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2/3页)

“啊?”

“不仅如此,我还要请你回来做网站新闻部主编。怎么样?”

“可是,这种题材你确定能播吗?”华镜已经被说得有点心动了。

“你尽管放心去拍吧。我已经找警察系统的朋友问过了,这起连环杀人案已经死了好几个人,而且据说其中有两个是警察,这可是惊天大新闻哪。可是你发现没有,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都没有一点声音。知道为什么吗?”

“消息被封锁了?”

“聪明。这对我们恰恰是有利的。如今网上已经起了一些流言蜚语,并逐渐在发酵,只要我们第一个以专题的方式推出整个案件的细节和始末,没理由不爆。”

“但如果影响太大,上面会来查的。”

“现在这个时代,不搏一搏又怎么能出位呢,你说对吗?”

有了台长的通行证,华镜去门口把简耀叫了进来,找了个无人的机房观看那部曾经让华镜光辉过的新闻作品。

新闻画面出现的那一刻,华镜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个下午。他拿着摄像机,对准那里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及阴霾的天空。随着事件的一步步推进,伍仟、菲菲、曹军的脸先后出现在了屏幕上,最后,他们还在画面中看到了身穿消防服的方磊。十年前的他们与如今的样子差别巨大,要不是华镜昨晚刚看过照片,根本不会一眼就认出他们。看着这些死去的人(除了伍仟)再次鲜活地出现在眼前,华镜感到既惊悚又悲伤。

即便如此,看完这部长达半小时的新闻专题片,华镜依然没看出他们被杀的原因。他们的确非常巧合地出现在了同一部新闻里,犯了一些错误,但明显罪不至死啊。为什么会成为凶手猎杀的目标呢?还有,自己只不过是拍摄制作了这样一部新闻作品的记者,为什么也会被牵扯其中,而且还连累了儿子?对此,华镜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看来,目前只有一件事是可以确认的。

“伍仟就是凶手!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杀人,但很明显新闻里这群人中就他没死,而且行踪十分诡异,至今不知道在哪儿。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杀人犯的所作所为。”

“这女……女人叫……什么?”

在旁一直沉思的简耀突然指着画面中那个死去的女人问道。

“她啊,叫刘一梅。”

“怎么……写?”

“文刀刘,一二的一,梅花的梅。”华镜不明白简耀为什么问这个。

简耀用笔记录了下这个名字,然后拿出手机,给李诗诗拨电话。过了很长时间,终于接通了。

“诗诗……”

“简耀,你先听我说,”李诗诗的语气意外地很急迫,“查到了,那个1204户主叫乌青。”

“什么?乌……乌青?”

“是的。我查过了,整个冷镇只有一个人叫乌青……”

“知道,”这个名字太特别了,简耀一听就知道是谁。“诗诗,帮我再查……查一下……十年前……有个……叫刘……刘一梅……”

“是简耀吗?”

简耀一愣。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谁?”

“我是金峰。”

简耀听见那头李诗诗快要急哭的声音,显然电话是被抢过去的。

“你听好了,第一,别再让李诗诗帮你查案,这是在害她——从现在起,如果我再发现她私下帮你查案,就停她的职。第二,现在事情闹这么大,都是因为你的失职,你最好别再添乱,否则我对你不客气!”

说完,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嘟嘟”的忙音。

简耀感到很无语。对于金峰的话,他无须争辩,但也不会妥协。现在案情有了新进展,他无论如何也得继续查下去,只是连累了李诗诗。

简耀和华镜回到冷镇,决定分头行动。华镜急着要回去拿摄像机,有了台长的许诺,他工作热情高涨,而且现在冷镇被戒严的状态太适合拍成新闻素材了。简耀则决定先去找乌青。小蔡遇害的那间屋子是属于乌青的,无论如何他都脱不了干系,更何况他是一个唱片发烧友。

与本案密切相关的达明一派的专辑《神经》发行于1990年。1990年,简耀还未出生,但这张专辑他还是有所耳闻的。它因为某些歌词略微过火,曾收到有关方面的禁令,直到前几年才彻底解禁。当年这张专辑在大陆根本无法买到。

简耀虽然自称达明一派的歌迷,但也是从大学起才开始听他们歌的。那时达明一派组合早已解散,他们早期的歌曲千筛万选,流传到现在大概只有二三十首经典,被网友制作成精选集——就像简耀手机里储存的那张精选专辑一样,虽然首首耐听,但毕竟失去了当年每张专辑的独立特质。

由于上述原因,这样一张专辑本身收藏的人就很少,而在寒城冷镇这样的小地方,能够拥有它的人几乎没有——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位乌青。

大学时,简耀的父亲给了他一台CD随身听——这是当年父亲送给母亲的订婚礼物。这台随身听伴随他度过了整个大学生涯,也让他听到并学到了很多好听的粤语歌曲。那时候,MP3已经普及,iPod早已渗透到千家万户,CD已经快过时了,搜遍全冷镇也只有一家音像店。于是每次从学校回家,简耀都会去那家音像店逛一逛,买些CD回家,也因此跟比他大了将近三十岁的店主乌青交上了朋友。

乌青是个骨灰级的音乐发烧友,收藏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专辑。简耀曾跟随他去店铺下面的库房,那里面不仅整齐有序地摆放了上万张唱片,还有一套巨棒的音响。就是在那里,简耀第一次见识到了达明一派所有的专辑,其中包括这张《神经》。

然而,当简耀开着警车再次来到那家音像店时,发现整间店铺已经变成了一家房产中介,里面大概有十来个身穿工作服的中介人员正忙忙碌碌,信誓旦旦地打着电话劝人卖房或买房。

“警察同志,有什么可以帮您吗?”一个经理模样的工作人员急匆匆从里面出来,非常有礼貌地问简耀,显然他看见了那辆警车。

“问几……几个问题。你在这儿待……了多久……了?”

“这店刚开业我就在了,大概三年了吧。”

“你知……知道这里以……以前有家音……音像店吗?”简耀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嘲弄,心想,也许他们当中介的都觉得自己嘴皮子利索吧。

“当然知道。这门面还是我从店主手里盘下来的。老头玩音乐的,很酷,我费了好大劲儿才说动他卖给我们。”

“你知……知道他现在住……住哪儿吗?”

“出国了。”

“出国?”

“对啊,他的女儿在美国,把他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