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王成(第2/4页)

王治装归,至家,历述所为,出金相庆。妪命治良田三百亩,起屋作器,居然世家。妪早起,使成督耕,妇督织;稍惰,辄诃之。夫妇相安,不敢有怨词。过三年,家益富。妪辞欲去。夫妻共挽之,至泣下。妪亦遂止。旭旦候之,已杳矣。

异史氏曰:“富皆得于勤;此独得于惰,亦创闻也。不知一贫彻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弃之而终怜之也。懒中岂果有富贵乎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白话]王成是平原县旧时官宦人家的子弟。生性最为懒惰,家境一天天没落下去,只剩下几间破屋子,与妻子躺在麻草席里,被妻子责怨,难以度日。当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村子外面原先有个周家花园,现在墙倒房塌,只剩下一个凉亭,村子里的很多人为了避暑住在那里,王成也在其中。这天天亮后,睡觉的人陆续都离去了。待到红日升到三竿高,王成才起来,磨磨蹭蹭地想要回家。他忽然看见草丛里有一枝金钗,捡起来一看,上面刻着几个小字:“仪宾府造。”王成的祖父原先是衡王的女婿,家里的旧物,有不少刻有这种标记,王成因此拿着金钗犹豫猜测了一番。这时,有一个老太太前来寻找丢失的金钗。王成虽然很穷,但却品性耿直,立刻拿出金钗交给了她。老太太很高兴,大大称赞了王成的品德,又说:“这枝金钗能值几个钱,可这是我故去的丈夫的遗物。”王成问:“您的丈夫是谁?”老太太回答说:“是已故的仪宾王柬之。”王成吃惊地说:“那是我的祖父啊!你们怎么能相遇呢?”老太太也惊奇地说:“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吗?我是个狐仙。一百年前,与你祖父曾结为夫妻。你祖父死后,我就隐居起来了。经过这里时丢失了金钗,恰好被你捡到,这不是上天的安排吗!”王成从前也曾听说过祖父有位狐狸妻子,便相信了她的话,邀请老太太到家里去坐坐。老妇人跟着他去了。

到了家中,王成叫妻子出来,只见她身上穿得破破烂烂,饿得脸色青黄。老太太不由得叹息说:“唉!王柬之的孙子,竟然穷到这种地步了吗!”她看到破败的灶台没有一星烟火,就问:“家里的景况这样,靠什么维持生活呢?”王成的妻子于是细细述说了贫苦的遭遇,不禁呜咽哭泣了起来。老太太把金钗交给她,让她暂且换些钱买米,说三天以后再来与他们相见。王成要挽留她。老太太说:“你自己连一个妻子还养活不了,我留在这里,望着屋顶发呆,又有什么用呢?”说完径自走了。王成向妻子说明了老太太的来历,妻子大为惊恐。王成又说起她的仁义,让妻子把她当成婆婆侍奉,妻子答应了。过了三天,老太太果然又来了。她拿出几两银子,让王成买回一石谷子、一石麦子。夜里老太太就与王成的妻子一同睡在短床上。王成的妻子起初还有些怕她,但后来发现她的心意是诚恳的,也就不再有疑心了。

第二天,老太太对王成说:“孙子你不要再懒惰了,应该做个小买卖。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呢?”王成告诉她说没有本钱。老太太说:“你祖父在世的时候,金银绸缎任凭我拿。我因为自己是世外之人,不需要这些,所以没有多拿过。只积攒下买胭脂花粉的银子四十两,至今还留着。长时间储存在我这里也没有用处,你可以拿去全都买成葛布,限定日子赶到京城,就能得到些小利润。”王成听了她的话,买回来五十多匹葛布。老太太让他马上收拾行装出发,计算好六七天内就可以赶到京城。又叮嘱王成:“你要勤快,不要懒惰,务必快走,不能迟缓。如果晚到一天,就后悔莫及了!”王成恭敬地答应了。

王成挑着货物上了路,中途遇上下雨,衣裳鞋子都湿透了。他平生没有吃过风霜雨雪之苦,觉得困乏不堪,因此决定暂时在一个旅店里休息。不料大雨淙淙地下了整整一夜,房檐下雨水流得像一根根绳子似的。过了一夜,道路泥泞得更加厉害。王成看见往来行人走在泥泞的道路上,稀泥没过了小腿,心里十分怕苦。等到了中午,地上刚刚有些干燥,却又阴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一直连住了两天,他才起程上路。快要到京城的时候,王成听人说京城的葛布售价昂贵,不断飞涨,心里暗暗高兴。到了京城后,他解下行装住进客店,店主却深深地惋惜他来晚了。原来在此之前,去往南方的道路刚刚打通,运到京城的葛布非常少,但贝勒府里又急着要购买,因此葛布的价格顿时高涨起来,大约是平常的三倍。王成入京的前一天贝勒府刚好已经买足,后来运到葛布的人都很失望。店主把原委告诉王成以后,王成心里很是郁郁不乐。又过了一天,葛布运到京城的更多了,价格下跌得更厉害。王成因为没有利润仍然不肯出售。这样迟疑了十几天,盘算着饮食等耗费已经很多,他心中倍感愁闷。这时店主奉劝他把葛布贱价卖掉,改作别的打算。王成听从了他的劝告,亏损十几两本钱,都脱了手。第二天早晨起来,他准备回去,打开行囊一看,银子全丢了。他惊慌地去告诉店主,店主也没有办法可想。有人劝他去报告官府,责令店主赔偿。王成叹口气说道:“这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和店主有什么关系?”店主听说后,很感激他的仁德,送给他五两银子,劝慰着让他回去。王成自己寻思着没脸回去见祖母,出出进进徘徊不定,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恰好这时他看见街上有斗鹌鹑的,一赌就是几千文钱,每买一头,常常花费不止一百文钱。他心中忽然念头一动,算了算行囊里的钱,仅够贩卖鹌鹑的,就回去和店主商量。店主极力怂恿他去试试,并约定好让他吃住在店里,不要他的钱。王成很高兴,就上了路。他买了满满一担子鹌鹑,又回到了京城。店主也很欣喜,预祝他能尽早卖光。不料半夜里忽然下起大雨,一直下到黎明。天亮以后,街上水流如河,雨“嘀嘀嗒嗒”地还没有停止。王成只好住在店里等着天放晴。可这场雨竟然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天,还不见休止。他起身去看笼子,鹌鹑渐渐地开始死去了。他十分惊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又过了一天,鹌鹑死得更多了,只剩下了几头,他就把它们并在一个笼子里饲养。再过了一夜去看,笼子里只有一只鹌鹑还活着。王成于是把情况告诉了店主,不由得泪如雨下。店主也为他的种种不幸扼腕长叹。王成感到银钱亏光了,有家也难归,悲痛得只想寻死。店主又一再劝慰他,拉他一起再去看看仅存的那只鹌鹑,细细打量了一番,说:“这好像是个不寻常的良种。其他鹌鹑之所以死去,未必不是被它咬斗死的。你现在也闲着没事,就请训练训练它,如果真是个良种,用它来赌博也可以谋生。”王成遵照店主的主意去做了。训练好了以后,店主让他带着鹌鹑到街上赌顿酒饭。那只鹌鹑十分雄健,几次赌斗都赢了。店主很欢喜,出银子交给王成,让他再与专养鹌鹑的子弟去决战,结果三战三胜。这样过了半年多,王成竟积攒下了二十两银子。王成心里更加宽慰,把这只鹌鹑看作性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