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3/19页)
[60]公会,是古代犹太教的司法机关,由大祭司、长老和文士组成。耶路撒冷公会,是犹太教最高审判机关。耶稣在耶路撒冷被捕后,“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教会执事司提反因宣讲福音,被带到公会受审。使徒保罗在公会受审时,大祭司命人打他的嘴。保罗反抗道:“你坐堂为的是按法律审问我,你竟违背法律,吩咐人打我吗?”
[61]尼哥底母,在众祭司们议论如何对付耶稣及其扰乱人心的说教时,曾与他们争辩,反对未经审问即定罪。耶稣被处磔刑后,他带了百斤没药和沉香,与约翰等一起安葬了耶稣。
[62]约瑟,这位约瑟是犹大财主,议士,耶稣的秘密门徒。他心地善良,为人公义。耶稣被害后,他挺身而出,找巡抚彼拉多,要来耶稣的尸体,用于净细麻布裹好,安葬在原为自己准备好的盘石墓里。
[63]《圣经》上有三个约坦,其一,是亚比以谢族人,以色列士师基甸的小儿子;其二,是犹大国王,乌西雅的儿子,在耶路撒冷为王十六年;其三,是一以色列犹大族人,西斯仑的后代。此处的拿撒勒人约坦不像其中的任何一位。
[64]赛达,黎巴嫩一古城,位于贝鲁特以南四十公里的地中海岸。又译作“西顿”。
[65]撒该,是耶利哥城的税吏,财主。一天,耶稣进了此城,众多城民围观,撒该因身材矮小,就爬上桑树观看。耶稣叫他下来,说要住在他家。他就热情接待耶稣,众人议论纷纷:耶稣为什么住在罪人家里?而撒该悔改了,他表示要将自己的一半财产分给穷人,对他讹诈过的人,要赔偿四倍。耶稣立即宣布,撒该得到了拯救。(见《路加福音》第19章)
[66]约拿单,《圣经》上有十七个约拿单,此处的约拿单不像其中的任何一个。
[67]迦玛列,以色列玛拿西族人,比大蓿的儿子,玛拿西支派族长兼军事统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第二年,他作为玛拿西部族首领,协助摩西整编以色列男丁。摩西为上帝建立会幕后,他代表本部族前来献礼,在旷野征战时,他带领的军队有三万两千人。
[68]斐洛,基督教神学的先驱,主张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想结合。
[69]以赛亚,犹大,亚摩斯的儿子,著名先知。他受上帝默示,历经犹大国王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四个王朝,孜孜不倦地进行传道活动。他反对偶像崇拜,坚持一神论原则。他告诫人们:除了上帝耶和华,再无别的真神。人们背离上帝,所以灾难重重。只有信奉上帝,才能得到拯救。他坚持上帝能拯救犹大人民,亚述国王西拿基立用大军围困耶路撒冷时,他出面向上帝求救,上帝当夜派天使击杀亚述侵略军,使耶路撒冷转危为安。他一生说了很多预言,诸如:亚述必灭,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仑败落,基督降生,等等,后来都成为史实。荣获文学巨著美称的《比赛亚书》,相传为他所写。
[70]大卫,以色列犹大族人,公元前一世纪,生于伯利恒的以法他。他是法勒斯的后代,俄备得的孙子,耶西的第八个儿子,以色列国王扫罗的女婿。他生相英俊,能写诗,会弹琴,又智勇善战。大卫妻妾众多,儿女成群。
[71]所罗门,大卫耶路撒冷作王初期,强占下属官员的美女拔示巴,她生下所罗门。大卫年迈,立所罗门为以色列国王。所罗门重知识,求智慧,人们把他看作智慧的化身。
[72]约翰,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他是渔夫西庇太的儿子,家住加利利海边。一天,他和哥哥雅各在船上补渔网,被耶稣召唤,跟从了耶稣,后来成为耶稣喜欢的门徒。耶稣死后,他不畏艰险,宣传福音,创办基督教会。
[73]朱诺,朱庇特之妻,司婚育之女神。
[74]马耳斯,战神。
[75]艾杜尼斯,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维纳斯爱上了他。在森林中打猎时被野猪咬死。
[76]狄奥尼索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
[77]本丢·彼拉多,罗马人,公元一世纪被罗马帝国委任为驻犹太等地巡抚。他审问耶稣时,本想释放无罪的耶稣,后却同意犹太公会的要求,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78]希克索斯,沙漠游牧民的酋长。公元前1730-前1570,埃及受游牧民族的入侵,建立“牧人王朝”史称“希克索斯王朝”,共有六个王朝统治埃及。
[79]巴多罗买,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传说他在亚美尼亚被活活剥皮。
[80]阿尔特弥斯,希腊古老神话中的月神和狩猎女神。
[81]马太,《新约》中有两个马太。都是耶稣的门徒。此处马太为哪一个,无从考查。
[82]安得烈,加利利的渔民,彼得的兄弟,原为洗礼约翰的门徒,后按约翰的指示,成为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
[83]《约翰福音》中载,一天,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与人通奸时被捉拿的女人来见耶稣,问道:“夫子’,这女人是正行淫时被捉拿的。按摩西律法应将她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怎么办?”耶稣不说话,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众人一再追问,耶稣才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说完,又弯着腰继续在地上画字。众人听了这话,无人敢承认自己无罪,于是从老到少一个个都溜走了,只剩下耶稣和那女人。耶稣起身时对女人说:“没有人定你的罪吧,我也不定你的罪。你走吧,今后不要再犯罪了。”
[84]约翰,《圣经》上有六位约翰。此处既是“拔摩岛”上的约翰,那便是渔夫西庇太之子约翰。他跟从耶稣,成了耶稣喜爱的门徒。耶稣死后,他不畏艰险,宣传福音,创办基督教会。相传,《约翰福音》、《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均为他所写。他曾被流放拔摩岛,在那里写下《启示录》。
[85]彼得,加利利渔民,安得烈的兄弟。原名西门,跟随耶稣后,耶稣为他改名彼得。耶稣复活后,他与约翰首先召集茫然不安的门徒,鼓动士气,并吸收外邦人参加基督教。
[86]逾越节,古代以色列人将每年正月十四晚上定为逾越节。这是古代以色列民族为了纪念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重要节日。当初,正月十四晚上,摩西率以色列人离开前夕,以色列人奉上帝之命,家家户户屠宰羊羔,将羊血涂在门框和门楣上。当上帝走遍埃及,击杀头胎出生的人和牲畜时,见到门上有羊血的人家便逾越过去。摩西按照上帝的指示,就将每年这天晚上定为逾越节。按大俗,以色列人过这个节日,要吃七天无酵饼;受了割礼的男人,才能吃羊羔,而且只能在屋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