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去接受那“两件事” 03 给害怕孤独的你
十几岁去美国流浪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窝在廉价旅社的破房间里。明明我前往异国是为了获得自由,却搞得连出门都兴致索然,原因是──我不愿承认自己的孤独。
走到大街上,我看见有人和家人同行,有人则是和朋友走在一起;有情侣,也有看似同事的组合。在他们之中,就只有我是一个人。
我尽可能让自己变成个有趣的人,但我却交不到朋友。毕竟我连语言都不通,别说是朋友了,就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
走路是一个人,看电影也是一个人,想去餐厅简单吃点东西,也是一个人。不,准确地说,我根本没办法去餐厅。
并不是因为没钱,事实上我找到了价钱不贵、食物看起来很美味的餐厅,但是从窗口望了一眼后,我羞耻得根本不敢进去。
因为所有的客人都和同伴坐在一起,和乐融融地用餐。难道连话都讲不好的自己要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店内埋头吃饭?那样实在太悲惨了。
我进门的兴致顿时委靡,双腿发软,心想与其那样,还不如待在旅社脏乱的房间里啃洋芋片。
当时我整个人都沉浸在“对孤独的不安和寂寞”里头。
在长大成人的某个阶段,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对孤独的不安和寂寞”。
就算有家人、朋友或恋人在身边,还是感觉自己孤单一人,因而畏惧不已。
觉得没有人了解自己,一种疏离感充斥心头。
有人会在离乡背井到都市念大学的时候,或是初出社会的时候,品尝到这种滋味。一直以来,家人、朋友随时都在身边关心自己,时不时会有人找自己说话,但就在某个时期,这一切突然断绝了。
没人打电话给自己,甚至连电子邮件都收不到。在那种时候,人便会有所认知:除非自己主动打电话,主动发电子邮件,主动打招呼、与人见面,否则自己一直都会是孤独的。
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就代表你已脱下童年时代的救生圈,开始独立。我认为能接受人是孤独的事实,便是长大成人的标志。
在美国孑然一身的我在就要被“对孤独的不安和寂寞”给压垮的前一刻,硬着头皮把孤单又丢人的自己送到人前,用不擅长的外语开始找人说话。
从那时起我与不同的人有了邂逅,也交到了朋友。
“正因为你是孤独的,你才能与人相遇,建立关系。”
这句话是我迈向成人之路的有关孤独的一堂课,也成了我的救赎。
长大成人之后,“对孤独的不安和寂寞”并不会就此消失。
即便交到友谊长存的朋友,找到共度终生的伴侣,建立自己的家庭,拥有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不安和寂寞可能仍会继续增长。
因为尽管得到了这些人生财富,但“不可或缺的重要之人可能消失无踪的不安和寂寞”也会随之而来。
如果和亲密的朋友变得疏远怎么办?如果和伴侣分手怎么办?如果得丢掉工作怎么办?如果父母过世了怎么办?
其中,也有人被“自己可能一个人孤独死去”的恐惧所纠缠。这样的人很可能会为了消除孤身一人的不安、填补心中的寂寞而拼命努力,最终落到可悲的地步。
如果听到有人低喃“一想到自己将来会落得孤身一人,我就好不安”,我会立刻回答对方:
“等一下,担心将来孤身一人不应该是你的问题啊,因为你一直都是孤身一人,今后也一直都会是一个人。”
听到我这么回应,对方或许会觉得“因为事不关己你才这么冷漠,真是过分”。
但我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无论你的父母依然健在或已经过世,还是因某些苦衷而骨肉相离;不管你有朋友、没朋友,你已婚、未婚,你有孩子、没孩子,情况都一样。
所有的人一旦长大成人,到死都会是一个人,都得背负着孤独而生。我认为绝不能不去正视这个事实。
在这世上的所有人,在孤独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我的看法。
孤独是生而为人的基本条件,是考验,也是人类的强大之处。因为正是有不倚靠任何人的独立个体的存在,我们才能自立行走,活出自我。
草原上的斑马是种群体行动的“社会性动物”,但它们没办法决定自己的生存方式。要去哪里得依族群共同的意志决定,要进食也是全族群集体行动。遇到狮子攻击,必须以族群全体生命的延续为优先,就算因此牺牲一名同伴,它们也不以为意。
对斑马而言,生存的单位想必不是“个体”,而是“族群”吧。
可是,人类生活的单位是“个体”,我们是能在团体中看出个人无可取代性的生物。所以我才会认为,孤独是生而为人的条件。
尽管如此,“由孤独而生的不安和寂寞”是一项可能威胁生命的重大考验。那种痛苦,我再清楚不过了。孤独并不是一种特别的感受,每个人都是揣着孤独而生,我也不例外。
当我一个人伫立在数百人往来横行的大型十字路口时,孤独曾经找上我。
“那些人看起来感情真好。”
“周围全都是情侣,我却是一个人。”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总不可能在那个十字路口的数百人都认识彼此,就只有自己一个人被排除在外吧。就算有些人和同伴走在一起,但每个人都平等地揣着各自的孤独。
设计师和编辑都知道,肉眼看起来是大红色的纸张如果放在供校对用的放大镜底下看,其实是无数红点的集合。人群也是一样,大家看似在一起,但其实只是无数孤独个体的集合。
不欺骗自己,认清“孤独令人不安,令人感到寂寞。但会有这种感觉,是人心自然的反应”──只要接受这一点,孤独带来的痛楚就会缓和一些。只要你知道“所有人都是孤独的”,向其他揣着同样痛楚的同伴友好示意,此时孤独便会转化为你的优势。
人与人若是一对一相处,双方之间便能产生联系。如果想成男女关系,或许会比较好懂。举个例子,就算是亲如兄弟的好朋友,如果两人总是时时刻刻黏在一起,干什么都一同行动,那双方都没办法交到女朋友。
想要安抚不安和寂寞,与孤独建立良好的关系,你得要凝视自己。
在你为了填补心中的空虚去和别人见面,不断地朝外部寻求安慰之前,你得花时间好好面对自己,与自己交往。
软弱的地方,坚强的地方,好的地方,讨厌的地方。
这些全都不要别过眼去,试着彻底面对自己这个人吧。生而孤独的我们,只有自己才是我们到死为止的伴侣。
置身在群体中确实会感到安心,与亲密的人在一起的确很开心,但这些关系都可能在一瞬间不复存在。转而对自己多抱一点兴趣吧。去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然后,好好爱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