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相声
一九八八之《特大新闻》
1988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难忘1988》元旦文艺晚会播出相声《特大新闻》。
作者:梁左、姜昆。
表演者:姜昆、唐杰忠。
相声说的是一条“天安门广场要改农贸市场”的小道消息。
在此之前,报载——
有关专家认为:天安门广场的绿化工作很差,广场周围的小气候十分恶劣;
天安门城楼开放参观,票价30元;
人民大会堂开放参观,票价2角;
天安门观礼台后开设了知青商店,以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毛主席纪念堂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存包收费和出售纪念品的收入;
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票价与对过收费公厕的票价相同;
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新潮家具展销会(本文作者说明:此消息有误,据我后来了解,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虽在一处,但属于两家单位,举办展销会的是历史博物馆);
…… ……
此后,《北京晚报》发表署名文章:在元旦晚会上听了姜昆、唐杰忠的一通“神侃”,联想到北京火车站广场应该增设些服务摊点,以方便候车旅客。
此后,《中国电视报》刊登读者来信:看了这段相声之后使我们十分“气愤”,“这简直是给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抹黑”!
后来,著名曲艺理论家戴宏森先生在《文艺研究》撰文,称《特大新闻》虽然被许多人视为“谶语”,但他仍认为这是一段描写社会心态的成功作品。
1992年3月1日,本文作者在《中国文化报》上撰文谈相声现状时提到这段相声——
“其实,这个段子充其量也只是反映了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的某些社会心态,其中提到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是当今中国从上到下公认存在的,只是各自都有一套自己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而已。这段在1989年元旦播出的相声和当年中国发生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国际大气候,国内小气候,一段相声何足道哉!”
1992年7月,文化部所属的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虎口遐想——姜昆梁左相声集》,全文照收了《特大新闻》,并恢复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被删节的部分。王蒙先生在序言中用较长篇幅谈到这段相声,结论是——
“……如果说这个段子多少反映了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思想的活跃、躁动与混乱,反映了一种兴奋而又惶惑不安的失了法度的心理,恐怕亦不能算牵强吧?这么说这段相声还相当超前地敏锐,相当有深度呢。”
1992年国庆节期间,报载——
首都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铺满鲜花翠柏,充满节日气氛,并新设了灯光喷泉等游乐设施,吸引了数十万北京市民扶老携幼前往观看。
1992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新闻——
素以政治广场著称的上海人民广场如今面貌一新,修起了购物中心、停车场,用以方便群众生活;上海一位负责市政设计的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假如我们一事当前先要问一问姓“社”姓“资”,那么我们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1993年4月,文化部所属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召开“姜昆梁左相声作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四十余位中外学者系统地讨论了姜昆梁左近年来的相声创作,一致认为《特大新闻》和《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着急》一样,是他们最有代表性的和最成功的作品。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曲艺》杂志等全国数十家新闻单位报道了会议消息。
在此之后,各地报刊报道——
人民大会堂开始经营各种标有“人民大会堂”字样的小商品,后来又扩展到日用百货,烟酒果茶,服装鞋帽……;
人民大会堂开始对外租借闲置厅堂(需省级单位介绍信);
人民大会堂开始对外承办各种宴会,一桌最低标准三百元左右;
人民大会堂成立综合服务开发中心,该中心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项目有:面向社会招生的厨师培训部,与广东健力宝集团合资的“健力宝北京联富公司”,中外合资的“华堂食品快餐公司”,一个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一个出租汽车公司,一座星级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