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公益的脊髓

那森/文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一个简单的问题——公益有“价值”么?

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那么,读完故事的你会如何回答?

脑子里首先闪现的会不会是“无价”、“伟大”、“高尚”……诸如此类带有理想光环的词汇?

现在,我很郑重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其实,公益没有价值!因为它不是商品,也没有市场参考值。它属于不能用“价值”衡量的范畴。

公益不是单纯的捐赠,更不是有钱人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手段;公益不可以拿物质作为前提,也不能用施舍来转嫁它存在于社会的真正意义。

如果一个人能付出身心,花去毕生的时间,去做一件有益社会的事,那么,她为公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一家瑞士银行。

然而,现实世界的很多人在参与公益的时候,往往处于一种自我奉献或者付出的需要,然后才是通过那些过程以及行为结果起到对外界的良好作用。我们必须无奈地承认一个事实,大部分人仍然在误读公益。没有多少人能把务实的操作性探讨在公益领域实现。

本书通篇都在向读者传达、描写公益究竟该怎么行动。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多年以来默默坚守,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但她每天的点滴付出却汇成了滔滔的怒江之水,影响了那么多少数民族孩子的纯真心灵;而作者本人即男主人公的原型,更是因为她看似平凡却深藏大爱的高尚灵魂,而深深地爱上了她,并跟随她的脚步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公益践行者。

算起来,从黄哲第一次到达故事的发生地——云南省怒江州的丙中洛,到今天已经足有六年时间了。他内心的这个故事,抑或说是这段心路历程,前前后后也跟我提过很多次,倾诉了很多次,描绘了很多次。每回都有他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诠释;后来,他又多次往返丙中洛,直到我们共同酝酿的这本书完稿,他竟然提出了移居云南的想法。

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万分怀疑。因为感觉他要那样做需要放弃的东西太多:年薪可观的工作,毫无经济压力的房子车子,习惯了的城市生活,如鱼得水的社会资源等等。后来,我想,每个人选择的生活状态完全取决于他的精神境界,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他应该可以毫不犹豫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些所谓的虚哗繁荣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说公益本身,这些年社会上的一些人给公益蒙了尘,这让许多热心的公益人士开始反思。正如近期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传播的一篇公益文章里所说的那样: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带着优越感而来的匆匆过客;或许,你的付出与捐助,在短暂的时间里,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得到了些许温暖,可过后呢?他们心底留下的又是什么?是刚刚建立起那一点信任及情感的破灭,是心灵上的落差,是断断续续的干扰,是很多预想不到的无奈……

在完成《丙中洛的眼泪》的书稿创作之后,也就是2014年7月,黄哲又回了一趟丙中洛地区,再次走访了那里的雾里村、四季桶村、秋那桶村……他欣喜地发现,曾经的一些独立自发的公益支教小学以及志愿者都已经在当地政府基础教育政策的扶持下,统筹在一起;整个怒江州地区的少数民族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也基本在政府管理的公益项目中得到了妥善安排。或许只有亲历者才深知,过去这里的公益基础教育推进工作是何等艰难。

从丙中洛回来后,他对公益事业又产生了许多新想法,也希望把更多深层的思考跟大家一起分享。此次途中,他遇到的另一位关注自然资源保护的志愿者跟他一样,都认识到一个很迫切的现实问题,公益项目、公益组织,能不断注入新的思路固然重要,但有效地传递、践行和实现才是目的。

现今,中国的公益领域一面受新想法的鼓舞,另一面也在受负能量的考验。要真正促进公益的发展,我们还是应该从理想转向“如何去做”,就像故事里褚遥这样的先行者,需要一份信守精神,需要更多践行者全身心投入,更需要机构、组织对于每一个公益项目的系统科学化的梳理。很显然,这些仅靠捐赠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人深入到公益的柔软脊髓,像褚遥一样,像韩逍一样,身体力行,付出精神的力量,带着跟所有人平等的心,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