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最后的利用价值

转过天来,赵浮生亲自给利如海打电话,邀请他参加晚上的宴会,用赵浮生的话来说,两家公司既然达成了协议,那就是自己人,利如海不日即将离京,这顿饭就当是自己给他践行了。

利如海欣然同意,表示将会带着孙倩等人参加宴会。

赵浮生并没有废话,寒暄了几句之后也就放下电话。说实话,如果不是和曹建国商量好,要在酒会的时候把利如海这群人一网打尽,顺便把自己摘出来,他根本没有耐心好好应付利如海了。不是他不想继续演戏,而是因为赵浮生觉得没有必要。

人如果经历的事情多了,心就会变得又冷又硬,一般的情绪都会很难影响到自己。赵浮生自问不是那种冷酷的人,但是像利如海这种人,他真的不会有半分同情。

要知道,自从上次曹建国无意当中说起过一次,曾经利如海是如何对待华夏这边的某位卧底警察之后,赵浮生一直都认为,枪毙这种事情对利如海实在是太残忍了,应该重新使用凌迟这种刑罚才对。

时间过的很快,傍晚时分,国贸大酒店的宴会厅,赵浮生笑容可掬的带着未来集团一众高层站在门口欢迎利如海等人,就连郑瑶都亲自出席。

毕竟三亿五千万美金的投资,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利先生,欢迎,欢迎啊。”赵浮生见利如海下车,笑着对利如海伸出了手,如同看着一头待宰的羔羊。

利如海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一想到自己投资给赵浮生足足三个多亿的美金,这家伙对自己热情一些,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赵董事长实在是太客气了。”利如海笑着说。

“哪里哪里,这是应该的。”赵浮生笑道:“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未来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郑瑶女士。”

“这是我们未来影视总经理叶敬先生……”

利如海倍感惊讶,赵浮生给他引荐的,都是未来集团的高管,很显然,这些人都是被他专门叫过来认识自己的。

“看不出来,这姓赵的,居然对老头子这么看重。”孙倩挽着一个年轻人的手臂,压低了声音说道。

那年轻人脸色有些苍白,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闻言嘿嘿一笑:“老头子说过,他这次让出去大部分的利润,目的就是为了融入国内,姓赵的这是在投桃报李。”

孙倩轻轻点头,她又何尝不明白这里面的学问,只不过这青年身份特殊,为了能够活下去,不被利如海兔死狗烹,她不得不曲意讨好对方罢了。

这次宴会,赵浮生特意让郑瑶邀请了不少人,很多和未来集团有合作关系的公司,都出席了这次酒会,至于原因嘛,赵浮生也没隐瞒,表示公司得到了一笔注资,高达三亿五千万美金。

要知道,在如今的这个经济情况下,马小云年初融资八千万美金,公司前景就已经被所有人看好,未来集团居然能够融资三亿五千万美金,一时之间,得到这个消息的人都疯了!

小野正夫在赵浮生帮忙介绍利如海的时候,就差拿眼睛瞪死利如海了,把利如海弄的还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得罪这位软银亚洲的大人物了。

其他诸如韩宾以及祝玉史等人的出现,更是让利如海倍感惊讶,同时也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得意,毕竟未来集团的发展状况如此之好,对于他的洗白计划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更何况,利如海心中早有打算,等到几年之后,自己在国内站稳脚跟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这笔投资撤回,到时候在国内打下一片新的基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赵浮生知道利如海在想什么,心里面肯定冷笑不止,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习惯背叛别人啊。

……

……

今天来的客人不少,除了利如海带来的人之外,大部分都是未来集团的合作伙伴,可以说,首都这边,和未来广告有合作关系的商场中人,来了一大半,甚至不乏有祝玉史、刘强栋这样如今和未来的大佬。只不过,祝玉史是因为和赵浮生之前的合作,而刘强栋,则是被韩宾带过来的。

看着这些人的身影,赵浮生心中可以说相当的感慨。

中国的商人,在很早之前,就有红顶商人这个说法。同样,还有坐商和行商之分,至于以地域划分的话,那就更多了。打个比方来讲,明朝末年,之所以包衣奴才的主子们能开开心心的享受生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晋地的大商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拼了命的从大同一线贩卖朝廷禁止向关外输送的生铁和盐等物品。

而建国之后的商人,大概可以分成四种人,或者确切的一点来说,是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然是建国前后的那批商人,他们大多是都是四九年之前就开始从事商业活动,一直到六十年代的公私合营大潮到来,这批人经历了国家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度,经济体制也从私营经济为主变成了国有经济为主。一直到改革开放开始之前,国内大部分商人都被划分为旧社会的毒瘤,那时候,做生意可是要被扣上一顶大帽子的。

而第二个时期,则是从七八年开始到九十年代初期,这段时间里,随着“摸着石头过河”这种说法的提出,很多人开始下海经商,而在这段时间内经商的人,大部分被叫做个体户,还有人也被叫做“倒爷”,诸如某位用火车皮日用品换四家飞机最后号称华夏首富的大佬,其实就是一位倒爷。

这时候,能够做倒爷的人,家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就算没有门路背景,只是个小小的个体户,那也是胆子大脑子活泛的主儿,毕竟那个时代,伴随着动乱的结束,人们赫然发现,市场上什么都缺,只要肯努力,哪怕只是倒卖服装电视机之类的东西,也能够赚到大钱。

当然,也有厉害的倒爷,诸如深圳如今的某位大佬,就是靠着家里在铁路局和粤省的关系,倒霉紧俏商品。其他诸如批文、钢材之类的物资,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这种经营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大化,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也是为什么倒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毕竟他们存在的根源就在于权力和信息的不对等性,以及北方两个社会主义大国改制期间的混乱现状。一旦局面稳定下来之后,这种野蛮的商业行为,自然也就无法继续下去。

而第三个时期,则被称为92派。以九二年为开端,诸多接受了高等教育,在体制内出任过公职,有眼光有野心有关系有门路的所谓精英分子,带着追求财富和自由的心,以及自己所谓的理想,投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当中。这批人,很多人后来都成为各自行业执牛耳的大佬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