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之变迁

有家媒体让我谈谈最近二三十年官场语言变迁的话题。我没有仔细研究这个问题,只有些大致的记忆和感触。政府文书语言是书面语言,同通常意义上的书面语言是有区别的,它的特点在于官方气息,也就是说它是官方书面语言。官方书面语言强调的是规范性和稳定性,排斥个性化和多样化。政府文书需要维护其权威性和统一性,拿来自东北的流行话说:这是必需的!但久而久之,这种语言就趋向僵化和程式化。比如,老百姓日常用语说:这件事我是这么看的。受官方文书语言影响的人也许会说:关于这个事情,我的意见是这样的。加上“关于”二字,并且把“这么看”这个意思讲成“我的意见”,就是受官方文书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官话,有不同的时代烙印。“文革”时期的官场语言同现在的官场语言差异就很大。“文革”时期的官场语言主要特点,一是战斗性。动不动就是把什么斗争进行到底,或者争取什么战役的彻底胜利。二是主观性。极度强调和夸大人的意志,典型句式就是“一定要什么什么”,大有不顾客观条件的意味。三是鼓动性。语态语势排山倒海,不让人热血沸腾不罢休。四是诡辩性。首先把自己天然地放在正确的位置,再不由分辩地进行伪逻辑推论。比方:“反对这个决定的人是多数还是少数?我看是少数。少到多少呢?占到百分之二十吗?我看最多只点百分之零点一。少数服从多数,所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是“文革”时期最常见的诡辩术,其中言之凿凿地说到百分比是怎么来的?只因这么发言的人占据了话语霸权,无人可与争辩。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官场语言逐渐转入平和,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关于事物的定性推论慢慢少了,定量分析慢慢多了。突出政治的时代讲究的是性,而转入经济建设时期讲究的是量。80年代政府文书中还有战斗性词汇的残留,后来慢慢地消失了。

很多时候,政府比民间都会慢几个节拍。语言的流行也是如此。如网络时代很多词汇,政府要等到民间流行很久之后,才慢慢采用。这虽然是细枝末节的事,但反映的是官方的迟钝或傲慢。有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词能不能进入官场词汇,或者什么时候进入,都不是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

官场有自己的不成文的习惯,谁也没有办法强行规定如何遣词造句。有些语言也会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过去我们听什么“一揽子方案”通常是西方的说法,现在我们国家官方也用这个词。不光是用语习惯的改变,而是同国家政策的变化有关系。

从我写作《国画》到《苍黄》这十年,国家法律、政策有较大变化,办事程序比过去公开和透明。但有的公务员却未能适应这种变化,甚至抱怨因社会进步而使权力受到限制,办事不如以前方便了。反映到语言上,多了“运作”、“摆平”、“搞定”等词语。拿“运作”来说,无非就是转弯抹角,煞费苦心,尽量规避法律和政策风险,办一些本来不应该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