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进谏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对进谏的信任。因为在其他的信任中,人们只托付部分生活,如土地、货物、子女、信贷、一些特殊的事,但君主托付给进谏大臣的,就是他的一切了。由此可见,这些进谏的大臣就更有责任忠诚正直地对待这种托付了。聪明的君主并不认为他们依赖进谏有损于他们的伟大和贬低他们的才能。上帝本人也认为进谏不可缺少,并且把“进谏者”的称号给了他的一个圣子。(出自《旧约·以赛亚书》第9章第6节。)所罗门曾经宣称:“进谏能保持安定。”(出自《旧约·箴言》第20章第18节。)所有事情都要三思而行,倘若事情不在谏言的辩论中颠簸,就会被扔入命运的波涛之中,做还是不做,始终拿不定主意,像个醉汉一样东摇西摆。所罗门的儿子发现了进谏的威力,而他的父亲发现了进谏的必要性。(所罗门的儿子即位后不久,不听长者进谏,结果众叛亲离,国家分裂。具体参见《旧约·列王记上》第12章。)因为上帝宠爱的王国往往被谗言弄得四分五裂甚至灭亡,对这种谗言我们要引以为鉴。有一种谗言,我们更要明察秋毫,它有两个特性:一是就进谏者来说,那一定是个年轻人;二是就进谏的内容来说,那一定是主张暴力的。
君主跟进谏结为一体,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君主非常聪明、非常策略地运用进谏,这在古时候曾经有过很形象的描写。其中一个故事,朱庇特娶墨提斯(希腊神话中主管言论与忠言的女神。)为妻,墨提斯是进谏的象征。他们的结合也就是君主与进谏的结合。据说,朱庇特结婚以后就让墨提斯怀孕了,肚子里有了孩子,但是朱庇特受不了她老是不生下来,就把她吃进了肚子,那个孩子就成了他肚子里的孩子,后来他把那个戴盔披甲的孩子从头脑里生了下来,那就是帕拉斯。这个怪异的寓言包藏着一个君主的秘密。首先,君主应当把国务交给进谏者,这就是寓言中的受孕怀胎,但当国务在进谏者的“子宫”里似胎儿一般成形,逐渐成长到随时都会生下来时,君主就不耐烦地自己发号施令、作指示,好像这些事非他们不可。这时君主把国务收回到自己手中,让人们觉得似乎这些法令和最后指示,都是他亲自制定的(而且全都那样谨慎,那样具有威力,可以跟戴盔披甲的帕拉斯相媲美),而且让人们认为,他能做到这点,不光是出于他的权威,还出于他的智慧和谋略,这当然更能增加君主的威望了。
现在让我们谈谈进谏的不方便之处和补救的办法。在号召进谏和纳谏方面可以看到有三个不方便之处:第一,泄露国务内容,使之无法保密。第二,削弱君主的权威,好像他们没有什么办法。第三,有进言不忠的危险,进言的人比听进言的人得到更多好处。为了除去这些不方便,意大利有个教条,法兰西也有个惯例,那就是采用“内阁会议”(相当于秘密的非官方机构,与英国现在的内阁或枢密院不同。)的办法。不过这一帖药比疾病本身危害更大。
至于保密,君主当然不必在全部国务方面都跟全体大臣交流,应该选择内容,选择对象。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声明,自己准备做什么,这种事也没有必要去跟人商量。但是君主还应当注意,他们自己的事,千万不要自己泄露出去。至于内阁会议,他们自己就有一个座右铭:“我全身充满了漏洞。”一个轻浮的人以多嘴多舌为荣,会比许多自觉有义务保密的人造成更大的危害。有些极端保密的事,除了君主自己,知情的人决不能超过一两个。这也不是说进谏就此不顺,一般来说,除了保密的内容,进谏还是会不受干扰地沿着一个指示精神,继续进行下去,不过那时候“用手推磨磨面”的人必定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还有,那些深知内情的人必须是一些聪明的人,要对君主的用心特别忠诚,就像英王亨利七世在处理重大事件时,除了莫顿(亨利七世时为大主教和红衣主教。)和福克斯(亨利八世时为枢密院顾问及掌玺大臣,后来成为曼彻斯特主教。),从不向别人吐露内情。
至于削弱君主权威的问题,那个寓言就已经提供了补救的办法。其实,君主坐在议事厅里主持会议,这是提升了他的形象,而不是削弱了他的权威。从来就没有一个君主因为跟大臣商议国事而失去依靠,除非有一个大臣权力过大,或者几个大臣拉帮结派。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被发现,并及时加以纠正。
最后一个不便,那就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言的问题。确实,“世上难以找到忠诚”,不过那是指一个特殊时期的风气,并不指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有的人天生忠诚老实,淳朴耿直,从不耍奸,从不卷入是非。君主尤其应当把具有这种天性的人拉到自己的身边。此外,进谏者通常不会很团结,他们往往互相提防,因此,有人为了党派或个人的利益进言,这种内情大多很快会传入君主的耳朵。但是最好的补救方法就是,君主要了解大臣,如同大臣了解君主一样。
最可贵的君主德行就是了解自己的臣民。(这是公元1世纪罗马诗人马休的警句。)
另一方面,大臣也不应该过于猜疑君主的为人。一个大臣的素质在于精通君主的国事,而不是君主的态度,这样他才能对君主提出忠告,而不是迎合他的脾气。接受进谏的意见,单独接见一个大臣或几个大臣一起接见,对君主来说都是简单可行的。因为单独接见时,个人的意见能畅所欲言,当着其他人的面,表达意见就会谨慎一点。私下里人们的心情就会放松得多,几个人在一起,人们容易受到别人心情的影响。因此,最好两种方式都用,身份比较低的人私下接见,让他保持自由自在;身份比较高的人,最好集体接见,保持他们的尊严。要是君主光听有关国事的进谏,而有关人事的进谏听不进去的话,他将一事无成。因为所有的事都是死的,执行这些事的关键在于选人得当。
商议有关人选,像是分析某种观念,或是某个数学原理一样,只顾及应该用某种出身、某种性格的人,那也是很不够的。因为在选用人才方面,出现过重大的错误,并且有众所周知的公断。谚语说:“最好的进谏者就是死者。”这话一点也不错。当进谏的人把黑的说成白的时,书本总是直言不讳的。因此,精通书本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精通那些至今活在历史舞台上的书本。
当今的议事,不过是开一些司空见惯的会议罢了,他们讨论国事,而不是辩论国事。他们敷衍了事地讨论法令、法典和进谏事宜。在斟酌一些重大问题时,今天提出的意见留待次日再议,这是比较妥当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的会议就是这样开的,那次大会开得既隆重又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