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夏修音一手护着夏瑜的背, 一手托了她的腿弯, 轻轻施力,将她抱在怀里。
夏瑜把手揽在姐姐颈后, 好让夏修音抱得轻松些。
附近是出入的人潮, 夏瑜把小脸埋在了姐姐的肩窝, 蹭了蹭。
脑后的两个小揪揪擦过姐姐的面颊。
毛茸茸的触感,像小动物的撒娇……
夏修音顿了顿, 不由加快了脚步。
刘志护着两个小孩的头,夏修音坐进车座, 从怀里找出一个红着脸闭紧眼睛的小孩。
夏修音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轻声问她:“说, 不在家里乖乖等着, 姐姐该怎么罚你?”
“姐姐别罚我……”
辨出姐姐不是生气的意思, 夏瑜低着头,声音是有些嗲的小奶音, “我觉得,姐姐看到我会很开心~”
她放学的时候,没有见着姐姐,很难过。
虽然知道并不会被期待着, 但是依然想迎接姐姐——
在夏修音高中生涯的第一天, 做第一个迎接她回家的人。
夏修音的喉头动了动, 没有应声。
不会有人知道,她见到夏瑜的瞬间,呼吸停滞, 所有人声潮水般褪去,天地空茫而安宁。
只剩下小孩细细的、稚嫩的呼唤。
“姐姐?”见夏修音没有回应,夏瑜搭在姐姐肩部的手指蜷了蜷,头也慢慢抬起来看向姐姐。
夏修音趁势将额头抵上她的,四目相对,不容小孩因害羞而闪躲。
“阿瑜……那你觉得,我现在开心吗?”她低声,尾音一点点向上撩,“嗯?”
夏瑜忍住了羞赧,她的眼神软得不像话,亮亮的,专注着看着姐姐。
她的手从姐姐的肩部慢慢挪到姐姐的下颔、唇,最终停在了夏修音微狭的眼角。
她认真道,“姐姐开心的时候,眼睛和平常是不一样的。”
哪怕现在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眼睛却是笑着的。
她声音小小的:“姐姐现在……很开心。”
夏修音攥住她落在自己眼角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亲。
“答对了。”
新同学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得到了班几乎所有同学的喜欢。
整整一周,她每天都带不一样的糖果和甜点来教室!
夏瑜的姐姐还温柔地对他们说:“大家要努力吃哦,放到下午口味会变差的。”
于是,一到课间,就能看到一群小萝卜头聚在夏瑜的桌子前。
“是我和姐姐一起做的。”
“嗯!都可以吃!”新同学点头。
点心小巧精致,刚刚好够几口吃掉,也不会太占肚子。
夏瑜和她的姐姐真好啊。他们想。
而且,夏瑜和别的小朋友都不一样,连用过的湿纸巾都会仔细叠好!
说话总是慢慢的、柔柔的,超级乖!
张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新学期规划贴到报告栏里,新同学够不到,恰巧体育委员在身边。
她小声地请求他:
“王杰同学,请问你可以帮我贴一下吗?”
体育委员是个子高高的小胖墩,班里同学总是“大壮”“大壮”地叫他。
冷不丁有个长得好看声音又甜的小姑娘唤他的名字,还说了“请问”,他一时半会都没反应过来。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这才开学第二天呢。
“昨天,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绍。”夏瑜的眼睛弯了弯,“王杰同学对我说欢迎……”
王杰被新同学的笑容甜到,晕乎乎地帮了忙,果然收获了一声“谢谢”。
很快,其他同学也都围聚过来,“夏瑜,夏瑜,你知道我叫什么吗?”
“我呢!”
“还有我!”
夏瑜一一答了出来,小朋友们“哇”地惊叹。
一个小眼镜很紧张:“夏瑜同学,你知道我吗?”
他的名字很难记,也不好写,错的次数多了,同学们最后提一句“名字最难的那个人”,就知道说的是谁了。
“知道呀。”夏瑜被小朋友们围在中间,也有些难为情,她从文具盒里拿出小小的便签纸,在上面写了两个字。
“辜曦同学,你的名字好好听呀。”
有的小朋友把辜曦的作业本拿过来,对着便签看了看,除了夏瑜的字更端正,一点错都没有!
“夏瑜太厉害了!对!”
“我知道怎么写,但老是写错……”
“这两个字,如果不看,我一个都不会。”
小眼镜激动起来。
可紧接着,他又听到夏瑜说:“辜曦同学的名字也被寄予了最最美好的祝愿。”
“咦?”
“字典里写,曦是阳光的意思。”
夏瑜羞涩地垂下眸子,白嫩的小脸泛着微红。
“阳光很温暖。”
“给辜曦同学起名字的人一定也特别特别爱他——”
就像姐姐一定很喜欢她。
软糯却坚定的童音,张老师来上课时在后门听到的就是这样一段话了。
辜曦同学因为名字笔画多,哭了好多次鼻子,尤其是因为上课说悄悄话被罚抄写名字的时候。
可现在,他的脸上感动得不得了的样子,还有些害羞。
张老师倚在门框,听着教室里的那群小麻雀叽叽喳喳。
比同学矮了小半个头的夏瑜,轻而易举成了所有小朋友关注的焦点。
像阳光一样。
单薄的少女挺直了背坐在教室一侧,她的神情平和,掌心把玩着一支钢笔。
教室前端的挂屏正在直播科教大厅的会场,校长热情激昂地做着高一新生及其家长的动员工作。
镜头偶尔扫过台下正襟危坐的家长。
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天,校长便向所有新生家长递了邀请函,要求他们在高中伊始便为孩子塑造较为紧张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尽早进入高考复习冲刺阶段。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攀得了高峰,便须耐得住缺氧。”
“像狗一样奔跑又何妨!”校长的最后一句话尾音还未落下,班里已经“噗嗤”笑了一片。
高一的孩子,刚和部队的教官打了交道,享受了团建的乐趣,还没来得及收心。
姜何站在讲台旁,视线从一众小崽子身上掠过,唬得他们噤了声。
他的目光最后扫过夏修音的桌子,顿了顿——
少女的面前,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份邀请函,并没有动过的痕迹。
家长们需要来到教室,从孩子的座位上拿取邀请函,随后才能去会场。
夏修音的邀请函依然保持着原本的样子。
她的家长没有来。
作为状元入校,夏修音分到他的班级,他确实也窃喜一阵。
见到本人,模样出挑却温和谦逊,印象更是不错。
但他隐隐察觉有些地方很是违和。
比如,他从未见过夏修音的家长。
本次动员大会,校1400余名高一学生,请假的家长不超过十名。
其中一名就是夏修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