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泽田信弘躺在朱台医院特等病房的床上,上半身罩着氧气帐。从入院第一天起就用上了氧气帐,信弘本人好像也被吓着了,在床上没精打采的,一半时间都在迷迷糊糊地睡着。氧气帐也不是一直用,塑料的罩子罩住胸到头的部分,罩三小时收走,休息三小时后再罩上。
“重症患者不分昼夜都要罩上氧气帐,好在您丈夫症状轻,这样就可以了。”
佐伯院长不光说给伊佐子听,当泽田醒来时,他对罩在帐中的病人也是这么说的。塑料罩上发光的部分掩住了泽田的脸。院长头发花白,脸型短而肥胖,容貌和当律师的弟弟有点儿像,但松弛的面部带着一股柔和的威严。与弟弟的干练有所不同,他的动作总是慢条斯理的。
伊佐子想,其实发作后已经过了三天,很大程度上泽田已恢复原状,可这一住院,治疗手段也夸张起来了。
“一定要罩氧气帐吗?”
伊佐子来到诊疗室,询问主治大夫浜岛。浜岛还是三楼病房的负责人。直接找院长问这问那的还是有些顾虑,而小个子的浜岛为人活泼,伊佐子这边也觉得轻松。最关键的是,浜岛是主治大夫,问他什么都可以。
“是啊,对年长者来说,这样比较安全。”
不说“老人”而是用“年长者”,从中可窥见主治大夫的良苦用心。不过伊佐子已经习惯了人们看待老夫少妻的目光。如今,对方的种种顾虑形态会让她觉得有趣。浜岛看上去有三十六七岁,柔软的头发总是掩住狭窄的额头。
“要频繁地做心电图是吧?”
“是,心肌梗死的话,这种检查是诊断的基础。不过,心电图反映出来的结果并非百分之百靠得住。”
“我丈夫的情况怎么样?”
“图形良好,不算坏。我问下来,说是基本没有肩膀酸痛的情况,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迹象。”
“肩膀酸痛不行吗?”
“也不好一概而论,如果是心肌梗死引起的,当然还是不要有比较好。如果只是因为年纪大了,则另当别论。”
“我丈夫的心肌梗死算是良性的吗?”
“一年前的第一次发作没出什么事,最近的第二次发作也只是这种程度的,可以说相当幸运。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次发作时就该住院了。”
“我丈夫根本就没告诉我第一次发作的事,这次发作了,才知道他以前瞒着我。”
浜岛的薄唇边浮出苦笑,似乎已猜到老夫为何要对少妻保密。形形色色的病人,医生见得多了。
“难得这次您丈夫住了院,我们想好好为他进行诊断和治疗。再过个四五天,我打算给他照一次X光片。”
“他来这里后整天都在睡觉。”
“为了减轻心脏的负担,我们给他用了安眠药。因为病人需要绝对的安静。”
“伙食也尽是些牛奶和半熟的鸡蛋啊。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现在还只是进来后的第三天。虽然食欲有减退,但也不能一直这样,所以从明天起我们就换成粥吧。”
“躺着不动、保持绝对的安静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大致计划是一个星期左右,所以接下来还有四天。然后就可以让他坐起来,再根据情况让他下床慢慢地锻炼腿脚。毕竟还是要让病人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的。”
“大夫我问你,第三次发作的时候会不会一下子死掉啊?”
“不好说会不会立刻死亡,但确实有这样的危险。不过,第三次发作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从五六年到十年,都有可能。”
“十年?我丈夫这样的老年人也有可能吗?”
“相比年轻人,年长者在身体条件上确实有一点儿吃亏……”浜岛脸上稍有为难之色。
“大夫,请不要顾虑,告诉我实话。我丈夫已经是那样的一个老人了,所以我也想及早做好心理准备。”
浜岛不知如何是好,躲开了对方的视线。桌上散乱地放着一堆病历簿。
“从以往的报告来看,第二次发作后死亡的病例大多发生在最初的三年内,全都是心脏死亡。当然,第二次发作后的预后情况和第一次发作后一样良好,最终回归职场的例子也不少。”
“也就是说,就算治愈出院了,三年之内也是很危险的啰?”
“从报告来看确实如此。但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预后情况良好的病人就不一定了。别过度劳累的话,自然能活得长。”
“大夫,我丈夫已经六十七岁了。我感觉他活不过三年了,你以为如何?”
“呃,人的寿命这种事,怎么说呢……”
“你不是说老年人比年轻人的条件差很多吗?”
“啊,这个当然是要吃点亏的,不过也有个体差异……夫人,我们会竭尽所能的。”浜岛手足无措地说道。
伊佐子离开诊疗室后,浜岛对护士长嘀咕道:“这位夫人是怎么回事啊?到底是想让我们治好她丈夫,还是想让他早点儿死啊?”
高个子大眼睛的护士长扑哧一笑,边帮忙整理病历簿边告诉浜岛:“大夫,那位夫人现在就住在千谷旅馆。”
千谷旅馆就在医院附近。朱台医院标榜全天候看护,不允许家人在病房过夜,所以才和旅馆签约,为重症病人的家属提供方便。医院还开通了直达电话,紧急时可与病人家属联系。医院和旅馆相距约五百米,走路连五分钟都用不了。
泽田信弘的病症相对较轻,发作后情况也很稳定,住院说穿了是为了做精密检查兼完全治愈,还没到需要家人住旅馆的地步。不过,病毕竟是病,刚入院的时候,家属比较担心,在旅馆住宿也不奇怪。
“可是,那位夫人好像是一个人在旅馆住。”护士长说。
“哦。”身穿白大褂的病房主任分开双腿坐入椅中,往病历簿上写着什么,“他们是不是没孩子?”
“可能是那位夫人没孩子。”
“怎么说?”
“今天有一个三十二三岁的女人和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人来过病房。长得和病人很像,多半是跟前妻生的孩子。她们还很友好地跟我打了招呼,说父亲就承蒙您照顾了。”
“看这年龄,倒是能合上。她俩像是结了婚的人吗?”
“姐姐领着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妹妹那边我不清楚。妹妹头发很长,穿着皮夹克和灯芯绒的裤子,也不能算嬉皮士吧,看上去像是个画画儿的。”
“当时那位夫人是不是也在病房?”
“可不是吗,那个时候啊,夫人在床头放了把椅子坐着,所以两个女儿只能微微屈身,从离自己的脚比较近的角度打量病人。明明夫人可以挪个位,让她们好好看清父亲的样子。床边不是只有一张椅子嘛,结果两个女儿都只能一直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