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一次管理会议(第2/2页)
“是吗?难怪别的城市没有。”乔昌智惊讶地说道:“这个东西不错,想买书报确实很方便。”
“当初想出这个项目,是为了给新来的肖市长,搞出一个政绩,顺便赚点零用钱。”叶纤红一点也不掩饰自己跟肖市的关系。“全部造好之好,总共赚到的利润,还没有美容店一个月多。”
“哈——”叶纤红说得这么随意,大家又笑了起来。
“干完那件事后,工厂原本准备关闭了,可是我爸这个老钳工,觉得在工厂他有有用武之地,要我继续干下去。刚好我和蒋家苏家关系不错,他们现在搞房地产,就决定替他们做配套铝合金门窗。”叶纤红又半真半假地说了一通。
“铝合金门窗这个项目,我认为很有搞头。”谢建奇忽然插嘴道。“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会越来越发达,所以门窗这样的产品,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只要有销路,一年赚几个亿都不成问题。”
其它几人也赞同地点点头,显然同样看好房地产项目。
“看来我是歪打正着了。”叶纤红笑着调侃了一句。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大过大家都不是傻瓜,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叶小姐靠运气,真的是瞎猫碰到死老鼠,她这样说,只是不想表现自己罢了。
“既然说到这个项目,那大家给我出出主意,在给苏家蒋家供货前,我们怎么样才能尽快地让这家工厂实现赢利?”叶纤红突然抛出问题。
说完,扫了大家一眼,一付洗耳恭听的模样。
从大家坐下开始,叶纤红就没有提实质的问题,只是天马行空地说着自己的事,实际上是在看大家的反应。
在叶纤红看来,自己招的都是高层管理人员,而高层管理人员,最要紧的能力,就是眼界和应变能力。
生意场上瞬息万变,眼力和应变能力稍微差一点,就会错过机会,被动挨打。
前世这样的例子多的是,很多亿万资产的大型公司,因为走错一步,走慢一步,瞬间就倒闭了。
就叶纤红的了解,最出名的有两家手机公司,一家是摩托罗拉公司,另一家是诺基亚公司。
两家都在事业巅峰时期,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就倒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