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到底是什么意思

旧小说中常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浮屠”的意思即使在古代变化也很大。

“浮屠”一词来自梵语的音译,新、旧翻译家的说法不统一。旧翻译家通常认为“浮屠”是“佛陀”一词的转音,即佛陀释迦牟尼。新翻译家却认为“浮屠”是梵语“窣堵波”一词的转音,“窣堵波”即“塔”,是特指供养人建造的佛塔。后来往往使用第二种含义,“七级浮屠”即七级佛塔的意思。

佛教徒把佛塔称作“功德聚”,建一座佛塔来供养佛陀的舍利子、佛发、佛指、佛齿,被视为功德无量的事情。相应的,佛塔同时也被视为宝物和法器,在佛教徒的心目中,一座“浮屠”,就如同亲眼看到了佛陀一样。如此重要和宝贵的“浮屠”,更别说繁复无比的“七级浮屠”了,居然还比不上救人一命,由此可见佛教的菩萨心肠。

“浮屠”作为佛教名词,常常进入诗人的视野,并且被崇高化。宋朝赵抃《和宿峡石寺下》:“淮岸浮图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浮屠”也写作“浮图”,后来也泛指僧人。魏诗中有“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的诗句,意思是说本来头发是完好的,后来因为秃顶,变得像僧人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