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漫画作者是谁(第4/5页)
三十五
赵欣走马上任西臾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机关干部科长汪为民,县区干部科长孙中溪都已经同时到位,卫炳乾也成为市委组织部新组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其他几位科长也都同时各就各位。市委组织部里陡然间焕发出从没有过的生机,就在公选科长公布的当天下午,组织部就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首批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即将开始了。
火热的夏季即将来临,荒凉的臾山从南向北依次抹上大片大片的绿色。流过臾山脚下的臾西河清澈澄碧,水波映照着蓝天白云,反射出太阳金银般灿烂的光辉。万岭千山之中,绿意盎然,野花缤纷;庄稼人赤膊光膀,进入了一年一度的繁忙季节。大自然和人的生活都随着夏天的到来而变得丰富多彩。
西臾市机关和农村一样,进入从未有过的繁忙季节。
黎明,当这个近百万人口的城市从梦中醒来之后,即刻就像平静的大海掀起了风暴,到处充满了喧嚣与纷扰,大街小巷,涌动着人和车辆的洪流;十字街口纠结着自行车的旋涡。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早晨,西臾的大小报刊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重大新闻。让全市人民吃惊的是,这次公开选拔的县处级领导干部,除了每个县区一名副县区长,机关四十四名副局长(主任)外,还同时公开选拔四名正处级领导,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下臾县委书记,市林水办主任,《臾山晚报》社主编各一名。
新闻发布会公开之后,从农村到机关,从办公室到家庭饭桌,人们无不围绕着公选干部一事议论纷纷。经过一周的宣传发动,报名工作开始了。
周效梁经历了儿媳吴怡宣帮助考生作弊的事件之后,一直对贾士贞耿耿于怀,眼看着公开选拔县处级干部工作就要取代了过去由组织决定人选的办法,他就直接找到市委书记常友连,说他儿子是经过市水利局党组报告,前届市委组织部长决定,并已经考察的副局长人选,岂能让贾士贞一个人推翻了。
常友连不能只为他周效梁儿子一个人就取消这次公选,他劝他动员周森林参加水利局副局长竞聘。周效梁碰了一鼻子灰,始终把仇恨记在贾士贞头上。然而,贾士贞从内心希望周森林能够参加这次公选,并且希望他能通过一道道难关,坦坦然然地成为市水利局副局长。这样多少能减少周家和他的积怨,为此他特地把周森林的档案调过来看了看,条件是符合了,就看他有没有这个勇气了。
这天,贾士贞让赵欣专程去了一趟市水利局,把周森林请到他的办公室,不仅做了周森林的工作,而且鼓励他大胆地接受这次公选的挑战。
现在组织部的中层骨干都已经到位,贾士贞觉得组织部的工作应该逐步走上正轨。他现在突然想到,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关键是开头,大政方案定下来,就不难了,只要按照规定程序严格进行就行了,并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六个字。经过组织部选拔干部的实践,他认真总结经验,召开各种座谈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具体政策。他此时此刻想到的是,作为一个市,不可能所有的干部都是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六个字来进行的,就像乔柏明、高兴明、还有尚以军,这样的事还要通过组织手段。其实他早就感觉到市委副书记朱化民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抵触情绪,他不希望手中的权力就此失去了,常委们也在看着贾士贞。组织部毕竟是组织部,考察、选拔、任用干部还要继续下去,但是贾士贞觉得,考察干部的方法必须改革,绝不能暗箱操作,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常委会上朱化民的发言讲的是市委常委,实际上是指桑骂槐,他的意思是市委常委有权不用。难道以后市委常委就不再任命领导干部了,现在干部议论纷纷,对常委很有意见。当时贾士贞本打算提出不同意见的,后来一想,自己作为新到任不久的组织部长,在常委会上向副书记发表不同意见,会显得他不成熟或者说他有些狂妄。事实上,朱副书记的说法也是一家之言。总之每个县区、市级机关领导干部就那么多职位,可以肯定地说,按照过去的办法,市委常委研究的干部人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通过公开选拔的人一致,因此,那些有关系的人不一定能公选上,他们必然对改革心怀不满,但是绝大多数人有机会参加公选了,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自然拥护这样的改革。换句话说,少数人有意见,大多数人是支持的。但是那批已经考察过等待提拔的人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提拔被搁置下来了,这样到嘴的肥肉要吐出来,他们肯定难接受,有人便拐弯抹角托关系找他。像下臾县的侯永文这样的人,还有像高兴明、张敬原、庄同高这样的人,恨不得他死才好。然而,当市委组织部真的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八名科长,而且每个环节都向群众公开,人们凭自己的能力参加竞聘,让大部分群众真正看到了组织部改革的决心,有的人在网上发表评论,称赞贾士贞是新型的改革型组织部长,还有的说他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吕日周、仇和那样的改革发动者和实践者。
干部问题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高兴明、张敬原、庄同高三人调出组织部,而且都没有提拔,高兴明是市委常委研究的,人们议论归议论,终究不能改变些什么;可张敬原和庄同高的事很快就反映到常友连那里去了,而且张敬原和庄同高也都通过常书记的秘书找到了常书记。在他们上访之前,程秘书已经在常友连面前吹过风,因此常书记觉得他们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但是并没有表态,只是在心里暗暗同情他们二人。在他印象中,市委组织部的科长们还从没有这样平职调出过,无论岗位怎么样,都是提拔为副县处级后才调出的。张敬原和庄同高走后,常友连关上门,给贾士贞打了电话,他很注意说话方法,也很迂回,不希望贾士贞知道组织部的两位科长找他告过状。接通电话之后,常友连先是了解一下组织部公选干部的情况,接着又问机关对当前干部问题有什么反映,最后才说出他要说的主题,他说市直机关反映比较多的是两个干部科长工作安排的问题。贾士贞把这两个人的具体情况做了些解释,并说明在这个时候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老办法把他们都作为副县处级安排到副局长或到县区副职岗位上,群众一定认为市委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装腔作势,是表面形式!那么更多的干部就会怀疑市委公开选拔干部的真实性。贾士贞说,这个事情他并不是随心所欲,他希望他们两人都去参加公开选拔,能考上更好,考不上只要正确对待,努力工作,在今后的适当时机,有合适的位置还是可以考虑的。常书记觉得贾士贞讲得很有道理,毕竟张敬原和庄同高又不是他的什么特殊关系,这事情也就过去了。对于贾士贞,常友连还是觉得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市委组织部长,虽然有时候也觉得他改革的力度猛了些,快了些,但是对于一个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值得赞扬的,也是应该支持和肯定的常。2004年里,中央颁布了五个,中纪委和中组部又联合发了一个,通称“5+1”文件,都是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是中央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作为市委书记都应该支持贾部长的做法,何况他们之间又有着特别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