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宫梦弼(第3/5页)

有一天,黄女到空闲的旧房舍中去看看,只见那里到处野草丛生,没有一点儿空地。黄女慢慢地走进内室里面,只见到处是厚厚的尘埃,墙边暗处好像有什么东西堆在那里,用脚踢了一下,把脚碰得生疼,她弯下腰拾起一块一看,原来都是上等的白银。她见状惊奇不已,赶紧跑回去告诉柳和。柳和跟着她一起来看究竟,发现当年宫梦弼从袖筒里带回、抛弃在暗处的瓦砾,全都变成了白银。柳和因而又联想起小时候常和宫叔在各个房屋的地砖下埋石头玩,它们是不是也都变成了银子?由于老屋早已抵押给了债主,柳和就急忙把老房子赎回来。柳和发现老屋的地砖早已残缺不全,当年埋藏过的石头都露在外面,历历可见,感到有些失望。等他再掀开其他地砖时,却看见砖下是一堆堆白花花的银子。顷刻之间,柳家就又成为家财巨万的大财主。于是,柳家开始赎回典当的田产,蓄养奴婢,宅院的豪华超过了当年富贵的时候。柳和在经过这样坎坷的经历之后,于是自我激励,他说:“我要是还不自立,就辜负了宫叔的一片赤诚之心。”从此他发奋读书,三年之后被选中乡里的学问道德模范。柳和重新富贵后,没有忘记恩人,他亲自带着银子,去酬谢黄家对门住着的那位善良的刘老太太。柳和穿着光彩夺目的新衣服,带着十多个随从的仆人,他们全都骑着像龙似的高头大马,声势浩大地来了。刘老太太只有一间屋子,柳和就坐在她家床上。一时间,小巷里人喊马叫,热闹非凡。黄家自从女儿出走以后,那西商逼迫黄家退还聘金,可是聘金早已花掉将近一半,无法全数归还,黄某无奈只好卖掉居住的房子,才还上了那笔钱。从此以后,黄家穷得就跟当年柳和家差不多。这会儿黄翁听说女婿如何富贵显赫,羞悔难当,只有关上门黯然神伤。刘老太太买来酒菜款待柳和,谈话间说起黄氏女儿的贤德,并且惋惜她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刘老太太问柳和娶妻了没有,柳和说:“早已娶了。”吃过饭以后,柳和非要拉着刘老太太去看看他的新媳妇不可,刘老太太就和柳和同车回到了保定。一进家门,黄女盛装出来相迎,她在一群婢女的簇拥下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刘老太太和黄女相见,大吃一惊。于是她们拉着手叙起了往事,黄女殷切地询问父母的近况。刘老太太在柳家住了几天,受到了特别优厚的款待,柳家为刘老太太做了好衣服,刘老太太被装扮得上下一新,柳和这才送她回了家。

刘老太太一到家,就跑到对门黄家向黄氏夫妇报告了黄女的情况,并转达了黄女的问候,黄氏夫妇一听,惊讶不已。刘老太太劝他们去投奔女儿,黄翁面有难色。不久,黄翁因为不堪忍受饥寒交迫,不得已来到保定投靠女儿。到了柳和的家门,只见门楼高大华丽,守门的人怒目相向,他在门外等了整整一天,守门人也没有进去通报。这时,从大门里面走出来一位妇人,黄翁迎上前去陪着笑脸,说着好话,告诉她自己的姓名,请求那妇人悄悄地给女儿捎个话。过了一会儿,妇人出来了,带着他进了门,来到正堂边上的小屋里,说:“我家娘子很想马上和你们相见,但是恐怕被郎君知道,还要等待机会。您老是什么时候来的?是不是饿了?”黄翁把自己的一路辛苦告诉了妇人。妇人于是拿来一壶酒、两盘饭菜放在黄某面前,妇人又拿出五两银子交给他,说:“我家郎君正在上房宴请宾客,娘子恐怕没有机会出来。明天一早您就早点儿离开,千万别被郎君知道了。”黄某答应了。第二天清早,黄翁就打点行装出门,来到女儿家一看门还没有开,就留在门洞中,坐在行李上等着。忽然一阵喧哗声传来,听见有人说主人要出门,黄某正想拿起行李赶紧躲避,柳和已经看见他了,柳和感到很奇怪,问这是什么人,家人们都答不上来。柳和生气地说:“一定是为非作歹的坏人!把他捆起来给我送到衙门去。”家人齐声应和,拿出短绳把他捆了个结实,绑在院子里的树上。黄某又羞惭又惊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说话间,昨天的那位妇人跑了出来,“卟嗵”一声跪在柳和的面前,说:“他是我的舅舅。因为昨天来得太晚,所以没有来得及禀告主人。”柳和这才让家人给他解开绳索。妇人一直把黄某送出门外,还说:“都是怪我忘了跟看门的人打招呼,才闹出这件意外的事。娘子说了,你们要是想她,可以让老夫人假装卖花的,和对门的刘老太太一块儿来。”黄某连声答应着走了,回到家里,他把经历的一切都告诉了妻子。

黄母如饥似渴地思念着女儿,就请刘老太太帮忙,刘老太太果然答应陪她到柳和家走一遭。两位老太太进了院,经过十多道门才来到女儿住的地方。她们看到黄女身穿霞帔,头上梳着高高发髻,满身都是绫罗绸缎,珠光宝气,房间里香气逼人,她只要细声吩咐一下,丫环婆子们就都忙不迭地跑到她的床边,有的搬来金漆靠背椅子,有的搬来消暑的竹几,聪慧的丫环为老太太倒上香茶。母女俩都用暗语互致问候,四目相对,热泪盈眶。到了晚上,仆妇收拾出一间客房让两位老太太安歇,她们的被褥又轻又软,即使在当年黄家富有的时候黄母也未曾享受过。她们在柳家住了三五天,黄女待她们情深意厚。黄母常在左右没有人的时候,哭着痛说自己早年的过失。黄女说:“我们母女俩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只是柳郎他总是耿耿于怀,不敢让他知道。”所以每次柳和一来,黄母就急忙走开躲藏起来。一天,黄女正在床上和母亲促膝谈心,柳和突然进来了,一看这种情形,就大声怒骂道:“这乡下老婆子算是什么东西,竟然敢和娘子坐在一起!真该拔光你的鬓毛!”刘老太太急忙上前说:“这位老太太是我的熟人王嫂,是来卖花的,请你千万不要责怪她。”柳和这才消了气,上前拱手道歉,坐下之后说:“姥姥来了好几天了,我太忙,也没抽出时间跟您好好聊聊。黄家那两个老畜牲还活着吗?”刘老太太笑着说:“他们都挺好的,只是穷得过不下去了。官人如今大富大贵,为什么不顾念一下翁婿的情分呢?”柳和听了一拍桌子说:“当年如果不是您老人家可怜我给了我一碗粥吃,我怎么能回到家乡!一想到这些,我现在真想剥了他们的皮坐在上面,还有什么情分可谈!”柳和说到气忿的时候,甚至跺着脚大骂。黄女有些生气了,她说:“他们再不仁不义,也是我的父母。我不畏路途遥远地投奔而来,手上长满冻疮,脚趾把鞋都磨穿了,自以为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为什么还当人家的面骂人家的父母,故意让人难堪呢?”柳和这才平息了一下怒气,起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