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为何指晚年
冯异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刘秀登基第二年,派冯异剿灭赤眉军,冯异和赤眉军相持了好几个月,互有胜负。过了一年,与冯异联手的另外两位大将不听冯异的计策,结果中了赤眉军的计,大败,冯异也受到连累,连战马都顾不上了,徒步突围而出,麾下只剩下了几个人。冯异没有气馁,收集残兵共几万人,和赤眉军约期会战。会战前,冯异派遣了一支精壮的敢死队,人人都换上赤眉军的衣服,事先埋伏在路边隐秘之处。两军交战时,冯异故意示弱,赤眉军眼看着汉军士气不振,军容不整,立刻派来主力部队,准备全歼汉军。激战到下午,埋伏的敢死队突然冲出,加入战团,由于他们穿的衣服跟赤眉军相同,无法辨别身份,又加上都是生力军,赤眉军只好败退,冯异紧追不舍,大破赤眉军,二十万赤眉军全部投降冯异,至此,前后延续十年之久的赤眉起义以失败告终。
事后,刘秀下诏慰劳冯异,说:“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这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第一次在史籍中现身。各种辞书都把“东隅”解释为日出之地,把“桑榆”解释为日暮,但是“东隅”和“桑榆”为什么有这样的含义,却语焉不详。
“隅”和“嵎”是通假字,“嵎谷”是神话传说中的日出之处,因此用“东隅”来指代日出之地。“桑榆”通常解释为日落时阳光照在桑树和榆树的树顶,因此比喻日暮。此语出自唐人徐坚所撰《初学记》,其中转引的《淮南子》,在详细描写了一天之中太阳从东到西的路途之后,写道:“日入崦嵫,经于细柳,入虞泉之池,曙于蒙谷之浦,日西垂,影在树端,谓之桑榆。”崦嵫是神话传说中的日入之地,细流、虞泉、蒙谷都是太阳落山之前的必经之地。崦嵫大约位于今甘肃天水西境,古时候遍植桑榆二树,因以为喻。
明白了“东隅”和“桑榆”的来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比喻在这个地方失败了,又在另一个地方得到了补偿。联系冯异的遭遇,这个说法非常形象:冯异在回溪这个地方“垂翅”,被赤眉军打败,但是又在渑池“奋翼”,最终战胜了赤眉军。
因为刘秀创造的这个成语,“桑榆”又被后人用来比喻晚年。白居易(字乐天)和刘禹锡(字梦得)晚年都患有眼病和足病,看书、行走不便,白居易产生了消极情绪,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的诗寄给刘禹锡:“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针对老友的消极情绪,刘禹锡回复了一首诗,劝解白居易人老乃是一种自然趋势,既然抗拒不了,就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精神。这首诗名为《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xiāo)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从此成为千古名句,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永葆夕阳红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