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同桌的你

“虽然你不想听,但是现场的观众们还是说了。”杜成挤了挤眼睛,笑着道,“跟你不同,我们台上的人可是很想听呢。”在最后“想听”两个字上,杜成刻意加重了语气,既说的是他们想听到现场观众对肖遥的话,也是说他们一样想听到肖遥现场唱歌。

“可是我没有准备配乐啊。”肖遥继续摊手道。

“清唱!”台下有观众喊道。

“我想现场观众中肯定也有人看过你在申戏艺考放榜时清唱的视频了。”万敏佳道。

“你要是实在不想唱歌,那么给我们再来首诗也行,”杜成建议道,“就跟你在《诗词大会》上一样。”

肖遥并不是第一个被要求在节目中展示才艺的,在以前的节目中,如果碰到一些有着拿手才艺的选手,也会有让他们展示的环节,倒不是专门为肖遥新增的流程。碰上肖遥这么一个明显有才艺可展示的选手,节目组自然也不想轻易放过。唱歌不行,那来别的也可以,就像之前肖遥在《诗词大会》上念的那首诗,其精彩程度也绝对不亚于唱歌了。

《诗词大会》上念诗那是应景,在这个节目中再念诗,那可就没什么必要了。肖遥目前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还是歌手,观众也要求的是唱歌,所以知道节目有选手才艺环节的肖遥决定还是唱歌好了。

“那我还是唱歌好了。”肖遥道。

“好。”杜成笑着道,“不过也不一定得是清唱。虽然我们这不是一个音乐节目,但是简单的乐器我们节目组还是有几件的。我们给你准备了电子琴和吉他,要不要来个自弹自唱?”

“看来你们是早有准备啊,”肖遥笑道,“那就吉他吧。”

“没问题。”杜成高兴的挥了挥手,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即送上来了一把木吉他。杜成从工作人员手上接过吉他亲自递给了肖遥,又问道,“需要帮你搬把椅子上来吗?”

“不用,站着就可以了。”肖遥看了看吉他上的背带,直接将吉他背到了身上,笑着道,“听我的粉丝评价说,我背着吉他唱歌的样子是最帅的。”

“是~”现场的观众们也喊道。

此时万敏佳又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两个手持的麦克风,也走了过来道,“因为我们现场没法将吉他和音响连起来,而且考虑到你是专业的歌手,用麦克风的效果比耳麦要好得多,所以临时用这两只麦克风来扩音,我们俩给你举着,做你的麦克风架。”说着,她递了一支麦克风给杜成,两人一左一右的站到了肖遥身边。

“谢谢。”肖遥微微躬身示意,笑着道,“要成哥成嫂两位给我做人肉麦克风架,我受宠若惊啊。”这个节目中的选手大多是从普通观众中选出来的,两人在这个节目中的主持风格也都是非常平民化的,所以选手们大多都是亲切的称呼他们二人为成哥成嫂。

“没什么啦,我们节目组没来过像你这样的专业歌手,也没有专门的麦克风架嘛。”杜成摆了摆手道。

“你给大家唱首什么歌呢?”万敏佳则是笑着问道,“还是老规矩吗?”

“老规矩?”肖遥微微有些不解。

“江湖传闻,肖遥每次在公开场合表演唱歌,都是原创的新歌。”杜成解释道,“所以你今天是不是也是给我们唱一首原创的新歌啊?”

“可以啊。”肖遥微笑点头道。经杜成这么一提醒,肖遥也记起了自己的这个规律,这对于他来说自然是一点难度也没有,他也无意去打破自己这个特别的习惯。

“唱什么呢?”肖遥看了看现场的观众,又环视了一下台上的其他几位选手道,“今天是状元专场,无论是往届的还是应届的,我们都是经历了中学时代,已经或者即将步入自己的大学时代了。我忽然想到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的学生生涯中的一个差别,那就是中学生上课的教室是固定的,是有着自己的同桌同学,而进入到大学里面,我们是没有所谓的同桌同学。那我就给大家唱一首《同桌的你》,用这首校园民谣来纪念一下我们的中学时光。”

“果然又是一首新歌。”杜成笑着点头道,“而且在今天这个状元专场唱校园民谣也是非常的合适。下面就有请肖遥给大家带来一首《同桌的你》!”

肖遥在现场再次响起的一阵热烈掌声中依次拨动着吉他的琴弦试了试音,发现身上的木吉他已经调好了音了,便将吉他摆到一个舒服的位置,轻轻呼了口气,准备开始了。

看到肖遥调音的动作,现场的观众们迅速的安静下来,等待着肖遥的表演。

现场安静下来后,肖遥的开始在吉他上拨动琴弦,一段悠扬动听的旋律响了起来。因为是没有加入小提琴等其他乐器配乐的纯吉他声,让这段旋律少了一点点儿愁绪,多了几分清新的味道。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前奏之后,肖遥那略显低沉和忧郁的歌声响了起来,虽然是略显简单的旋律和浅显的歌词,但是这几句歌声一出来,大家似乎就不自觉的开始回忆起自己中学时代那个“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歌曲来到副歌部分,台下的现场观众和台上的其他选手这些现场听众们已经开始跟着肖遥的演唱轻轻的拍手,给他打起了拍子。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跟我在一起。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第二段主歌有了更多更细化的场景描写,而这些,大多也是大家曾经在中学时代经历过的场景,在肖遥抒情而又柔和的歌声中,现场听着肖遥歌手的人似乎也觉得更多的记忆浮现在自己的脑中:课桌中间那条经过无数次争论才最终确定的三八线,写满了对话的小纸条,测验考试时故意挡住试卷的手……慢慢的,大家听得越来越入迷了。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

第二段副歌的最后一句,肖遥演唱时的情绪有了点微妙的变化,音量也提高了一些。紧接着,这一段的间奏也出现了一段较为快速的指弹旋律,让现场听众们对肖遥吉他弹奏技巧微觉惊叹的同时,对中学时代的怀念之情也越发的无法遏制了。

“啦……啦……啦……啦……啦……”在歌曲的最后,肖遥的歌声里已经没有歌词,而只是一连串简单的“啦”字给整首歌曲收了尾。现场听众们摇头晃脑的拍手听着肖遥最后无歌词的吟唱,已经完全被他的这首歌给打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