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菜刀豆老油条

上海人向来懂得包容与变通,人家有好处,便愿意学习。上海菜和上海人一样,很多的菜式都是从别的菜系里学来的,并且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变化。上海菜发展至今,“本帮”二字已远不足以概括。我比较喜欢海派菜这种叫法,从本帮老八样里发端于淮扬干丝的扣三丝、川扬合流的回锅肉包饼,一直到海派西餐里的烙蛤蜊、豆沙西米布丁,都是海派精神包容、变通的具体表现。

我喜欢的一家上海菜小馆子,做的传统上海菜十几年不走样,也做榄菜刀豆这种广东家常菜,不过多加一样:老油条。

老油条没有现成的,需要自己用油条加工。将油条切成小段复炸一遍,火不要太大,至要紧不能炸焦。冷一冷油条就脆了,用刀压碎,不要碎成末,但感觉有压不碎的部分,也不能将就切一切混进去,非常影响口感。将刀豆洗净,切成不到一厘米的小段,过油煸至表面收缩略焦黄。加橄榄菜、糖翻炒,出锅前加入老油条碎,翻匀即可。

榄菜鲜美,和煸过的刀豆炒,本来黑乎乎的,加一把金黄香脆的老油条碎,于色香味上都加足分数。广东馆子的榄菜刀豆通常加一些肉糜,这家上海小馆子加老油条碎,是老板自己的发明,很聪明的变通。我觉得这又是一例海派特征。但是再怎么翻花样,都不会弄出个不麻不辣的毛血旺,或者海鲜乱炖之类,虽是小馆子,老板还是知道变通和改良的底线在哪里。

不仅上海菜,其实上海的服装、建筑等等都有这种包容、变通的海派文化特征,这是题外话,我们还是回来说说刀豆。

有一天,因为要做一些关于菜场的内容,编辑小朋友要我陪着逛菜场。我指给她们看一堆堆的刀豆。“刀豆!”小朋友说得蛮有信心,可是这一个摊子上刀豆就有三种,每种都稍微有点不一样。一种比较平凡,浅绿色,一虎口长短;一种颜色稍微深一点,豆节也明显一点,仔细看,侧面一根紫筋;第三种,比另外两种都细小一点,大小粗细不匀。外行看,自然是第一种长得比较漂亮,实际好吃的是后面两种。带紫筋的,肉比较厚,豆香浓。第三种是本地刀豆,嫩、糯且香,上市比紫筋刀豆晚一点点。

我又从同一种刀豆里拿了两根问小朋友:“看看这两根豆一样吗?”“不一样吗?”小朋友不好意思答了。我说:“你们用两只手摸一下,感觉看看。”小朋友真是有心学,伸出手摸,还认真地闭上眼睛。好的刀豆用手摸,表面有滑滑嫩嫩的感觉,非常细腻,弯一弯,柔软有弹性,一比较就很明显。你看,同样炒一碟刀豆,你随便买一把,而她选了好的品种,又在里面挑最好的豆,你们炒出来的菜当然不一样。

在法国的菜市场也见过三四种刀豆,有一种深绿色、细细的刀豆和本地刀豆风味非常接近,甚至更好。只是法国人要么将它们煮得稀烂,要么生生的配沙拉酱吃。这次去法国看到wok(中式快炒)的做法,也看到它在一些餐厅上了推荐菜单。法国并不是一个伟大画家、音乐家、建筑师、作家的主要原产地,但法国是很多伟大艺术家的土壤、庇护所和最后的归宿,这种包容性和海派的精神非常相似,希望法国的主妇们有一天也试试炒点刀豆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