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突变

“永不复发的办法?”

但钟曾筠没有回答她的疑问, 道:“伊凡·霍奇的船队会途径何处?”

俞星城从档案中拿出了他们提交的申请,递给钟曾筠:“他们会停靠到汉口和重庆。”

裘百湖凑过来看:“九省通衢的汉口啊。我记得汉口有英使馆?”

俞星城点头:“汉口是大明四大鸿胪寺重地之一。向苏、广与京城一样,那里约有十四国使馆。按理来说, 他们最多只能上航到重庆,但汉口水路复杂, 他们也可能会去往其他地区也说不定。我不确定汉口再往内陆的各口岸, 能否做到严格审查。”

钟曾筠也理解俞星城为什么给批示这样长的路线。

这些船只因为要参与万国会馆的开幕, 规定返航至苏州附近的时间是在四月末,五月才是下新茶的时候,其实他们这一路上去都赶不上下新茶, 只能收去年的旧茶。

而这些英国人从来喝的都是在远航船上颠簸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茶叶, 所以他们喝不太出来旧茶,相较于大批旧茶压在茶园手里卖不上价,不如趁着新茶开收之前卖给英国人, 能给长江沿线茶园带来许多收入。

钟曾筠:“……我认为,他可能会让剩下的小船去进入各支流交货。我心里已经有数了。不过我本来要抓的就不止是这一批货, 而是真正藏在大明腹地的罂粟种植区。万国会馆可有官船?”

俞星城点头:“万国会馆市舶司有几条百吨汽船。不足以载货但速度比一般货船更快, 是登船审查时所用的。”

钟曾筠:“把船借我,给我一份市舶司的腰牌和一份查货公文。我不想用闽浙总督的身份去汉口。”

俞星城一惊:“您要亲自去查吗?”

钟曾筠:“此事重大。其实如果把几十艘船上装作是口粮的罂粟籽全都摆在一起, 数量绝对惊人,他们显然是早就有商议好的下家, 才敢做这种事。”

确实,钟曾筠或许也背负压力。以他禁烟钦差的身份该插手, 但以他闽浙总督的身份, 又算是到别的封疆大吏的地域查案。

俞星城连忙拱手道:“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钟曾筠看向她:“此事不便声张,我可不想拜托苏州府衙或者应天府,只能看能不能用上你了。我认为伊凡·霍奇并未离开苏州附近, 只是我没查到他的行踪。你去查到他现在的住处,想办法控制住他,一旦我追查到证据和涉及人员,就会把他也带入北京受审。”

俞星城:“你说如此和东印度公司结下梁子,会不会再一次……引发海战?毕竟如今大明正在对倭国开战,一旦英国进攻,很可能就让他们钻了空子。”

钟曾筠冷笑:“英国国王这两年有点失心疯,跟东印度公司关系也不好,都快取消垄断权了。再加上东印度公司连年失利,上次淡马锡海战打的乔治三世赔了一百多条船,到现在还没养出来这么多战舰呢。要真想打,就劝他们这两年赶紧来打仗。否则等倭国被大明彻底捏在手里,就多了一条海上防线,他们或许不会再有机会了。”

钟曾筠说办事就办事,从她这儿拿到了腰牌公文借到了船,就立刻出发。

钟曾筠此行也只带了三个随从,打扮都像是在外行走的寻常修士。

俞星城抱着胳膊在万国会馆办事处的门口,外头冬日午后的太阳冷且亮,她感叹:“有这样的封疆大吏,真让人心安。”

裘百湖站在一旁:“像这样的人可不多了。我还有事要去做,最近总有人莫名其妙的惨死,我要查案,帮不了你,你自己找那个英国人吧。”

进出万国会馆办事处的不少人都在对俞星城行礼或打招呼,俞星城对他们点头示意,转头看向裘百湖:“没事,我自己可以处理。”

但她其实白天太忙,根本没有时间来处理此事,只能等自己工作做完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处理这件事。幸而寻找伊凡·霍奇也不是台面上的事,她可以拜托某位找人高手——炽寰。

炽寰却不太乐意配合:“你又没有他的东西,也只能大概描述他的长相,你这让我如何去找!而且天好冷我不想出门,我想冬眠……我想吃大肘子,我想跟你打麻将。”

俞星城好生劝了一会儿:“我现在哪有空打麻将啊。你帮我找了人,我不就能闲一会儿了么?我那头也托铃眉杨椿楼她们几个去打听了。”

炽寰还想钻她袖筒里装听不见,俞星城拽紧袖口,不让他进来暖和,他在她桌面上的一堆公文之中打滚,差点摔进砚台里:“我不管我不管,我不能给你白干活!你要给我点好处!”

俞星城:“……等你回来我让胖虎给你做大肘子。”

炽寰:“那是胖虎给我的好处,也不是你给的!”

俞星城:“……今天让你睡在肚子上。”

炽寰两爪一拍,飞身出去:“你等我回来!”

俞星城还没开口,炽寰跟个小钢炮似的又撞回来,趴在桌上:“对,你说那个白佬叫什么?有什么特征吗?”

但炽寰连着出去两天,都没有找到伊凡·霍奇。炽寰找人依靠的是他所谓的“灵”的形态,他没见过伊凡霍奇,不知道他“灵”的形态,而且炽寰还说,江南一带来了太多他国的修真者,附近的灵力混杂到了前所未有的底部。他们的“灵”形态各异,光芒冲天,十分容易混淆他的感知。

而且炽寰总觉得,这些他国的修真者,有些极其邪门的能力,他在感知周围的时候,仿佛也有一双眼睛在空中注视着他一般。

最后还是杨椿楼从同僚八卦里,得到了伊凡霍奇的消息。

杨椿楼说:“大概六七日之前,说是有个红色胡子的白人,到应天府的医馆瞧病,但是是偷偷摸摸去的。而后听说他高价请了医馆的人去他私宅治病,但好像说是治不了,那个医馆的医修还被打了一顿,气不过要报官,但事情又给压了下来。”

俞星城:“治病?那他现在人呢?”

杨椿楼:“我知道他,就是听说他来了苏州,现在在苏州西边一个偏宅里住着,请我们府西医馆的一位老医修过去治病呢。老医修没说,但我瞧他带了烫火的钎子,还带了一些针、药粉和水银。看这些器材,我猜是……梅毒。”

俞星城一愣。

杨椿楼说起来反而咬牙:“这群洋人没来的时候,没见过哪个娼姐儿会得病,现在听说在广州那边都快泛滥了。那群英人、法人、得病的最多,好多应天府的窠子都坚决不让那黄毛洋人来上门的!”

这话倒也没说错,梅毒确实算是这群人通商带来的,特别是在英法极其广泛,英国人叫它法国病,法国人叫它西班牙病,相互推诿。但很多人都反以风流病为荣。这伊凡霍奇不愿见人,偷摸治病,怕是梅毒已经烂了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