳兄弟下一部会限制他的权力。”

墨菲轻轻点了下头,“一个被捆住手脚的扎克·施耐德,是发挥不出自己的长处的。”

盖尔·加朵好奇的问道,“比如?”

“比如分级。”墨菲直接说道,“他更适合R级,而不是青少年电影的PG-13级。”

作为一位喜好R级片的视觉系导演,扎克·施耐德受制于主流院线PG-13的级别定位,玩不了Cult不允许重口,话题尺度与暴力尺度都不敢展开,他的招牌黑暗风因此瘪成了流于形式的摆姿态,只能称其为影像风格而无法上升为故事风格,说的难听点就是装X。

最可惜的是,扎克·施耐德打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没有在类型探索上作出丝毫的努力,这也跟他本人重形式——不管是叙事形式还是影像形式——的视觉系定位有关。

墨菲很清楚,思考了这么多,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醒他自己,扎克·施耐德犯下的这些错误,他一定要避开。

因为筹备的这部电影同样深沉而黑暗,同样像《蝙蝠侠大战超人》一样,在玩风格、飚逼格、走仇大苦深的路子,往难听里说就是比《蝙蝠侠大战超人》更加装比,不过这种装比不是形式上的,而是从主题到骨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