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重生悔过文中的老实人(第3/4页)

这么大的事,本来就不可能随便一拍脑袋就决定的。林老实对王县长的做法表示支持和理解。

他说:“好的,谢谢王县长,我等你的好消息。”

王县长收起了计划书,又问林老实:“你们村的虾稻混养模式是你最先提出来的,现在小龙虾滞销,你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

林老实说出自己早就打好的腹稿:“目前小龙虾滞销的最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觉得吃小龙虾不划算,宁愿花双倍的价格买猪肉也不愿买小龙虾吃,因为小龙虾没有油水,还要除去壳和爪子,他们觉得不划算。但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极高,营养丰富,含有很多人体所必须矿物质成分,经常食用小龙虾能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果政府愿意做主导,推广小龙虾,比如用小龙虾招待外宾或者贵宾之类的,民间会更容易接纳小龙虾,小龙虾自然也就不愁卖了。”

这就是典型的跟风效应,现在的人还没有打广告的意识,也没有打广告的媒体,只能依靠政府和名人的公信力。如果政府在招待重要客人的宴席上,将小龙虾作为大安县的一项特产,一张名片推出去,以后小龙虾就不会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乡野美。

王县长点点头说:“具体的呢?”

林老实又说:“名声打出去后,小龙虾目前有两个销售办法。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人手销售小龙虾,或者就由政府低价收购小龙虾,再转卖到附近的县市。这样能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降低他们的风险,同时避免市场上的低价恶性竞争。另一种是由村民自发组织,可以以自然村,公社为单位,让其自己销售,政府提供资讯和指导这类的信息服务,村民自负盈亏。”

目前由于缺乏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小龙虾都是散养的,规模不大,不适合零散销售。别的不提,光是拿到县城就是个力气活。

县政府没钱,而且也没销售的经验,王县长考虑了一下说:“村民自己销售,如果卖不出去小龙虾砸在手里,亏本了呢?”

林老实冷静地说:“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是生意就会有风险,想赚钱就得冒险!”

这句话冷酷了一点,但王县长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只是作为一名地方官员,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村民赔钱,自己却什么都不做。思索了许久,王县长说:“好,你这提议不错,我们再考虑考虑。”

林老实知道,接下来没他什么事了,起身道别离开了县城。

过了没两天,县里面就派了几个年轻干部下来,将附近几个养了小龙虾的村子组织起来,由干部带队,分别销往附近的县市。

不过政府也是说了,这是第一年,鉴于村民们没有经验,也没怎么去过外地,对附近其他县市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政府派了比较熟悉相应县市的工作人员给他们带队。但明年,就要全靠他们自己开拓市场了。

几个村子的小龙虾之患总算暂时解决了。而林老实也投入到了紧张的捕鱼工作中。为了将鱼运进县城,他问隔壁村租了两天拖拉机,又以一天两块钱的工资请了几个年轻小伙子帮忙捕鱼、抬鱼。

忙活了两三天,才把鱼塘里的大鱼捕捞完成,换成了钱。接下来,林老实又马不停蹄地去买鱼苗,放进池塘里,准备再养一季。

乡下这地,有什么新鲜事传得特别快。林老实今年提前半年就把鱼给卖了,还能再养一季,再赚一次钱,在养鱼户中引起了轰动。

去年还在观望的养鱼户也都跑过来向林老实取经。

这时,林老实接到了王县长的准确答复,终于可以给养鱼户透个底了:他准备建一座鱼饲料厂,今年开工,明年就可以投入生产。如果有意向的,届时可以到饲料厂购买鱼饲料。

经过考察核实和探讨,县里面的领导一致看好林老实的这个项目。他们将出城临近高速路的那一片平地提供给林老实建厂,同时将旁边的那个鱼塘给林老实做鱼饲料的生产试验基地。

同时给他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银行也答应免息贷款三万元给他,其他的资金需要他自筹。

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林老实的资金筹备之路顺畅了很多。他再次找到了彭越栋。

彭越栋说话算数,愿意出资一万元入股林老实的这个鱼饲料厂,同时还给他牵线,带林老实认识了城里其他几个生意人,他们都是彭越栋的朋友,有做木材生意的,也有做米面加工的,规模都不大,但作为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都小有家底。

最后双方协商,彭越栋极其朋友出资五万元持有饲料厂49%的股份,林老实以三万元的银行贷款以及自己的八千元存款和相应的技术入股,占有饲料厂51%的股份。

谈妥后,双方签订了协议。林老实开始正式启动他的鱼饲料厂修建计划。

鱼饲料厂是林老实请王县长取的名,以县命名,就叫“大安鱼饲料厂”。

动工那天,王县长亲自去为工厂揭牌。这时候的仪式没后世那么隆重,为了喜庆,就放了两挂鞭炮。

不过就这规模也已经足够令人侧目了,毕竟是县里面的领导亲自支持的。附近村子里的不少村民都跑来看热闹,围在省道旁边,乌压压的一大群,将路都给拦住了。

何春丽坐在大货车的副驾驶座上,眼睛底下是浓浓的黑眼圈。她撑着头,闭上眼睛假寐,脸上一片疲惫。

上回小龙虾死了,胡安回来跟她大吵了一架,说她不把他当回事,心里只有娘家,一怒之下摔门而出,然后就再也没回来。

何春丽也生气了,好好的一车小龙虾全被他给热死了,赔了一千多块出去。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她还没生气,胡安生哪门子的气?

不回来就不回来,拉倒,谁稀罕他。何春丽也不管胡安了,反正家里面的钱,公司的账目都是她在管,没有钱,她看胡安能蹦跶出什么花样!

何春丽笃定了他在外面将手里头那点钱花光了,迟早会回来向她低头的。

但胡安不着家后,公司那一摊子事全落到了何春丽的身上,对于其他人,她又不大信任。而且销售,外地送货这一块,一直是胡安在管,旁的人也不熟悉。

没办法,遇到了大客户,何春丽只好自己跟随车队,一起去送货。

她现在一天到晚又要忙厂子里的事,又要管销售催款,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时间长了就是铁人也吃不消啊。

这不,昨天随车队去临市送了一车货回来,何春丽累得脑门疼,回城的路上就坐在副驾驶座上打瞌睡。

可开着开着,卡车忽然急刹车停了下来,由于惯性,何春丽往前一扑,脑门装在车子前面的玻璃上,疼得她吸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