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铁券(第2/4页)
郑王爷因心中烦躁,也顾不得威仪,把双腿盘坐在圈椅上:“这么一说,难道咱们就只能在这里看着这帮兔崽子反叛不成?”
徐永宁见大家都不说话,才吞吞吐吐地说道:“臣倒还有一个主意,不知道成不成,不成各位也不要笑话。”
郑王爷很不耐烦,“小宁子你有话说,有屁放,啰唆什么!”
“我年轻,入会晚,却也听说当年太宗爷建立赤龙会时,曾有一密诏,以金书镌刻在铁券之上,以示永存。我虽不知那密诏上写的什么,但想来必是要用在紧急之时,或告皇上,或告权臣,要听咱们安排。咱们若是拿着这铁券金书进宫去见皇上,不必说太上皇要复辟的事,只说是事急,必要现在就立沂王为太子,让皇上即刻就发明诏。复立太子的诏书一发,太上皇再要复辟可谓师出无名,他总不好和自己的亲儿子相争,徐有贞之辈也自没有了借口。”
郑王爷道:“这铁券我倒是见过,上边写的什么却是全不记得了。于公、兴公,二位可还有印象?”
于谦与兴安都茫然摇头。智性却道:“铁券就存放在这厅堂下面的地窖里,何不拿出来看看再议。”于是忙让心腹僧人去取。
不多时,两个僧人抬着个硕大的紫檀宝盒进来放在堂前,五位执事各拿着一把钥匙,从五个锁眼里一起旋转,才把宝盒打开。智性和徐永宁从宝盒中捧出那铁券。
杨继宗对此物十分好奇,从旁细看,就见那所谓铁券状如一块巨大的铁瓦,一尺来高,宽也有一尺左右,卷曲成半个圆桶形,看似熟铁打成,却精光锃亮,毫无锈蚀。文字都镌刻在正面,字都镏了金,密密麻麻,全都是正体楷书,极容易辨认。
于谦与兴安似乎也都是头一次见到此铁券,都忙过来细看,又因是圣物,要奉到上位叩拜。
郑王爷道:“事急从权,今日先不必拜了。于公你来念念,这密诏说些什么。”
于谦半蹲半跪,看着铁券上的文辞朗读道:
朕惟:太祖高皇帝顺天应人,奋扬圣武,扫平祸乱,混一六合。创业垂统,制礼作乐,配功德于乾坤,焕光华于日月,帝王之盛,无以复加。不期建文昏聩,任奸回以残骨肉,行弊政而害苍生。朕于其时,迫于危祸,起靖难之兵;克平内难,继皇考之业。冀行三代之政,以成万世之基。
其继世为人君者,故当深体天心,恪循成宪,务使宗社奠安,万民乐业。然天下虽安,不可忘危,史鉴不远,诚以为诫。或有不肖子孙,侈靡乱生于劣政;或遇贼臣奸党,阴谋祸起于萧墙;或值苍天不仁,灾变有加;或逢夷狄反侧,外寇临境;则需栋梁坚立,干城护持,洞察剥复之机,遂成否泰之变。
故以此诏,密建护国赤龙会,以亲藩、勋戚、能臣、义士主之,与黄金万两,以为干事之资。静不露机,沉寂缜密,务藏于九地之下,尽隐于无形之中。而于社稷摇动,统绪纷乱之时,则能维持纲纪,摒除宵小,成扶大厦于将倾之功,收挽狂澜于即倒之效。俾使朱氏昌隆,火德永固。
此诏半在赤龙之会,半藏石室金匮,嗣后各代天子若遇危急,见此金书,合符后应亟行纳谏,永保大明太平万代。
钦此,大明永乐二十年五月。
后面还有太宗皇帝的画押。
于谦精神饱满宣读过后,额头有些微汗,才回到座位上问大家:“殿下和诸位听清楚没有?”
三
又是一阵冷场,才听郑王爷慢慢说道:“这诏书不知是太宗爷身边哪个学士所写,未见文采不说,前边一大篇多是套话,最后却只说是要‘亟行纳谏’,纳与不纳,如何纳法,全没有说明。我们拿着这铁券去找皇上,谁知陛下听是不听?”
徐永宁也道:“那铁券的另一半藏于石室金匮,应该就在文渊阁中,但要开金匮,需先请旨,再经礼部与印绶监共同用印,司礼监开启锁钥,没有三日五日哪里办得下来?”
兴安道:“话虽如此,但今日事急,若由郑王殿下出面,说明势态危急,或可免去合符一节。”
郑王道:“本王哪里能够出面。祖宗家法,藩王无旨不能离开封地半步,我这偷偷摸摸来到京城,已经是杀头的罪过了,我还到皇上面前去自找无趣!这可真是耗子舔猫鼻子——作死不等天黑。”
徐永宁嘟囔道:“殿下若是不去,只由少保公、老内相和小臣前去,怕是这铁券也作不得数。皇上即便信了,也未必会听劝。”
郑王爷不免长叹一声,“就因为这铁券未必管用,我会自成立以来,从来是藏于九地之下,为保皇家便宜行事。当初会中前辈以那一万两黄金为本钱,开设当铺、药铺,贩运食盐、布料,生意兴旺,财力充足。下属天、地、玄、黄四门,分管着南北两京十三省的事务,黄字门又在要害处安排了许多卧底,办事真是雷厉风行,无往不胜。
“本王虽然年纪不如于公和兴公,却是早几年入会,听得长辈传言,当年实在干过几桩漂亮勾当。那时赤龙会刚刚设立不久,就遇到汉王谋反。英国公张辅就是我赤龙会的执事,本会为维护宣宗爷,揭穿汉王谋反,可说是立下不世奇功。只是世人不知,史书不载罢了。”
杨继宗此前就怀疑平定汉王之乱,另有背后力量行动,不禁好奇问道:“不知当年赤龙会曾有何作为?”
兴安瞪了杨继宗一眼,觉得此时情势如此紧迫,他还要问这些没用的事,颇不识大体。但兴安也没听说过当年之事,自也有几分好奇,见别人都不说什么,也不便打断,仍听郑王讲述。
“听说因那高煦在军中威望极高,我会前辈当初还不想揭发他的谋反之意,得知他要对宣宗爷,就是当时的太子,在归途中下手,就派人故意引太子一行走错了路,绕远跑到河南转回北京。没想到那汉王并不收手,竟然写密信给英国公,要里应外合反了天下。还是我会运筹帷幄,一面稳住高煦,一面帮宣宗爷准备兵马,后来才一举击溃了汉王的叛军。若无我会暗中操作,只怕又会生出一个靖难之变,要大动干戈了。”
杨继宗这才明白,当年英国公府中的清客被冰蜂毒死,必是因为他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重大机密。只可惜,赤龙会前后两次使用冰蜂,手段虽然一样,效果却是大不相同。
郑王接着道:“至于己巳之变,当时于公已经入会成为执事,兴公当时虽未入会,其中的事情应该也都知道。当时可谓是天崩地裂,皇上北狩,瓦剌兵临城下,上上下下都乱成一锅粥了。若不是我赤龙会在宫中朝中用尽气力,哪里就能安稳度过。谁知眼前不过皇上病重这么个不大的事,就叫我们撂爪儿没招儿了。难道真是我会的气数尽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