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3/4页)

汪直哂笑:“恐怕这事你们还真反对不了。因为继晓向陛下进言,说那宫观修成之后,能够成为人间与仙界的桥梁,上达天听,皇帝既为天子,生来不凡,加上有此宫观作为桥梁,所求所请上天定然无所不允。”

唐泛听着不对:“等等,继晓是和尚罢,人家建道观他掺合什么?”

汪直道:“他说自古佛道一家,而且道家里的慈航天尊,本就是佛教里的观音菩萨,只要能够普度众生,就不必区分佛道。话说回来,他在宫中搞的那些点石成金的把戏,令陛下惊为天人,别说他只是说佛道一家,就算他说他是佛陀转世,估计陛下也不会怀疑的。”

唐泛:“……”

他与隋州对望一眼,两人心中都有些震惊,显然没有想到皇帝对这些东西已经痴迷到这种程度了。

先前继晓推荐了不少僧道给皇帝,皇帝都一一给了封号,甚至还赐下国师金印,真人玉冠等,不少言官御史为此进谏,却反而为皇帝所斥,说他们不敬神明,还将其中几个闹得最凶的言官下了狱,此事当时还是隋州经手的。

不过相比起国家大事,这些都还是微末细节了,只要皇帝的行为不会影响国本,包括唐泛在内的阁臣也就由得他去,直到今天皇帝想要动用国库的钱修道观,这才使得众人都不满起来。

唐泛摇摇头:“就算万安答应了也没用,只要内阁其他人都反对,他也不可能一意孤行的,陛下想修道观,就从内库里自己掏钱罢,国库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财了。”

汪直也不与他争辩,因为这不是他今天来的目的:“我只是提醒你一声,好让你心里有个底,此来,我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唐泛心觉不妙:“还有比这更坏的消息?”

汪直扯出一个假笑:“不错。不管谁出钱,陛下心意已决,那座劳什子宫观是修定了,不仅要修,还要在三个月内修成,届时让太子代父祈福,以示郑重庄敬。”

“胡说八道!”唐泛想也不想便斥道,“这又是哪个妖人出的主意!太子千金之躯,岂可轻易出宫,再说了,让堂堂储君去一座野路子宫观祈福,岂非坏了太子的名声!”

隋州按住他的手背,轻轻拍了拍,带着安抚之意。

汪直冷道:“你冲我发火又有何用,难不成是我向陛下建言的啊?”

唐泛很快冷静下来,苦笑道:“你别误会,我不是冲着你,实是此事太过荒谬了!”

汪直:“所以我才过来告知你,这事是继晓提议的,陛下十有八九会答应。我与怀恩身份敏感,不好开口反对,免得陛下心生反感,以为太子不想为父欺负,反而越发倒向继晓那边,所以就全看你们的了。”

唐泛蹙眉道:“为什么继晓会忽然提出这个建议,他平日与太子素无瓜葛……”

隋州道:“继晓乃李孜省所荐,而李孜省又与万党走得近,这其中是否有所关联?”

自从几年前太子伴读韩早中毒而死之后,太子身边除了试食的内侍之外,还安排了懂医理的内官专门负责监察太子的起居食谱,别有用心者想要给太子下毒这条路算是彻底堵死了。

而在经过上回东宫赞读林英陷害唐泛的事情,在皇帝的默许和怀恩的主持下,东宫连同詹事府的人员也都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能留下来的,都是对太子忠心耿耿的人,若是有人想要买通太子身边的人进行谋害暗算,基本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太子并非就此安全了,恰恰相反,他的危机一直存在,因为万贵妃想要让宸妃之子朱佑杬当太子的念头从未断绝,万党想尽办法怂恿皇帝废太子,万贵妃甚至经常带着朱佑杬在皇帝跟前露面培养感情。

次数一多,皇帝的确格外宠爱朱佑杬,也因万贵妃的喜恶,起过几回废立太子的心思,只是犹豫不决,始终下不了决心,如今随着龙体日渐沉疴,有些人自然格外心急起来。

唐泛被隋州的话所提醒,眉头紧锁,忍不住道:“万党心心念念总想着废太子,该不会是想趁着太子出宫的路上进行刺杀罢?”

这话显然就是外行了,隋州和汪直一听都大摇其头:“这不可能,太子就算真的出宫,随行守卫必然森严无比,不说别的,锦衣卫肯定会在沿路布置人手,众目睽睽之下,想要行刺太子,那除非是活腻了,可就算他活腻了,下场也只会是被射成刺猬,太子定然毫发无伤。”

既然不是刺杀,那为何又非要太子出面,难道继晓的提议和万安今天在内阁说的话,仅仅只是巧合?

唐泛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摇摇头道:“这样罢,我先联络刘晦庵他们,联名上疏请陛下停止修观的念头,若实在阻止不了再说,现在陛下还没有公布要太子去祈福的事情,我贸然建言,只会让陛下知道内宫泄露消息,对你们也不好。”

汪直起身拍拍屁股走人:“行,你尽力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都拦不住,只能见招拆招了!”

虽然有汪直的提醒,唐泛已经有所准备,连夜去了刘健和徐溥家中商议此事,隔日三人就联名上了奏疏,且在内阁会议中一致反对建观,使得万安没法再厚着脸皮要求从国库里拨钱。

不单是唐泛他们,得知消息后,许多言官也都上疏反对,不过正如汪直所料,重建崇真万寿宫的进度并未因此缓下来,众人的反对倒使得促使皇帝产生逆反心理,坚决要求修观,而且也不用从国库拨款了,直接从内库掏钱。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我自己花自己的钱,你们可以闭嘴了。

事已至此,众人反对无效,也只能听之任之。

成化二十二年深秋,崇真万寿宫选址完成,开始动工,又命李孜省为总监督,领工部郎中衔。

为了讨好天子,宫观修筑进展神速,十二月初就已经完成过半。

此时,皇帝便提出,等宫观建成,他要亲自出宫观礼祈福。

此言一出,朝野皆惊。

众臣纷纷出言反对,场面远比之前反对皇帝修筑宫观还要激烈,就连向来内部不协调的内阁,也都罕见地统一了声音,表示反对之意。

自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差点将北京城也给折腾得迁都之后,朝臣对于皇帝出宫这种事情就非常反感,恨不得能将皇帝一辈子都圈养在紫禁城里,免得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在所有人有志一同的反对下,皇帝终于退了一步,不要求亲自出宫了,提出改由让太子出宫,代替自己观礼祈福。

大家自然也不同意,又是好一通鸡飞狗跳地闹。

此事一直僵持到十二月底,宫观快要落成之时,又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