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雷音
1
有一天他们开始对周围的景物有种感觉。可是不好说。大路朝天,泛着微微的金色的光,两旁田野,再远些群山巍峨连绵。有什么不对的?三藏一行四人都不由得闭紧嘴唇,想这里头究竟是什么缘故。没有不对劲的,所有东西都很正常,要说有的话,就是这一点不对。麦芒灿烂,山野恢弘,花香恬淡,风太透彻,流水灵活,飞鸟自在,游鱼舒畅。叫他们走在这条路上,费力地去想这到底是什么境况,就好像有个东西明明在脑子里却跳不出,有个字眼在嘴边却说不来。觉得应该是能想的起来的,便仔细想着,尤其安宁,马蹄得得,牧童短笛不知何处。
雨就在这个时候落了下来。
他们在阴雨绵绵的早晨过了吊桥,走入铜台府。沙的目光正若有所思地在街两边的店铺和人家木板门面上飘过去,屋檐上的雨水滴下来,出现了无数微小的炸裂,雨水滴滴答答地打在青石子路和屋顶的瓦片上。沙好像在听这个声音。过了一处牌坊,南北街,坐西向南的有个虚座门楼,一根纤细的竹竿挑出一面幌子在细雨里微微有点飘动,幌子是深入浅出的红颜色,上面写着笔力谨慎恭谦的三个字:“回春堂”,是个在哪里都会有开药铺的用的普通名号。
药铺掌柜的是个有些拘谨的老实人,在给一个后生抓药,然后嘱咐小伙子怎样煎焙,带药回去路上走好。后生答应着走了,掌柜的抬头看见药铺的门外出现了这四个人,披着一身蒙蒙细雨星子,好像快要沾湿了进里面去了。那走最前头的挺拔削瘦的男子好像有要进来的意思。
正看着,他就走了进来。
“掌柜,生意好。”
掌柜的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开药铺做买卖,照性格里的拘束和严谨做的生意,显然眼前的男子远道而来,不知道是不是善类,有什么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掌柜的更加有点局促。“唔。好。”
他向行者身后望了望,外面还有三个人等着,两个站着,一人在马上,他看出去的时候马上的人和另一个也朝里看,不过并不着急,好像在等行者打听回去说话。还有一个仰着头,大概是看铺子的幌子和招牌。这招牌几十年了,不会有什么不妥吧。他有点紧张,等着行者开口。
行者道:“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去西天取经,路过这里。想打听一下这里附近往几个方向去,路上的情况,再买一些药材,赶路的人总免不了有些伤病,好用。”
掌柜的道:“你们是取经的?”
行者道:“是。”
掌柜的道:“那可好,这里是铜台府,再往西,出铜台府就是灵山,山上就是雷音。”
行者又惊又喜,谢了掌柜的,出药铺,只见三人已看见前方远远的有一座山,深黛色的山峰凌空镇坐在云雾上。
2
沙想起来的事是从前有一个地方也叫铜台府。地名重复也是正常的事,沙坚持相信那里是叫铜台府,为了区别,他们现在穿过的地方叫做西铜台府,沙记得的那一处叫东铜台府。
多年以后沙仍然记得那个年轻男子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过了吊桥走入东铜台府。他的目光若有所思地飘过街两边的店铺和人家木板门面,屋檐上的雨水滴下来,出现了无数微小的炸裂,雨水打在青石子路和屋顶的瓦片上。过了一处牌坊,南北街,坐西向南的有个虚座门楼,一根纤细的竹竿挑出一面幌子在细雨里微微有点飘动,幌子是深入浅出的红颜色,上面写着三个字:“回春堂”。年轻男子听到一阵银铃般的没心没肺的笑声,他从来没听到过那么好听那么发自肺腑的笑声,像银子一样纯净、清冽、波光泠泠。还有真的许多枚银币互相碰撞的声音。
老爷因为心爱少爷的笑声,每次她笑就抓一把银币给她。大家都知道回春堂是个当铺,铺子的老爷赚了很多的钱,做当铺生意的,就是不同时间、不同物品、不同人、钱,周转这四样东西,聪明人就能赚钱,双方获利,老爷知道这里头的诀窍,利用好时机,能使每一件事充分有用场起来、使枯木逢春,每一个钱都来得合乎天理伦常。他不单聪明,而且也不老,有钱的生活过得他的外貌挺括漂亮,穿一件山蓝摺衣服,蓄着两撇修饰过的胡子。柜台上坐着他年纪还没长大的女儿,天青色的上衣和孔雀蓝的下裳,衣服是男孩子式样,颜色格外美些,料子和织工也特别的好,雪白的衬衣和袜子,一只鞋掉下来,还有一只用脚尖勾着晃晃悠悠地玩耍,头发已经像个成年男子那样往后面梳拢了,拿一个简单的金环在脑后方箍住,露出皎洁的额头和脖子,虽然是个孩子,动作神情大方坦荡无拘无束,但一眼还是能看出这是个女孩子,而且美丽动人。这就是他们叫少爷的。少爷坐在高高的柜台上哈哈大笑,笑的时候看见当铺门外出现了那个年轻男子。
“掌柜,生意好。”他走进回春堂来是这样说的。他的吐字发音很标准,可是还有点生硬。
老爷正高兴着,点点头,问来者有什么贵干。
那人道:“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在找东西,还要走,没有钱了,听说这里能弄到,是不是这样的?”说话中间有几个不易察觉的格楞,好像是一个还不擅长说话的人。
老爷觉得很好,好机会来了,书上说巧言令色者鲜仁矣,并且从远处来的人,常常有奇货可居,盘缠吃紧,他就问:“大致是这样,要拿东西来抵押的。你有什么东西要当?”
那人从怀中掏出一件东西来:银光闪闪的金属片连接起来,做成个镯子似的,中间连着一个小的扁圆盘。他道:“这个。”
老爷道:“这是什么?”转眼看到少爷乌溜溜的眼珠子好奇地看。那人摇头道:“不知道。但是,”说着面露赧色,“我需要钱,希望是能值些钱的。”
老爷猜到女儿喜欢,她一眼看上的东西,就是一心想要的,也不会显出非要不可来。少爷很少看上东西,不过对东西都是好的,温和的,不骄傲。老爷就想买下来,但开的是当铺,和市场总有不同,加上仔细起见,就问:“你从来里哪?这东西你哪里得来的?”
那人道:“我从——很远的地方,有海和山的,”那人忽然对盘问有些厌烦,“我拾来的,或是谁给的,不记得了,反正是很远。”
老爷估摩出这东西和这人即便不安全也飘泊不定,大致是盘查不出根源来的。就问:“十两银子,期限三个月,行不行?”
那人提笔画了押,忽地又不解,问道:“这期限,是什么?”
老爷道:“这东西先抵押在这儿,三个月里你要是有了钱还想要可以把它赎回去,超过了这个期限,这东西就任我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