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桃(第2/2页)
过了很久,天上落下来一个桃子,有碗口那么大。变戏法的人十分高兴,拿着它献到了公堂上。堂上各个官员传看了很久,也不知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忽然绳子坠落到了地上,变戏法的人大吃一惊说:“危险了!上边有人弄断了我的绳子,孩子可靠什么下来啊!”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东西掉落下来,一看,是他儿子的头。那人抱着头颅大哭说:“一定是偷桃时被看守的人发现了,我的儿子这回可完了!”又过了一会儿,一只脚也掉了下来。接着,四肢、躯干都一截一截地纷纷落下,再没有什么东西了。变戏法的人非常悲痛,他把肢体一一捡放到竹箱里,盖上盖子,说:“我老头子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每天跟着我走南闯北。现在听从了长官的命令去取桃子,没想到死得这么惨!我得把他背回去埋掉。”于是他又到堂上跪下,说:“为了桃子的缘故,害了我的儿子!长官们要是可怜小的,帮助我安葬了他,我来世一定结草衔环报答各位老爷。”堂上坐着的几个官员十分惊骇,纷纷拿出赏银给他。变戏法的人接过钱缠在腰上,然后拍了拍竹筐说:“八八儿,不出来谢长官们的赏,还等什么呢?”忽然,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用头顶开竹筐盖爬了出来,朝着北面大堂上的官员们叩起了头——正是变戏法那个人的儿子。
因为这个变戏法的人法术奇异,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件事。后来听人说白莲教也能变这样的戏法,心想那父子俩是不是就是白莲教的后代呢?
【注释】
- 童时赴郡试:童年时赴府城应试。试,此指“童试”。明清时代应试生员(秀才)的考试,称“童生试”,简称“童试”。童试共分三个阶段:初为县试,录取后参加府试,最后参加院试,录取即为生员。郡,指济南,当时淄川属济南府。
- 春节:古时以立春为春节。
- “旧例”五句:指山东旧时习俗,于立春前一日的迎春活动。如《商何县志》(道光本)载:“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芒种春牛,迎春于东郊,里人行户扮渔樵耕读诸戏,结彩为楼,以五辛为春盘,饮酒簪花,啖春饼……”藩司,即布政使,明代为一省的行政长官,清代则为总督、巡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这里指藩司衙门。
- 戏瞩:游玩观看。
- 四官皆赤衣:《明会要》二四引《会典》、《通考》:“凡公服:……一至四品,绯袍。”清初服色,沿袭明制。据此,四官应为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省级官员。
- 人语哜(jì剂)嘈(cáo曹),人声喧闹。
- 荷担:指用担子挑着道具。
- 方兴:方始站起。上文“似有所白”,当指跪白。
- 颠倒生物:意思是能颠倒按季节时令所生长的植物。
- 南面者:这里指堂上长官。古以面南为尊,帝王或长官都坐北朝南。
- 王母园:即西王母的蟠桃园。王母,指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艺文类聚》八六引《汉武故事》:“东郡献短人,呼东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岁一为子,此儿不良也,已三过偷之矣。’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因瞰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着前。母曰:‘用此何?’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着子,非下土所植也。’”据此,后世小说遂衍化出西王母的蟠桃园。
- 凋卸:即凋谢。卸,通“谢”,落。
- 无可阶而升乎:天可以沿着阶梯爬上去吗。《论语•子张》:“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阶,梯。
- 大愦愦(kuìkuì愧愧):太糊涂。大,通“太”。
- 呜拍之:抚拍哄劝他。呜,哄儿声。《世说新语•惑溺》:“儿见充(贾充)喜踊,充就乳母手中呜之。”
- 严命:这里指官长的指示、训令。严,本为对父亲的尊称,父命因称“严命”。旧时称地方官为父母官,所以借称。
- 结草以图报:意思是死了也要报答恩惠。《左传•宣公十五年》载,魏武子病时嘱其子魏颗,一定要让其爱妾改嫁;病危时又嘱以此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遵照前嘱让她改嫁了。后来魏颗与秦力士杜回交战,见一老人结草绊倒杜回,使其得胜。夜间梦见那位老人来说,他是所嫁妾的父亲,以此来报答魏颗未让其女殉葬的恩惠。后遂以“结草”代指报恩。
- 白莲教:也称“白莲社”,是一个杂有佛道思想的民间秘密宗教组织。起源于佛教的白蓬宗。元、明、清三代常为农民起义所利用。元末红巾军刘福通、韩山童,明末山东巨野人徐鸿儒,均以白莲教聚结群众,发动起义。
- 苗裔:远末子孙。《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里指白莲教的后世徒众。
网站换新网址了: www.dbxsx.com ,大家请重新收藏,旧网址很快就访问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