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王十(第2/2页)

异史氏说:贩运盐这件事,朝廷所说的私盐,就是不依照国家法律制度的行为;而官吏和盐商所说的私盐,是指不符合他们的个人利益的行为。近来齐鲁一带新规定,当地的盐商可以到处设店,各自限定地盘。不仅仅是这个县的百姓不能到别的县买盐,就连属于这个盐店地盘上的百姓也不得去别的盐店买盐。而店家则暗中设下诱饵引使其他县的百姓来买盐:卖给其他县的盐,价钱就便宜;而卖给当地人的盐,价钱就高出一倍。而且又在路上设人巡逻,使自己境内的百姓,都逃不脱我设定的圈套。如果境内有人冒充其他县的人来买盐,就依法予以严惩。盐商之间互相引诱,而到其他店买盐和假冒别处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一旦被巡逻的人抓获,就先用刀杖打残他们的腿,然后再送到官府。官府就把他们关押起来,这就叫做“私盐”。唉!真是冤枉啊!逃漏好几万税的人不叫私盐贩子,而背一升一斗盐的人倒叫做私盐贩子;在本境内卖盐给别的地方的人不叫私盐,而本境内的人买本境的盐倒反而叫做私盐。真是冤枉啊!国家的法律中以“盐法”最为严厉,而唯独对贫困艰难的军民户,背盐换粮的人,并不加以禁止。现在却是对别的私盐贩子不加禁止,而专门杀这些贫困艰难的军民户!况且这些贫困艰难的军民户,妻子儿女嗷嗷待哺,对上能遵守国法而不偷盗,对下能知廉耻不去当娼妓;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干持十本求一利的事情。如果城市里都是这样的百姓,就可以“夜不闭户”了,这些人难道不是天下的良民吗?那些盐商,不但应该让他们去淘挖奈河,更应该让他们去刷洗地狱的厕所!但那些官吏每逢过年过节时,都会接受盐商暂时的一点儿好处,于是就用法律帮助盐商杀害我们良民。那么,我为贫苦百姓考虑,还不如去做强盗和私自铸钱:强盗大白天抢劫杀人,官吏像聋子一样听不见;私自铸钱的炉火照耀整个天空,官吏却像瞎子一样看不见;即使日后下地狱去淘奈河,也不至于像背负贩盐的人虽所得无几,却立刻遭到官府的严惩。唉!朝廷没有仁慈恩惠的人,听任奸商害民的方法,一天天变得诡计多端,如何能够不使刁顽的人越来越多,而善良的人越来越少呢!

各城镇的盐商,依照惯例,每年都要拿出若干石的盐资,来供奉本县的县官,称作“食盐”。另外逢年过节时,还要送上丰厚的礼物。盐商有事要拜见县官,县官就很礼貌地接见他,坐着和他说话,有时还给端上茶。而送来盐贩子,则严加惩处,不敢怠慢。张石年公担任淄川县令时,有个盐商前来拜见,按照以前的规矩,只是作揖,不行跪拜礼。张公大怒道:“前任县令接受你的贿赂,所以不得不用隆重的礼节接待你;我自己买盐吃,你这个商人是什么东西,竟然敢在公堂上分庭抗礼吗!”说完,就命人脱掉盐商的裤子要打。盐商赶紧叩头谢罪,张公才放了他。后来,市里抓了两个私自贩盐的人,其中一个逃走了,另一个被押送到官府。张公问道:“贩盐的有两个人,另一个哪里去了?”贩盐的人说:“逃走了。”张公问:“你的腿有病不能跑吗?”那人回答:“能跑。”张公说:“既然被抓住,一定不能跑。果真能够跑的话,可以起身试着跑跑,看看你是不是能跑。”那人跑了几步要停下来,张公说:“跑,不要停下来!”那人快跑起来,竟然出了衙门跑掉了。看见的人都笑了。张公爱护百姓的事迹不止这一件,这不过是他的一桩小事,县里的人至今还很喜欢传颂它。

  1. 【注释】

  2. 高苑:旧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博兴县高苑镇。
  3. 负:负贩。
  4. 土商:当地盐商。
  5. 奈河:迷信所传地狱中的河名。唐张读《宣室志》四:“(董观死)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于鬼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6. 十八狱:迷信所传阴曹地府的十八层地狱。坑厕:厕所。
  7. 私铸:私自铸钱。
  8. 乐户:古时犯罪的妇女或犯人的妻女没入官府,充当乐妓,供统治者取乐。这类人家称乐户。后世妓院也称乐户。
  9. 揭锱诛之本:持微少的资本。揭,持。锱铢:形容微小的数量。《汉书•历律志》: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说文•全部》:六铢为锱。
  10. 求升斗之息:求取赖以ﳺ口的微利。升斗,喻指少量口粮。
  11. 蒺藜骨朵:古兵器。其制,于棒端缀以铁制或坚木所制的蒜头形“骨朵”。即旧时仪仗中的“金瓜”。骨朵上加铁刺,状如蒺藜者,称“蒺藜骨朵”。
  12. 繦(qiǎng强)续:谓人群不断,如用绳索连接在一起。繦,绳索。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本作“繦绩”。
  13. 畚(běn本)锸:挖运泥土的工具。畚,箕。
  14. 巨菽:巨大的豆粒。
  15. 随在:到处。
  16. 贫难军民:贫困的军户和民户。军户,始于南北朝。朋清时期,屯卫兵丁以及充配为军的犯人及其随配子女和后代,也称军户,其地位低下,生活贫苦。
  17. 揭十母而求一子:犹言求十一之利。持十本而求一利。
  18. 夜不闭户:喻治世。语本《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19. 春秋节:犹岁时节序。春秋,岁时、四时。
  20. 斯须之润:意谓暂时捞到一点好处。斯须,片刻、暂时。润,沾润,此指贿赂。
  21. 三尺法:指法律。
  22. 炉火烜(xuān宣)天:炉火旺盛照耀天空。
  23. 厚仪:厚重的礼物。
  24. 不遑:不敢怠慢。
  25. 张公石年宰淄: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张石宰令淄川”。张嵋,字石年,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康熙二十五年为淄川今。乾隆《淄川县志•职官志》载:张嵋“精明有才干,邑中百废俱举”。
  26. 但揖不拜:只作揖而不行跪拜礼。
  27. 何物商人:意为商人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