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之分

西门庆一见,挽之入室,相抱而哭,说道:“冤家,你如何在这里?”李瓶儿道:“奴寻访至此。对你说,我已寻了房儿了,今特来见你一面,早晚便搬去了。”西门庆忙问道:“你房儿在于何处?”李瓶儿道:“咫尺不远,出此大街迤东造釜巷中便是。”言讫,西门庆共他相偎相抱,上床云雨,不胜美快之极。已而,整衣扶髻,徘徊不舍,李瓶儿叮咛嘱付西门庆道:“我的哥哥,切记休贪夜饮,早早回家。那厮不时伺害于你。千万勿忘。”言讫,挽西门庆相送。走出大街上,见月色如昼,果然往东转过牌坊,到一小巷,见一座双扇白板门,指道:“此奴之家也。”言毕,顿袖而入。

——第七十一回

这是李瓶儿最后一次出场。李瓶儿死后,作者仍给她安排了两次现身的机会,当然都是在梦中。第一次是六十七回的“梦诉幽情”。当时正是下雪天,西门庆在书房午睡,李瓶儿于梦中叮嘱他要提防花子虚的“灵”来加害,另外,她也告诉西门庆,她要去寻找一个安身之处。西门庆一觉醒来,见帘影射入,正当日午。残雪初晴照纸窗,地炉灰烬冷侵床。

本回中的这段文字,在某种意义上,是六十七回梦境的延续。此时仍是冬天,“夜漏沉沉,花阴寂寂,寒风吹得那窗纸有声”。西门庆当时是在东京,借宿于何太监家,梦中再次与李瓶儿相见。李瓶儿所言,仍是前回梦中的两件事,除了叮嘱他提防花子虚的加害之外,瓶儿还告诉西门庆,她找到了房子,很快就要搬过去住,有了最后的安息之所。巧的是,李瓶儿最终的安身之地,居然也在东京,离何太监家只在咫尺之间,在一条名为“造釜巷”的街道当中。

在张竹坡看来,这个“造釜巷”也不是作者随便安上的地名,其实大有讲究。顾名思义,“造釜巷”实为造锅之所在,“金瓶”熔蚀而造釜,瓶儿亦化迹于无形矣。因此,此梦有为李瓶儿作结的意味。

两人梦中云雨之后,瓶儿还主动挽西门庆相送。两人走到月色如昼的大街上,往东转过一个牌坊,即来到了造釜巷,见巷中有一“双扇白板门”,瓶儿说了句“此奴之家也”,即顿袖而入。

这本是梦中之事,又涉鬼神灵异,虚幻怪诞,自不待言。中国古典小说的文类中,这类谈玄说怪的作品极多,前有《述异记》、《搜神记》、《幽冥录》,后有《夷坚志》与《聊斋志异》。如果仅仅到此为止,读者不会感到任何困扰与迷惑,因为叙事者在明确地通过梦境来指涉玄怪鬼神,读者会觉得自己十分安全。换句话来说,鬼神世界之“幽”,与现实世界之“明”,判然两分而界限清楚,互不干扰。

但问题是,事情还没完。

西门庆第二天凌晨起床后,洗漱完毕,用过早饭,即与何太监的侄子何永寿一同进大内参见兵科。这已是明明白白的现实世界了。参见完毕,西门庆因要去大相国寺拜访智云长老,便与何永寿分道而行。他在大相国寺见过长老(只是不知有无见到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那处菜园?),用斋饭毕,又穿过东街,想去崔中书家拜见同僚夏龙溪。就这么七转八转,最后转到一个巷子中来了。

不用说,这条巷子正是“造釜巷”。

写到这里,气氛顿时就变得有点阴森可怕了。西门庆接着往前走,即看到了昨夜梦境中所见到的那个“双扇白板门”。隔壁还有一家豆腐店。西门庆当时作何感想,我们无从得知。他悄悄地使玳安(而不是自己)去向豆腐店的老姬打听“此家姓甚名谁?”,想必西门庆与读者一样,也感到毛发倒竖,惊恐万状吧。

那个老姬的回答是“此袁指挥家”,似乎更显蹊跷。袁指挥在《金瓶梅》中实有其人。他那么一个显赫的官员,为何会安一个“双扇白板门”?是没有来得及刷油漆吗?李瓶儿的亡魂飘荡至此,似乎映照了第六十二回中阴阳先生的批书,但一路写来,由实境渐入虚玄幽眇,笔法奇特。

又是何缘故?

这么一来,梦境中的荒诞之事,由于被现实生活的境况明确印证,两者终于合二为一。也就是说,作者的修辞策略有意将梦境与现实加以混淆,这就模糊了虚幻与真实、梦境与现实的幽明之界,从而迫使我们将现实世界看成是梦的倒影。这一独特的手法,对日后《红楼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顺便提一下,《金瓶梅》的鬼神灵异之事,特别是转世投胎、六道轮回的方法论,很容易让我们想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金瓶梅》为作品中的每一位主要人物都设定了投胎转世的处所,且言之凿凿。蒲松龄虽将《金瓶梅》斥为淫书,但他是否从此书中偷师,学到合用的技巧、方法,乃至于写作观念,此处姑且存而不论。不过《金瓶梅》描述鬼神灵异之事的深湛笔力,似乎卓然高出于《聊斋志异》之上。

将梦境与现实合二为一,并让两者于对照之中显出悖论与荒诞感,考之于欧洲文学艺术史,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出现之后,才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蔚然成风。比如说,布努埃尔在《资产阶级的隐秘魅力》、《自由的幽灵》中对梦境的开掘,将梦境与现实熔于一炉的手法,为当时及后来的追随者叹为观止(实际上,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怎么看都有“超现实主义”的魅影),殊不知,早在十六世纪,这类方法在《金瓶梅》中已经运用得极为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