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通地坑
又要祭祀了,祭天祭佛祭神祭鬼祭祖灵,淘金汉的一生是要在这种无休无止、提心吊胆的祭祀中度过的。因为他们与恐怖同在,他们那诚惶诚恐的敬畏哀求,证明他们是一代最能交通神明、亲近鬼魅的人。
当然,张不三还有更为直接的目的,那就是通过祭祀,凭借祖灵神魅的统治,让这几百口子甘心情愿拧成一股绳,跟着他上天入地抱得金疙瘩。人之生不能无群,结群又要无争,又要形成众星捧月的局面。谷仓人的溃败也许就在于他们违背了这个常理。而违背常理的还有往古时代那场发生在唐古特古金场的群体分裂,骨肉相煎的厮杀。正是由于这场厮杀,才导致了今天张不三不顾一切地拼死争夺黄金台的行动。
在那个遥远的泛滥着神话的年代,古金场充满了金色的诱惑,七块大地赐予的浑朴的金疙瘩如同玉玺,成了部落权势的象征,谁得到它谁就可以成为唐古特之王。这样。那七块金疙瘩也就变作仇雠敌忾的战争之源了。唐古特部落的酋长死后,他的大儿子贡郎继承了金疙瘩,三儿子不服,拉起人马争抢。从冬天到冬天,战伐一直在进行。后来,贡郎的兄弟哲昊尔杀了贡郎,可金疙瘩已不在贡郎营帐中了。贡郎的妻子经不住哲昊尔的诱逼,说出了那个埋藏金疙瘩的旱魃出没的通地坑。正是隆冬,哲昊尔率部众去坑沿上探视,见深坑已被黄土夯实,便下令掏尽黄土,让金疙瘩重见天日。通地坑直径约有十米,坑有多深无人知晓。一直挖到来年三月,人们才看到坑底出现了三块青石,呈品字形摆置。按贡郎妻子的说法,这金疙瘩便在这三块石头中间的夹缝里。就在人们准备揭去石块的一刹那,积灵河的水突然从上游涌起,沿着那条天造地设的沟壑奔腾而来,泥沙俱下,将通地坑灌了个满满当当。十来个盘桓坑底,准备撬起青石的部卒都做了无常鬼的战利品。深坑所在的那座高台也就被人称为黄金台了。以后又有人挖过,最有声势的便是清末和硕特蒙古的后裔乌兰哈达王爷倾家荡产的那次。至今,乌兰哈达的英雄壮举还残留在许多人的口头上——乌兰哈达王爷嘛,一世贵人,半个神仙。积灵河的水流多远,他的领地就有多远,名声就有多远。他要挖金疙瘩,从四方招来民工,管你吃喝,外加十串麻钱的月饷。金疙瘩现世后,每个还有一百两银子的赏钱。光光头儿照太阳,跟着闪光了。几百条虎虎势势的汉子干了三个月,柳树开花没结果,和前几次一样,青石一见,河水便来,夹石带泥直灌通地坑。这耗尽了家产的苦命王爷哭天抢地,骂人怨神,眼泪没断线气息儿早没了。
古夜茫茫,今夜茫茫。古金场越来越开阔。峭然孤出的黄金台也越升越高,越长越胖,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不住地用力撑着,撑大了身躯,撑出了神圣,撑出了悲凉。老天爷的秘密永远是秘而不宣的,黄金台就是机密的象征。然而,对淘金汉们来讲,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古金场的风风雨雨留下来的只是“青石见,大水来”的神秘和恐怖,这恐怖使他们早已失去了探索机密的勇气。他们否认着历史,以为那不过是个传说中的故事,而故事是人人都会编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的人甚至连这个故事也忘记了。可张不三却牢牢记在心里,并且相信那是真的。这不仅是由于他的祖父曾经跟乌兰哈达王爷挖掘过通地坑,也不仅是由于父亲曾有遗愿,更主要的是他那把苦难的生活和浪漫的冒险划了等号的天性。
祭祀刚刚结束,张不三就根据土石的不同和那条沟壑所指引的方向,确定了通地坑的位置。之后,一连三天,他都带着人在正对积灵河的地方垒坝造堰。一旦真有大水漫漶而来,也不会灌进通地坑,给生命造成危险。更重要的是垒坝可以安定人心。
黄昏坝成,开饭了。人们坐在石窑前,张嘴瞪眼地往肚里吸溜清汤面片,谁也不说话。那口黑色的大铁锅被几十双眼盯得越来越小,锅中的汤面也越来越少。人人变成哑巴的原因很简单:你少吃一口,他就多吃一口。只有张不三不屑于这种小家子气的争汤吃面,尽管他对自己那痊愈了的饥饿劳困症记忆犹新。一碗下肚,他就琢磨起劳力搭配的事来。要在腊月前挖到那三块青石上,就得不分昼夜三班倒,要使班与班之间不为挖多挖少互相争吵和防止班内滋生纠纷,必须把劳力按关系和强弱搭配均匀。他进窑靠到自己的铺盖上,从被子里摸出一个本子和一支油笔,绞尽脑汁,罗织出一个名单来。高家和殷家反目,赵家和郭家龃龉,程家兄弟针锋相对,熊家叔伯素有芥蒂,姜大六亲不认,宋进城爱耍小聪明。王仁厚呢?谁都嫌他生性木讷,除了做庄稼活,别的事情上,是个放屁还要打草稿的窝里窝囊的大肉头。光那脾气暴躁性子急的石满堂就在三个班中颠来倒去了七八次。终于安排妥当了,他来到窑外,看大家刚刚放下碗,还没从哑巴境界中摆脱出来,便将名单念了一遍。人人都在琢磨别人,都在急速权衡自己的位置,不把本班所有人对自己的好坏冷暖揣摸透彻,他们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有没有意见?没有啊,那就这样定了。”
张不三想来个白菜生吃、老肉快煮的办法,料不到竟是木讷人王仁厚破坏了他的愚民政策。
“我不去石满堂那个班。瓦碴揩屁股,我和他没茬茬。”
人不嫌他就算运气,他还戳三捣四地说人哩。张不三恶狠狠瞪他:“那你说,你想在哪个班?”
“宋进城的那个。”
“不要,我们不要。”宋进城道。
“那我去一班。”王仁厚满脸通红,不知是气的,还是臊的。
“鸭子走路一摇三摆,炖了,没火;养着,我们的血汗养不起。”有人马上反对。
王仁厚一副可怜相,佝偻着身子蹲到地上,咕哝一声;“没人要我,我就走。”
素来对王仁厚看不顺眼的石满堂听他说要走,便数头数脚地骂起来:“你这个畜生,只知道一杆老秤十六两,现钟不打要去捡破铜,让你发财,还得捧着求着小声大气地哄着么?要走就走,快走,别以为少了你事情就办不成。”他骂着不过瘾,捋起袖子上前就打。人多手杂,一时间将他拉住了。
张不三暗自叹息,开店容易守店难,一上手就碰上人家朝你撒尿,不治治他们,往后闻了屎臭,还要说是馍馍香哩。
“石满堂,你欺负人也得顾顾我的面子。这一伙人是短是长都是我请来的,你打走一个,我让你全家冰清水冷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