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是什么样的歌女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的知名度太高了,以至于最后两句变成了中国人的日常用语。

《玉树后庭花》是南北朝乱世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的一首艳诗,写完此诗数年后,陈亡国,“后庭花”因此被人们称为“亡国之音”。

“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

一种说法是“商女”即歌女出身嫁作商人妇,在秦淮河的舟中唱《后庭花》。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即赞同此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商女”即歌女,可是为什么“商女”即歌女却又语焉不详。

商,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之一的商调,其音凄怆哀怨,但在五声音阶之中并非最悲凉的,而是属于格调高雅的音乐。唐代的妓女职业不仅得到官方的认可,而且分工极为明细,有宫妓、官妓、营妓、私妓、民妓、散娼等种种分工。各分工之中又有不同的等级。“商女”应当是属于歌妓中等级较高,只演唱格调高雅的“商调”的歌女。陈叔宝所作《玉树后庭花》乃是御制,虽然是艳诗,但是格调典雅,因此陈亡后,因其典雅,不合民情,民间很少传唱,只在教坊和花间酒楼等高级场所传唱。

但是如果将杜牧此诗理解成对“商女”的谴责和惋惜,那就未免弱化了这首诗的内涵。杜牧的感慨有更深刻的内容在。和唐代歌妓宴饮时,狎客可以“点歌”,“商女”只是歌女,在秦淮河上点《玉树后庭花》这首歌的乃是众多的狎客,这些狎客一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否则无法在此高级场所高消费。正当晚唐气运渐衰,国家即将倾覆的当口,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还在点唱亡国之音,这才是杜牧的诗眼所在。他真正想谴责的是这些人,而不是“商女”。

果然,杜牧写成此诗数十年之后,唐朝就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