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生(第2/2页)
姬生在岁试中得了冠军,又被举荐为品行优良,应该受到加倍的奖赏。等到发榜的那一天,道署的房梁上黏了一张帖子,上面写道:“姬某曾经做过贼,偷了某某人家的貂裘、金鼎,怎么能说是品行优良呢?”那道署房梁很高,不是普通人踮起脚就可以黏上去的。主考官很怀疑,拿着帖子问姬生是怎么回事。姬生很惊愕,想到这件事除了妻子以外没有人知道,何况道署衙门森严,帖子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于是醒悟道:“这一定是狐狸干的好事。”他便不加隐讳地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主考官仍旧给了他丰厚的奖赏和礼物。姬生常常自己想:我也没有得罪狐狸,它之所以屡屡陷害我,大概也是小人耻于他一个人做小人吧。
异史氏说:姬生原本是想引邪入正,却反而被邪恶的狐狸迷惑。狐狸的本意未必是要做大恶事,也许是因为姬生用开玩笑的方法引导它,它也就用类似的方法戏弄姬生吧。但是,如果不是姬生天生有慧根,家里又有贤内助,几乎就要像西汉原涉所说的,家人、寡妇,一旦被强盗奸污,就会自暴自弃呀!唉,可怕啊!
吴木欣说:“康熙甲戌年间,一个举人到浙中担任县令,清点稽查狱中的犯人。有一个窃盗,已经刺完字了,依照惯例应该将他逐出释放。但县令嫌‘窃’字减笔从俗,不是官版的正字‘竊’,便命人把字刮掉,等伤口愈合以后,又依照字汇里的笔画形象给他重新刺了一个‘窃’字。这个窃盗便随口吟了一首诗道:‘手把菱花仔细看,淋漓鲜血旧痕斑。早知面上重为苦,窃物先防识字官。’狱卒笑话他说:‘你这个诗人为什么不去求功名,却要去做窃盗呢?’窃盗又口诵一诗,回答道:‘少年学道志功名,只为家贫误一生。冀得赀财权子母,囊游燕市博恩荣。’”由此看来,秀才改行做强盗,同样也是为了求取功名。狐狸教给姬生图谋进取的资本,而他却反悔,认为被狐狸所误导,真是迂腐啊!一笑。
【注释】
- 南阳:府名,治所在斗河南省南阳市。
- 迕人:触犯、抗拒。
- 舍,舍弃。
- 光弄,光风霁月的省词,意为天朗气清时的和风,雨过天睛后的明月。常用以比喻人物胸襟开朗、心地坦率。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春陵周茂叔(敦颐)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此用为对人容貌的美称。
- 布幄(wō握):帷幕,指以布为幔的内宝。铿然,指铜钱的响声。
- 时铜,指铜钱。
- 缓急,偏义复词,指急切。
- 质言:直言。
- 不腆(tiān忝):不够丰美。谦词,腆,丰厚、美好。
- 聂(zhè折)切:切成薄片。《礼记•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也。”
- 燂(xún句)鸡,烧鸡。燂,烧煮。
- 贯,穿钱绳。此谓贯穿。
- 金鼎,金香炉。
- 嗫嚅:吞吞吐吐,言而又止。
- 恬然,心安自得的样子。
- 研,研为细末。
- 举行优:指举为优贡。顺治二年(1645)今省、府、州、县学,在生员中选取文行兼优者:送国子监肄业,名为贡监。
- 发落,科举时代,岁试或科试分等评成绩,评走后根据等级进行赏罚,叫“发落”。
- 道署,学道的衙署。清初举行忧,由学道考定保送。
- 文宗:指学道。
- 啗(dàn淡):引诱。
- 小人之耻独为小子,小人耻子自己独为小人,意思是小人为了遮羞,就想拉别人一块做恶,同为小人。
- 夙(sǜ速)根,佛家语,指前世带来的好天性。
- “原涉所三”三句:意谓一旦失足,则不能自止。原涉,字巨先。汉代茂陵人。祖父官二千石,父为南阳太守,原涉宫谷口令。别人曾讥笑他官位低,并批评他“自放纵,为轻侠之徒”。原涉回答说:“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怕姬及陈孝妇,不幸一为盗贼所汗,遂行淫失,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也。”见《汉书•游侠传•原涉》。
- 乡科:指举人。令浙中:为浙江省某地县令。
- 刺字:一种墨刑,刺臂上者,多刺于腕上时下;刺面上者,多刺于鬓下颊上。刺明所犯事由或发遣地点。
- 官版正字:官版书所用的正体字。
- 字汇:字典类书籍。
- 口占;随口念出。一绝:一首绝句。
- 菱花:镜子。
- 权子母:放债、经商均可称“权子母”;此指出资捐官。
- 燕市:指京都北京。博恩荣:博取朝廷恩荣,指捐得官职,即后文所说的“仕进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