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小学(第2/2页)
再看看县太爷请的人,要么是落地不中的老童生,这样的大部分都是用来教导学生认字的,要么是有一门手艺的手艺人,虽说他们其实不大乐意将手艺交给别人,但耐不住县太爷有令,再者也就是教最寻常的,自己的看家本领不用拿出来。
就这么一棒子的草台班子,一开始愿意送孩子来的人还真不多,毕竟能读书的人家是绝对看不上这小学的,不能读书的又觉得没必要费这个功夫。
县太爷心中着急啊,索性就下了一道命令,每家每户摊派一个人,反正你就得过来上学,至少得上完一个月再看要不要继续。
百姓们心中一开始还有怨言,谁知道这一上学倒是觉得不错,虽说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个人,但这个人男女老少是不是壮劳力是没有人管的,而在学堂里头,他们中午还能免费吃一顿饭,虽说是清汤稀水的,但好歹也是粮食啊,不吃白不吃。
若是赵九福知道,自己千辛万苦梳理出来的小学章程,最后是靠着一顿午饭打开了局面,估计也会啼笑皆非。
但事实就是如此,老百姓没有远视只有短见,他们能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好处,但等真正的上了一个月之后,只要不是蠢笨入猪的,都能看出小学的用处来。
平时他们想要拜师学艺多难啊,不但要送束脩,找门路,进门之后还得当好几年没工钱还要倒贴钱的徒弟,但现在就不同了,不花钱的好事儿谁不想要。
能看到好处了,那就没有人压着赶着,老百姓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了,一开始小学还愁人少,每家每户的追着要人,后头却嫌弃人太多,连院子里头都要装不下了。
小小的回城变得热闹起来,真有天分的,学到了手艺也多了一门生路,若是有脑子的,多学一些字,一些数学,也能去当一个掌柜。
甚至有些人自己不上学,却在小学门口弄了个卖吃食的摊子,倒是弄得每次开小学就跟开庙会似的,就是小学开门的频率大一些,让他们的生意更加繁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