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景象的启示录
复活的克莱因曾出过四本销路极差的影集:《纽约》(1956)、《罗马》(1958)、《莫斯科》(1964)、《东京》(1964)。从书名就可知道克莱因所要表达的内容——都市人的生活景象。他的摄影自始至终,就是街头人生。
街头摄影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成为影像表达的主流,摄影家们争相在人生的万花筒中,旋转出一个自己中意的图像来。克莱因的街头照片,能从尘封到被重新认可,是有其缘故的。他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摄影史上最为特立独行的,是一种在精神恍惚下的视觉影像,摄影者如同被别人催眠,而被摄者又如被摄影者所催眠一般,大家都在梦游,进行着复杂而意义不明的交往。
克莱因的街头众生相,有一股强烈的攻击性,仿佛他随时都要在原本宁静的人群中,制造暴动事件一样。他的这种表现手法,被布列松批评为:“整个都搞错了。”
“对”或“错”在克莱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在意的,是要彻头彻尾打破所有习以为常的摄影规范。他是一个意图明显而表达直接的快门狙击手,他不只是按快门留住影像,照相机在他的手中变成武器,拍照对他来说是扣住扳机射击别人的一种行为。瞄准、射击。砰!砰!砰!克莱因这位神枪手终于熬出头了。他的射靶——幕幕街头的骚动画面,被喻为“影像的启示录”,启开了原本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本性。所有人看起来都是疏离的,不能接受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所接受;好像每一个人都有这种苦闷的时刻,而克莱因让他们在面对相机时,同时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