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续黄粱(第4/5页)

异史氏说:降福给行善的人,降祸给淫恶的人,这是永恒的天道。听说自己能当宰相就心中沾沾自喜的人,必然不是因为此职所需要鞠躬尽瘁而欢喜,这是可想而知的。这时曾某的心中宫室妻妾无所不有。但梦境本来就虚妄,幻想也不现实。他作凭空想象,神便用幻想回答。黄粱快煮熟时,这样的梦是必然要做的,所以本文应作为《邯郸记》的续篇。

  1. 【注释】

  2. 高捷南宫:谓会试中式。清初会试中式的贡士不经复试,故高捷南宫也指考中进士。南宫,古称尚书省为南宫,此指礼部。礼部主持会试。
  3. 新贵:新任高官者。此指会试中式的新贵人。
  4. (pí皮)卢禅院:佛寺名。卢,“卢遮那”佛的略称。禅院,佛寺。
  5. 星者:迷信说法,人的命运同星宿的位置、运行有关。因此给人算命的人叫“星者”。意气,此指扬扬得意的神态。
  6. 佞谀:巧言奉承。
  7. 摇:摇扇;得意的样子。
  8. 蟒玉分:指做高官的福分。蟒玉,蟒袍、玉带,古时高官服饰。明代阁臣多赐蟒服。分,福分,缘分。
  9. 淹蹇:傲慢。
  10. 举手:举手作礼,略示敬意,形容新贵的狂傲。手,据铸雪斋抄本补,原缺。
  11. 推:荐举。年丈: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同年”,称同年的父辈或父辈的同年为”年丈”。南抚:明代应天巡托的专称。其全衔为“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
  12. 中表:中表兄弟。古时称姑父的儿子为外兄弟,称舅父或姨母的儿子为内兄弟;外为表,内为中,合称“中表兄弟”。参、游:参将、游击,明清时代中级武官名。
  13. 千把(bó拔):千总、把总,明清时代低级武官名。
  14.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太监充任。
  15. 赍:持奉。手诏:皇帝的亲笔诏令。
  16. 太师:古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太师在三公中职位最尊。明代则为虚衔,凡大臣功绩懋著者,多特旨加太师衔,以示优宠。
  17. 天子前席:意谓天子倾听专注,不觉地移身向前。《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18. 黜陟:贬降或提升。黜,贬。陟,升。
  19. 绘栋雕榱(cuī崔):彩绘的屋梁和雕饰的屋椽。栋,屋的中梁。榱,屋椽、屋桷的总称。
  20. 应诺雷动:应答的声音,震动如雷!形容侍从众多。
  21. 海物:海外珍物。又指海产之物;《书•禹贡》:“厥贡盐,海物惟错。”
  22. 伛偻(yǔlǚ雨吕)足(jù巨)恭者:指巴结奉承的人。伛偻,曲身,恭敬从命的样子。足恭,过分的恭敬。足,过分。
  23. 六卿:原指周代的六官,即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这里指明清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
  24. 倒屣而迎:谓急起迎接。《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倒屣,谓急于迎客,把鞋穿倒。
  25. 晋抚:山西巡抚。女乐:歌女。
  26. 其尤者:其中最好的。
  27. 科头休沐:指衣着随便,家居休假。科头,结发,不戴帽。休沐,休息沐浴,指古时官吏休假。《初学记》二十:“休假亦日休沐。”汉五日一体沐,唐十日一体沐。
  28. 置身青云:谓身居高官,仕路得意。青云,高空,喻官高爵显。
  29. 蹉跎仕路:宦途失意。蹉跎,耽误时机,谓不得志。
  30. 引手:提拔,援引。
  31. 谏议:谏官名,汉称谏议大夫,元以后废。明清时谏官称“给事中”,又名“给谏”。
  32. 俞旨:皇帝应允的圣旨。俞,应允。
  33. 太仆:古代官名,秦汉时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舆马和马政。北齐置太仆寺,有卿、少卿各一人,历代因之。睚眦:怒目而视,指有小的怨恨。《史记•范雎传》:“一饭之德必偿,眶之怨必报。”
  34. 给谏:明清时谏官“给事中”的别称,主管监察、纠弹官吏。侍御,侍御史。
  35. 弹章交至:指吕、陈等人的弹劾奏章同时并至。
  36. 恩怨了了;恩怨分明。了了,分明。
  37. 京尹:京兆尹,京城的行政长官。
  38. 朝士窃窃:朝廷官员暗中议论。窃窃,私语,低声议论。
  39. 腹非:口里不言,心中反对。
  40. 备为立仗马:意谓朝臣不敢说话。唐代皇帝临朝,立八马于宫门之外,作为仪仗,称为“立仗马”。这种马静立无声,从不嘶叫。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后因以“立仗马”比喻贪恋厚禄而不放直言的朝士。
  41. 龙图学士包:本指宋代龙图阁直学士包拯。这里借指刚正不阿的朝臣。
  42. 荣膺圣眷:幸获皇帝恩宠。膺,承受。眷,眷顾、关怀。
  43. 父紫儿朱:指父子均做高官。唐制,三品以上官员著紫色朝服,五品以上著朱色朝服。
  44. “不思捐躯”二句:谓曾某不为国事操劳以报皇恩。捐躯,献身。捐,舍弃。摩顶,指不畏劳苦,语出《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以报万一,谓报答皇帝恩宠于万一。
  45. “反恣胸臆”二句:谓曾某反而肆意而为,滥用职权。恣,放纵。胸臆,胸怀,指个人的欲望。作威福,作威作福。
  46. “朝廷名器”四句:谓曾某视朝廷官爵为己有,公然标价卖官鬻爵。名器,指封建朝廷官员的等级称号和车服仪制,代指官秩。缺,官缺。肥瘠,指官俸及进项的多寡。
  47. “估计夤缘”二句:意谓估计买得官缺可获“收益”,就通过关节。钻营谋取,简直如同商贩。俨,俨然。
  48. “仰息望尘”二句:指依附曾某的人,极其众多。仰息,仰人鼻息,比喻依附、投靠别人。望尘,望尘而拜,指巴结权贵。见《公孙九娘》注。
  49. 阿附:阿谀附和。
  50. 置之闲散:安排他担任清闲官职。闲散,指清闲无权之官。
  51. 褫以编氓:革职为民。褫,剥夺,指革除官职。编氓,编人户籍的平民。氓,百姓。
  52. “甚且一臂不袒”四句:意谓一言一事不依顺曾某,就将遭到灾祸。一臂不袒,意谓不偏袒曾某。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尉周勃反对吕氏篡权,在军中宣布:顺从吕氏的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露出左臂。军中都露出左臂。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后因以偏护一方称“左袒”或“偏袒”。辄迕鹿马之奸,谓不遵权奸之意。鹿马之奸,指秦相赵高指鹿为马。赵高为篡夺帝位,设法探测群臣的态度。他向秦二世献鹿,而说是马。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以问群臣,群臣竟也称马,以迎合赵高。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以“指鹿为马”喻权奸有意颠倒是非。干,冒犯。远窜豺狼之地,被充军到荒凉的边远地区。窜,放逐。豺狼之地,野兽出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