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面对套牢的选择

我的一个朋友李寻欢近日相当惆怅。他在一家企业干了5年,工作时间不长不短,工作回报不高不低,职业没什么发展,向上没什么位置,工作自然没什么动力。此时,他纠结于是否离开,换更有发展、有兴趣的行业、企业。离开了,万一现在这份工作开始来了转机,抑或是万一老板慧眼识英雄,给他升职加薪,他岂不后悔?而不离开呢,那要是这今后关键的几年还一直不咸不淡,人生可就这么白发苍苍去了,谁都只有一个25岁、一个30岁啊!

我深情脉脉地望着他说:“哥们儿,你被套牢了。”一句话戳中了他。

来看我跟李寻欢同学的对话。

我:“当初你为何来这家公司?”

李:“当初感觉IT行业有发展,自己又刚开始学。这家公司能给我一些提升能力的机会,当然他们给的待遇在同类公司也还是偏上的。”

我:“看得出现在你有去意,那你为何还纠结呢?”

李:“我们三个月内有一次竞聘,之前的两次我都失败了。如果这次成功了,我就能管一个团队,那我的职业就又有了新发展,但是我感觉老板还是不太待见我。”

我:“你看好现在这家公司吗?”

李:“一般,我们的几个产品后来的推广都一般。”

我:“看得出来,你当初来这家公司求得的是一种短期发展,那时正好有这个机会。那现在你会认为这家公司是可以承载你理想的企业吗?”

李:“这个,我还没想过‘我的理想’这个话题。”

我:“既然你是短期策略,那你现在还有在探索其他机会吗?”

……

到这里,我们就大致明白其中缘由了。既然李寻欢的这家公司只是在当时短期的选择,那他的应对就是快速提升能力,同时展开视野,发现更多机会。一旦老的机会消失,新的机会又没探索出来,出现“套牢”太正常不过。此时,一旦开始干耗,就难免出现“炒股炒成股东”。短期无奈成为长期的窘境,错过机会不说,人生就会卡在此处,进退维谷,掉进了自己设好的“陷阱”。

这就是典型的“套牢”。

想想那些被股市套牢的股民,卖?都跌成这样了,别卖了,白菜价。持?真是不甘心啊,早卖一天就少亏不少。最痛苦的感觉就是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我们还会被很多东西套牢。

创业:如果创业失败,钱烧光了还能从头再来。最怕的一类创业企业叫“僵尸企业”,就是那种N年苦撑,每年都在亏损的边缘挣扎,但就是没什么特突出的起色。是继续忍辱负重折腾下去,还是关门大吉?

婚姻:7年之痒,老夫老妻,该用的感情都用完了。此时,新鲜靓丽的小三走到跟前,那诱惑,那帅气,那风骚。离还是不离?

房子:20年房贷折合每天250元。住自己家就感觉跟花250元住酒店一样颇有二百五的感觉。此时,传说中某座城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开始诱惑,而自己昂贵的房子位于著名的雾霾城市。卖还是不卖?

用六个字描述这种状态就是:“求不得,舍不掉。”

我们的生活总是会陷入这样的僵局之中。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很多选择,都会出现类似的套牢呢?这同样有深层的心理原因。

有一个好玩的游戏叫“一百元拍卖”。

游戏参与者对一张100元的钞票进行拍卖,在每次叫价中加价1元。出价最高者照例得到这100元。但不同的是,出价最高者和出价次高者都要支付叫价。

起初叫价可能很低,但很快就会接近100元。最高叫价会迅速达到99元,第二名达到98元。此时第二名如果叫价100元是有利的,这样他不会从交易中获益,但总比损失98元要好。到此,拍卖会出现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竞价没有在100元停止。新的第二名会损失99元。但如果101元的叫价能够成功,第一名就可以把损失降低到1元。

第二名总是会再次加价,于是拍卖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某个节点。这个节点往往远高于100元,对于第一名而言,他把这100元拿到了手,但他亏了,而第二名,自然是亏得一塌糊涂。

这个游戏是博弈论经济学家叔比克发明的,是套牢的典型体现。类似事件在股市、期货市场、16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潮以及近期的普洱茶狂潮中屡见不鲜。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冬日里等出租车,你等了15分钟,没一辆空车。此时,你是选择走两步路去坐地铁,还是继续死等?即便快要迟到了,你都很可能会选择继续死等,因为你已经花了15分钟的沉没成本了,在这个局面下去挤地铁,对于一个穿制服套裙的白领来说相当没面子。这往往是很多人迟到的原因,他们被路上不够用的出租车套牢了。

我们总会不经意地陷入这个自己挖的陷阱里,其原因十分简单:我们过于看重自己的投入以及随之而来的面子。在这样的游戏里,“不抛弃,不放弃”非但不是一句励志语录,反而更像一个诅咒。

对于这类套牢,解套的典型策略就是:设定好止损点,到点“割肉”。等出租车熬了15分钟,就再给自己5分钟,到时如果还是拦不上车,就毅然奔赴地铁站,后边即便再有车来,那也不是自己的菜了。如果是这个拍卖游戏,那就给自己设定价格点,只要对方还敢继续加价,老子就不伺候了。

而如果是你的职业呢?

李寻欢最后的选择是,再等三个月,到那次竞聘,如果还是没有新的晋升或机会出现,就会选择走人。这三个月,他同时要积极探索外部企业了,他把简历放到了网上,并参与了几个IT行业内的话题沙龙。很快,聪明的他发现了新的机会,两次面试之后成功去了另一家企业,又有了新天地。

以上这种套牢叫短线策略套成了长期持有。

还有另一种套牢。

长期策略套成了短线出货。

同样有不少人,他们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比如,想从事网络媒体这个行业,但是当他们稍微一试水,发现初期的他们没经验就只好先从业余爱好做起,别说收入没有,还得往里搭时间和金钱。这样,没半年的工夫,他们就悄悄“务实”地退出,把那个理想偷偷藏在心灵深处,在某个烟雨蒙蒙的夜晚,独自拿来摩挲感慨。而那些把这种理想当小动物慢慢养的人,却反而在一段时间(别以为这段时间真的会8年10年,最多5年)之后理想照进现实。

既然是长线策略,那往往逃不开憋大招,朝着那个方向持续投入。如果被“套牢”,那就像巴菲特那样,持续买套,让时间成为玫瑰,越久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