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术士间的较量(1)
当时一贯道的道魁张天然张真人,率领手下几十万教众,势力庞大,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首先拉拢张天然,张天然不置可否,但是手下的几个首领已经纷纷投奔日本人,其中尤以周佛海这个大汉奸为最。周佛海后来是日伪汪精卫政府财政部长,私下的身份是一贯道六合慧光坛四品证恩,可见一贯道当初的实力规模。
就在张天然犹豫不决的时候,被国民党招安到南京政府,被南京政府软禁了一年,一年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张天然终于决定抗日的立场。
一九四三年五月
日本军队溯江而上,从宜昌南津关和长阳高家堰等地进攻,战役的地点就是在西陵峡的中段石牌。这场战役被后世号称“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一旦三峡失守,日军突破三峡天险,当时的陪都重庆也必将沦陷。国民党政府就退无可退,日军将全面占领中华。
国民党胡琏部率领十五万军队在石牌阻挡日军,展开历时一个月的铁血厮杀,这是陆战。日军的空军不断空袭阵地,国民党空军就不断空袭日军在宜昌的土门垭军用机场,这是空战。
但是中日装备最为悬殊的水战,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当时中国积弱已久,海军根本就是摆设,但是日军的军舰已经是横扫太平洋。所以最为凶险的战斗其实在长江的河道上。
不过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上设置了很多水雷,凭借三峡的河道的礁石优势守住西陵峡。日军也无法顺利进攻。于是战争中最不为人知的内幕开始了。这就是阴战。
阴战,这是所有军事学家都不愿意提起的名词。因为这个战争方式,不是靠人打的,而是靠法术和鬼魂。古今中外,所有的战争,都不能离开这个方式,但是又从来不会在历史上提起。战争中稀奇古怪,超越自然现象的事情多了去了,后人最多说一些大势所趋,机缘巧合之类的解释。其实这些都是暗中用法术操纵的结果。
当时日军的军舰在西陵峡滟滪滩附近受阻,无论如何也进攻不上三斗坪河段。因为国民党政府知道长江三峡河道狭窄,河滩众多,礁石嶙峋,日本人吃水深的大型军舰上不来,于是排布了很多水雷在河道里。日军的吃水浅的轻型军舰,攻击力和防卫能力都较弱,在天险和水雷的影响下,与国民党军队临时征召的民用船只改造的军舰打的不相上下。
接下来的战事,突然扭转,日军占据上风,中方的军舰节节败退,因为日军调动了两艘两千吨级的军舰从南津关向上行进,并且巧妙的绕开了峡江中的暗礁。而水雷也全部失效。日军的大型军舰上来,中国的战船大部分还是民用的木船改造,当然抵挡不了日本人军舰上的重型大炮。
国民党军队十分恐慌,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能让两千吨的战舰长驱直入到西陵峡中段,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暗中调查,终于发现,日本人从日本本土招来了一个阴阳师过来。那个阴阳师的名字姓同断,名字不详,是日本避水流派的高手。
同断这个流派最厉害的招数是,他能驱使河童。河童当时已经被日本带到中国,参与了鄱阳湖水战。让国民党军队吃了大亏。
同断驱使的河童,在水下遇到礁石,几百上千个河童就在水下扛着军舰绕过,而且河童能够把水雷的引信全部拆除。这就是同断的本事!
同断参与到石牌战役的消息,特务立即告知了国民党重庆政府,引起了专门处理类似事件毛人凤的恐慌,于是毛人凤安排了中国当时最厉害的民间宗教宗师、招魂师和过阴人两大顶尖术士名头的张天然也暗中安排到了石牌。
于是在这个石牌保卫战里,军队厮杀的惨烈,但是暗中里,中日两大术士对决也是惊心动魄。招魂师也就是一贯道的道魁张天然到了西陵峡,马上用他的方式,在三斗坪开了一个道场,开始招魂,无数山间厉鬼,从四面八方,丛山峻岭里蜂拥而至,纷纷投入水中,结果同断方面的河童几乎全部溺毙,少数存活下来的,也不再接受同断的控制,那些幸存的河童躲在了长江水系里,后来跟着长江流域的河道,流窜到了中国南方各地,繁衍生殖,就是如今大家所说的害人的东西——水猴子。这是后话,水猴子在建国后的事情,后面再说。
中日两大术士,张天然和同断之间的第一场比试,以张天然的大获全胜告终。同断所在的日本军舰突然发现,没了河童的帮助,不仅无法继续顺着长江溯江而上,而且无法退回南津关,进退两难。
因为张天然的法术高强,已经在之前就设定了专门用于长江的阵法——铁锁横江。
同断并没有逃走,而是在暗中谋划下一步计划。
张天然也没闲着,他自己镇守在三斗坪,而他的副手,也是生死兄弟庄崇光在鄂西川东湘西地区找到了当时最大的四个术士家族,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这四个家族分别是:镇守巫峡的犁头巫家、川东的术士世家黄家、辰州养尸的魏家、湘西的放蛊家族。
于是赶在同断下一次进攻之前,犁头巫家的钟义方、黄家的黄松柏(黄坤听到这里,傻眼了。)、黄铁焰、魏家的魏永柒、放蛊的禾篾女都赶到了三斗坪,跟张天然汇合,共同抵抗同断的进攻。其实四个家族本来和张天然并不熟悉,当时庄崇光是拿着一个人的手信,劝说他们四大家族加入。而庄崇光手里拿着的手信的发令者却是当时共产党的一个高级将领——古赤萧,私下身份是诡道传人。
所以当时三斗坪几乎聚集了中国南方最为显赫的术士。共同对抗日本的避水流宗师同断。
这也是倾尽了全力,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