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七章 杀子之仇(第3/3页)
“情报传递太过滞后!”
谢迁气恼地道,“草原上发生什么,都不能第一时间获悉,等知道确切的情况,黄花菜都凉了……”
面前这位首辅大人的表现让王琼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对这场战争没有任何期待的谢迁,对沈溪的表现却有着很高的期待。
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落在沈溪这路人马上,谁都知道,这场战事即便有胜果,也不可能看朱厚照和他领导的中军,最终还是要靠沈溪和他统领的兵马撑起大明这片天空。
王琼道:“因为草原上战争频繁,那些小部落迁徙情况异常严重,之前给我们提供线报的游牧民现在不知迁徙到了何处,以目前的情况看,沈尚书准备从东套地区进入河套,再转而南下往延绥进发,这跟沈尚书之前预定的行军和诱敌路线吻合。所以在下想,若是上疏陛下,告知沈尚书行踪,或许可以把出兵驰援宣府的事情挡下来,再请示陛下,从三边出兵驰援沈尚书,如此有很大的可能将鞑靼兵马击败……”
王琼的设想明显经过深思熟虑,不过他的话话还没说完,谢迁已抬手打断。
王琼问道:“谢阁老觉得如此不合适?”
谢迁打量王琼,叹道:“德华,你觉得就算之厚带兵到草原,鞑靼人有几分可能会调重兵跟他决战?”
这问题让王琼很难作答,稍微迟疑后才道:“这不好说。谢阁老,现在谁也不知鞑靼人的战略,不过以目前情报看,鞑靼人的确有调集重兵围追堵截沈尚书所部。”
当谢迁把问题提出来时,王琼已感觉到,谢迁无意出兵驰援,于是尽可能为沈溪说话,在他看来,沈溪精心绸缪的诱敌计划,已逐渐变成现实,如果因各路人马不配合放弃支援,进而导致沈溪战败,那就太过分了。
谢迁摇头:“以你所言,鞑靼人早就盯着之厚这路人马,却让他行军大半个月都没开战,说明鞑靼人可能已意识到这是个局,所以选择息事宁人,宁可派兵骚扰我边陲各关隘,不让我军出兵驰援,如此避免决战的发生!”
王琼点了点头,觉得谢迁说的话也有一定道理。
“在下之前也有想过,鞑靼内部纠纷不断,达延部要是拼着自身巨大损耗与沈大人开战,在无法整合中小部族的情况下,实属不智。行将统一草原,此时当以保存实力为先,达延汗会尽量避免与沈大人所部决战……不过这么说的话,他们没必要派出那么多兵马骚扰我边陲,这不合情理啊!”
无论王琼持何等立场,都只能选择支持谢迁。他不考虑谢迁所提建议是否合理,就在于王琼始终把自己当作文官集团的中坚,甘受谢迁驱策,一切以谢迁的决定为先。
谢迁不知道素有主见的王琼会迁就自己,觉得是自己的考量是正确的,当即道:“鞑靼人就算要跟大明开战,也会挑软柿子捏,难道他们会觉得沈之厚所部是软柿子?”
王琼尽管不想承认,他还是摇头:“沈尚书统领的兵马,可说是我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谢迁点头:“对,所以鞑靼人知道沈之厚承担着诱敌深入的重任,怎么可能会上当受骗?倒是陛下那边绝对不能出事,哪怕我们派出人马驰援,最后什么都没发生,只要陛下安然无恙,我大明将士也无损失,那这场战事我们就是胜利的一方……你说呢德华?”
王琼心想:“谢阁老的看法,是要保证目前不战的局面,所以无论如何也没法说他留兵驰援沈之厚,我为何要忤逆他呢?”王琼继续点头:“谢阁老所言极是。”
谢迁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所以,调去宣府的骑兵,必须是我延绥的精锐,保住宣府才是当前第一要务。以沈之厚的能力,回兵延绥并非难事,只要他不主动挑衅,鞑靼人也不会犯着他,在没得到援兵的情况下之厚敢跟鞑靼人叫板吗?所以……他出兵不为什么功劳,只要能安稳回来,边陲安安稳稳,那我们为何要奢求打胜仗?守住边陲便好了嘛。德华,你说呢?”
王琼被摆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上,最后只能点头,勉强同意谢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