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草堂(第2/2页)

杜甫一下子结巴了起来:“你说什么?什么齐名?”

司机连忙捍卫起自己城市的诗人,警惕地说:“李杜齐名啊,李白和杜甫齐名,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要我说,可能杜甫还要更好一点。”

接下来,这位司机就高中必备古诗词中涉及的李白和杜甫做了一个没什么道理的类比,并强行得出结论:他觉得杜甫比李白伟大。

越苏看明白了,这位司机倒不一定真的对李白杜甫有多大研究,只是因为杜甫草堂在自己家乡,是自己这儿的精神图腾,有理没理先护着再说。

杜甫也看出来他学识不是很足,可能在想,只有对诗词没什么研究的老百姓才会得出那么荒诞的结论。但他已经挺感动的了,下车时还给人家行了个礼,感谢他那么喜欢杜甫。

越苏依旧死命控制自己不说话。

杜甫草堂就在眼前了。

这位诗人毕竟是年老了,眼睛看不太清楚,再加上牌匾上的字不算大,他远远地没看出来,还问越苏:“武侯祠现在建成这样了?”

事实上,在杜甫离开成都之后,他的草堂不久就全部塌毁,后来被时任四川节度使崔宁的浣花夫人,任氏一族据为私宅。一直到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才寻找到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以表纪念。

草堂现在更是扩建成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当初诗人的那个茅草屋大不一样,他认不出来也是正常的。

今天是成都难得的好天气,就连诗人也夸了一句:“成都终年不见天日,湿气很重,现在好了很多,真好。”

越苏笑道:“很多事情都和您生前不一样了。”

诗人走了几步,忽然又不好意思地回头对越苏说:“待会儿我们能去一趟杜甫草堂吗?我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人,又只在成都住了四年,难得成都府的百姓还记得我,能去看看吗?”

越苏还没说话,诗人自己就窘迫起来了,声音略提了提:“其实那个茅屋很破的,就是之后一直没机会再来成都……”

一边在景点卖草帽的大妈只听了个大概,笑着说:“老爷子,您这不就是在杜甫草堂嘛!”

见杜甫看过来,大妈热情地介绍:“今天博物馆里还有特别展出呢,您要是想看,现在得快点去,不然待会到处是小孩子。”

越苏终于笑出来了,指着几步之外的牌匾,对他说:“您看上面题的牌匾。”

诗人一下子就愣住了,越苏拉着他去买票,他还喃喃地问:“真的啊?这么大的屋子真的是纪念我的啊?我有什么好纪念的?”

今天的票恰好是展览特别票根,上面还有一版繁体字。

越苏把手里的票塞给他:“您自己看,杜甫草堂,纪念您的。”

诗人看了看,又哆嗦起来:“一张票六十块钱啊,这能买多少米啊,要这么多钱还有人进去看啊?”

越苏又好笑又心酸,指着周围的小孩子说:“您看呢,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的,让小孩感受一下您的诗词……”

正好旁边有个小姑娘仰头问她爸爸:“爸爸,杜甫是谁啊?”

她爸爸笑眯眯地介绍:“杜甫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前几天爸爸不是教了你《静夜思》吗?”

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我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是那首诗妈妈说是李白写的啊。”

“对啊,杜甫就是和李白齐名的唐朝诗人,大家都叫他们‘李杜’,就是说杜甫和李白一样厉害,一样伟大。”

待这对父女走远了,诗人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有一天能和太白兄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