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郎(第3/4页)
武承休的长子武绅,娶王氏为妻。有一天,武承休外出,留林儿看家。书斋中的菊花刚好开得金灿灿的,王氏心想公公出去了,书斋一定没人,便独自去摘菊花。这时林儿突然冲出来,加以勾引调戏,王氏打算逃跑,林儿把她强行挟持到屋里。王氏边哭边抵抗,脸色大变,声音嘶哑。武绅跑进书斋,林儿才撒手逃走。武承休回家后得知此事,怒冲冲地去找林儿,而林儿竟已不知去向。过了两三天,才知道林儿在某御史家中藏身。某御史在京城做官,家务都交给弟弟处理。武承休以同事之谊写信索取林儿,某御史的弟弟竟然置之不理。武承休更加愤怒,向县令提请诉讼。拘捕公文虽然下达,但是差役不去捉拿,县令也不去过问。正当武承休愤恨恼怒时,恰好田七郎来了。武承休说:“你的话应验了。”便把事情告诉了田七郎。田七郎变得面色凄惨,始终没说一句话,就径自起身离去。
武承休吩咐干练的仆人巡逻侦察林儿的行踪。林儿夜间回家,被巡逻的仆人捉获,押着去见武承休。武承休拷打林儿,林儿仍说冒犯武承休的话。武承休的叔叔武恒本是一位忠厚长者,恐怕侄儿盛怒之下招致灾祸,劝侄儿不如按官府的法律惩治林儿。武承休依言而行,将林儿押送公堂。然而,御史家的书信送到县里,县令放了林儿,让御史家的管家把他带走。林儿愈加肆意妄为,在聚集的人群中扬言污蔑说主人的儿媳与自己私通。武承休对林儿无可奈何,气得要死,骑着马跑到御史门前,指天画地,放声叫骂。邻居出面劝解安慰,他才回家。过了一夜,忽然有个仆人禀报说:“林儿被人肢解,尸体扔在旷野里。”武承休又惊又喜,也算稍微出了一口恶气。不久又听说御史家控告武家叔侄,于是二人前去对质。县令不容分辩,要打武恒。武承休大声说:“杀人罪名是诬陷!至于辱骂官绅,确实是我干的,与我叔叔没关系。”县令就像根本没听见。武承休怒目圆睁,要上前去救武恒,一帮差役上前把他揪住。手拿刑杖的差役都是御史家的走狗,武恒又是七八十岁的人,板子没打到一半,就已气息微弱,昏死过去。县令见武恒就要死了,也就不再追究。武承休边哭号边大骂,县令也像没听见似的。武承休于是把叔叔武恒抬回家,满腔悲愤,束手无策。他想找田七郎商量,而田七郎却一次也没来过慰问。武承休心中暗想:“我待七郎不薄,为什么他对我忽然如同陌生的路人?”也怀疑杀林儿的一定是田七郎。但转念又想:“果真如此,怎能不来商量一下?”于是派人到田七郎家打探消息,到了那里才发现,大门锁着,寂无人声,邻居也不知道田七郎的音信。
一天,御史的弟弟正在县衙内舍与县令疏通关节。适值清晨来人送柴送水,忽然有一个樵夫走上前来,放下担子抽出利刃,直奔御史的弟弟。御史的弟弟惊慌失措,用手挡刀,刀落处手腕立断,樵夫再加一刀,才砍下他的首级。县令大吃一惊,狼狈逃窜。樵夫仍然紧张地东张西望。一帮差役急忙关上衙署的大门,手握棍棒,大声呼叫,于是樵夫自刎而死。众人纷纷聚拢上去辨认,有人识得这人便是田七郎。县令惊魂稍定,才出来覆核查视。只见田七郎僵卧在血泊中,手里还握着刀。正当县令停下仔细察看时,尸体忽然直挺挺地一跃而起,竟砍下县令的首级,然后又倒下去。县衙的官吏去捉田七郎的母亲和儿子,而他们几天前就已逃走了。
武承休听说田七郎死了,跑去大哭一场,极尽哀思。人们都说是武承休指使田七郎干的。武承休倾家荡产,买通当权者,才得以免受追究。田七郎的尸体被扔在野地里长达三十多天,却有鹰犬在周围守护,武承休为田七郎收尸,并加以厚葬。田七郎的儿子流落到登州居住,改姓为佟。他从当兵开始,因功官至同知将军。他回辽阳时,武承休已经八十多岁了,领他去看了父亲的坟墓。
异史氏说:不轻易接受一文钱的帮助,这正是不忘一饭之恩的人之所为。田母是多么贤明啊!至于田七郎,愤怒没有发泄完,死后还要申雪其恨,又多么神奇不凡!假使荆轲也能如此,千年以来就没有遗憾了。如果有这种人,就可以弥补天网的疏漏;可惜世道黑暗,像田七郎这种人太少了。可悲啊!
【注释】
- 辽阳:清代州名,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 (chū初):兽名。《尔雅•释兽》:“似。”《注》:“今虎也,大如狗,文如。”
- 腻(qià恰):满是油污的便帽。,圆形便帽。又,即“腻颜”,见《世说新语•轻诋》。
- 皂犊鼻:黑色遮膝围裙。犊鼻,即“犊鼻”,围裙。
- 狼蜕:狼皮。蜕,蝉、蛇之类的脱皮,这里指兽皮。
- 皋比:虎皮。《左传•庄公十年》:“公子偃……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注》:“皋比,虎皮也。”
- 尤钟:形容衰老、行动不便。
- 晦纹:主有晦气的纹理;此为旧时相者之言。晦,晦气,倒霉。
- 死报:以死相报。
- 脯:干肉。
- 浃旬:过了十天。浃,周匝,圆满。旬,十天。
- 斋葬:祭祀与葬埋。斋,斋祭。
- 临存:看望。
- 殃败:败坏。殃,败也,见《广雅•释诂》。
- 轴(kuó括):起皮革。,去毛的兽皮。
- 裹粮:携带干粮。
- 敝裰:破衣。
- 履衬,做鞋用的衬褙。
- 贻:赠送。
- 门:犹“闾”,两人倚门对语。《公羊传•成公二年》:“相与闾而语。”何休《注》,“闾,当道门。闭一扇,开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内,曰闾。”
- 引致:招引。
- 发肤受之武公子,犹言武公子为再生父母。发肤,代指身体。《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 终百年,犹言终生。
- 初度:生日。《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
- 夜舍屦(jù具)满:留客过夜的馆舍,住满了人。夜舍,馆舍、客舍。屦,履,汉以前称屦。古代席地而坐,宾客人室脱鞋就席。屦满,犹客满。
- 刺刺:话多不停。
- 匣:此指刀鞘。
- 未尝濡缕,意谓刀过头落,血尚不及沾衣。《史记•刺客列传》谓荆轲所用匕首,“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濡缕,沾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