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3页)
[38] 吻乐团(KISS):美国重金属摇滚团体,以黑白彩绘脸孔与疯狂怪异行为著名,1972年成立,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其全盛时期。
[39] 戴维·卡西迪(David Cassidy):美国歌手、演员及作曲家,20世纪70年代青春偶像,曾演出家庭喜剧《欢乐满人间》(The Patridge Family)。
[40] 苏桑诺图书馆(Suzzallo Library):华盛顿大学之代表建筑,以前校长亨利·苏桑诺(Henry Suzzallo)命名。
[41] 汉福德(Hanford):位于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畔的核废料处理场,原本为兴建核能反应炉与制造核能武器的地点,因长年制造核能产品导致严重污染。
[42] 哈挲舞(Hustle):迪斯科舞部分类型的昵称,20世纪70年代极为风行,带有摇摆舞的特色。
[43] 艾斯里兄弟(Isley Brothers):美国少数能同时横跨流行音乐、灵魂歌曲、放客音乐等的先驱,至今依然是最具影响力的黑人灵魂团体之一。走红于20世纪50年代,《呐喊》(Shout)为其1959年作品,“现在轻柔一点”为其中歌词。
[44] 新生池(The Frosh Pond):原名为Drumheller Funtain,20世纪20年代盛行将新生抛入池中而得此昵称。
[45] 凯伦·西尔克伍德(Karen Silkwood):1946—1974年,美国工会运动人士,推动核能设施工作人员安全及保健相关议题。
[46] 爱情战场(Love Is a Battlefield):曾获四次格莱美奖美国摇滚女歌手佩特·班纳塔(Pat Benatar)1983年作品。“纵然一次次心碎,我们屹立依旧”为其中歌词。
[47] 性灵的渴求(Desiderata):据传为美国诗人及律师麦克斯·艾尔曼(Max Ehrmann)于1927年所著之散文诗,大意是看重自己、善待自己,远离诱惑和伤害你的人,用自己的步调努力追求幸福。
[48] 肯尼·高理克(Kenny Gorelick):全球知名萨克斯风演奏家、作曲家,以艺名肯尼·吉(Kenny G)闻名。
[49] 传递烛火仪式(Candle Passing Ceremony):大学姐妹会的传统仪式,当成员中有人订婚时,姐妹会成员围成一圈传递蜡烛作为庆祝、祈福。
[50] 菲尔·唐纳修(Phil Donahue):美国作家与主持人,他主持的《唐纳修谈话秀》是最早的脱口秀形式节目。
[51] 杰西奈(J.Z. Knight):原为家庭主妇,1977年于自家厨房与灵体蓝慕沙相遇,并于1988年创立蓝慕沙启蒙学院,成为美国性灵大师。
[52] 萝达·摩根斯坦(Rhoda Morgenstern):美国20世纪70年代很受欢迎的情景喜剧《玛莉·泰勒·摩尔秀》(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中的女配角,是女主角玛莉的邻居兼好友。
[53] 《呼我》(Call Me):美国摇滚乐团金发美女(Blondie)1980年作品,为理查·基尔成名电影《美国舞男》的主题曲。
[54]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美国摇滚歌手,被称为“工人皇帝”,以音乐关心中下阶层生活,曾获得许多重要奖项。
[55] 新浪潮(New Wave):是摇滚乐的一种分支风格,在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出现。整体来说,是种多变且有时让人感觉古怪的音乐,常有吸引人的旋律,不少歌曲朗朗上口且易于流行。
[56] 刹车手比尔(Brakeman Bill):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西雅图塔科马地区KSTW频道制作之儿童节目,主持人名称与节目相同。
[57] 象人(The Elephant Man):约瑟夫·凯里·梅里克(Joseph Carey Merrick,1862—1890)因罹患罕见疾病导致身体严重畸形,成为猎奇秀的“展示品”,主持人为他取了“象人”这个名号,1980年美国导演戴维·林区(David Lynch)将其故事改编成同名电影。在故事中,象人因不被社会接受,所以害怕跟人说话,也假装不会说话,只想隐藏自己。
[58] 1985年11月24日,位于西雅图市明灯丘的柯曼高中(Colman)废校,此校是该地区第一个收黑人学生的高中,因此别具意义。废校后,一群小区运动人士为推动将该校改建为西北部非裔美人博物馆而进行占领,行动持续到1993年方才落幕,成为美国民运史上最长的占领活动。
[59] 玛丽·卢·雷顿(Mary Lou Retton):美国竞技体操选手,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赢得女子体操全能金牌,之后成为喜瑞尔营养谷品代言人。
[60] 内布拉斯加州位于美国中西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比位于南方的田纳西州更深入内陆。
[61] 魔符(The Talisman):斯蒂芬·金与彼得·斯陶伯(Peter Stroub)于1984年出版的奇幻小说,叙述十二岁的杰克为拯救母亲的性命,而到“魔域”寻找魔符的故事。
[62] 布莱恩·刚博(Bryant Gumbel):美国记者,曾担任NBC《今日》(Today)节目共同主持人长达十五年。
[63] 德博拉·诺维尔(Deborah Norville):美国女主播,曾赢得两座艾美奖。
[64] 维珍娱乐公司的英文名“Virgin”有处女之意。
[65]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为维珍集团的创办人,集团业务范围包括旅游、航空、娱乐等。
[66] 我是每个女人(I'm Every Woman):1978年时,由灵魂歌姬夏卡康(Chaka Khan)演唱,后于1992年由惠特妮·休斯顿翻唱,收录于《终极保镖》电影原声带中。
[67] 桑定国家解放阵线(Sandinista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为尼加拉瓜左派政治党,简称为桑定党(Sandinistas),名称来自抗美成功却遭同志暗杀的英雄桑定诺(Sandino),此党于1979年发起革命取得政权,美国为抗议其社会政策而于1985年实施贸易禁运。1990年总统大选中,反桑定联合阵线代表薇奥莱塔·查莫洛(Violeta Chamorro)获胜,结束桑定党政权。
[68] 谢尔曼将军(General Sherman):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北军名将,于1864年攻陷亚特兰大时实施焦土战略,不顾仍有市民居住,纵火焚毁整座城市,造成市民慌乱窜逃、互相践踏。
[69] 此句歌词来自布鲁斯·斯普林斯汀1985年的热门歌曲《欲火焚身》(I'm On Fire)。
[70] 老鹰合唱团(Eagles):1971年成立的美国知名摇滚乐团,《亡命之徒》(Desperado)为其1973年的作品。
[71] 1996年,年仅六岁的幼童选美皇后琼贝妮特·拉姆齐(JonBent Ramsey)被发现于自家地下室遭到杀害,家人遭到怀疑,后查证无涉而成为悬案。
[72] 约翰·葛里逊(John Grisham):美国超级畅销小说家,擅长写法律与人性,1991年出版《黑色豪门企业》(The Firm)一书一炮而红,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73] 此为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第一届冠军女歌手、屡获音乐大奖的凯莉·克莱森(Kelly Clarkson)于2002年单曲《这样的一刻》(A Moment Like This)中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