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2页)

律风一听,就知道老师已经对比过了。

“当然。”他笑着走上去扶着老人,“飞机云雾层层又隔得远,怎么会有乘船沿途看桥来得清楚。”

他们一路聊着海上看桥、空中看桥的不同体验,慢慢乘车前往富云县沿海。

名为《舰归航》的大型商业楼栋,站在海岸边,守卫着完工的南海隧道。

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深蓝色窗户,折射出温柔光亮。

光线在白天看起来,好像一艘艘舰艇并肩激荡出了一层层白色浪花。

宝岛一直以外强中干的印象闻名于大陆。

有了这座强军舰艇的商业大楼驻守,好像忽然获得了中国人该有的骨气,连大楼附近的破败楼房,都带上了即将大变模样的气势。

立安港灯塔是温柔,宝岛舰归航是威慑。

特别是最近的新闻,播出了菲律宾战火平息,开始了停战谈判。

身在安稳国度的人,才能更深的感受到和平的不易。

殷知礼站在《舰归航》面前,满意打量着入口处高挑的风帆。

“早些年菲律宾受到美国把持,还有力气跟我们争南海,现在……”

他欣慰地仰望自己的作品,“还是得有军舰保障,我们才能掌握话语权。”

作为心胸广博的建筑师,殷知礼不会在菲律宾刚刚结束战争,急需重建的时候,去嘲笑他们曾经的不自量力。

国家之间没有什么友谊,不过是为了各自利益,各取所需。

但是他作为中国人,想起过去与现在,对国家的决策和武力值感到骄傲。

并且对邻国处境感到遗憾。

他道:“我听建筑师协会的朋友说,这次菲律宾要邀请美国来协助重建?”

“嗯。”律风也见过类似的新闻,身边还有易兴邦这样渴望重返菲律宾的内幕人士,自然知道得更清楚。

“好像是菲律宾政府横向对比了各国提供的竞标方案,最终选择了美国建筑公司承接重建项目。”

在公平竞争之下,这样的抉择无可厚非。

即使易兴邦冷着脸讽刺菲律宾政客鼠目寸光,一定是不懂中国方案的精妙,律风也完全没有因为国家错失菲律宾重建项目感到生气。

不是自己国家的事情,律风的情绪都会弱许多。

中国援菲队伍依然可以回去继续工程,并且得到菲律宾政府的补偿承诺。

易兴邦也可以重返菲律宾,继续中菲国际通道上两座大桥的建设。

那么,他懒得去关心,中国建筑旁边的居民楼、政府厅究竟是哪国制造,更没空感慨,菲律宾人会因为美国的援建发生什么变化。

悠闲的律风,享受完假期,回到了久违的今澄市。

国院朝九晚五的准时上下班,使他这样习惯了高强度工作的人觉得无比轻松。

返岗第一天,律风带着愉快的心情,跟吴赢启做了汇报,顺便筹谋起下一个工作项目。

负责国内各大桥梁设计的国院,总有赶不完的工程。

然而,吴赢启对律风如春风般温暖,还能拿出好几个项目方案,让他慢慢挑。

毕竟,南海隧道跨海大桥项目持续时间太久,国院其他项目的设计进度,都步入了中期或者进入尾声。

不缺人,更不缺帮手。

律风这么一个经历过乌雀山大桥、南海隧道的优秀设计师,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等着职称评审,一跃成为新晋高级工程师。

于是,律风闲得发慌,坐在桥梁分院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一边翻设计图,一边查看自己错过的桥梁项目信息。

不到三天,他便收到了翁承先的联络电话。

隧道建设阶段,翁承先作为监督,比当初直接负责跨海大桥要轻松许多。

专业的沉管施工团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够帮他分担无数工作。

也使得他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翁承先声音温和,状似随意地问道:“你想不想去菲律宾看看?”

这话说得随意,好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律风清楚记得,瞿飞偷偷报了援菲项目,还被老先生提拎去加班,让他努力为国奉献。

翁承先绝对不是心系菲律宾的国际主义善人,更不会突发奇想,问人去不去菲律宾。

律风心里升起困惑,认真问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电话那段沉默片刻,回答道:“菲律宾搞了个中菲建筑交流会,特地邀请了我们南海隧道项目组……”

翁承先补充道:“国家批示了。”

经过国家批示的邀请,意义不同凡响,绝对不只是交流一下那么简单。

律风身在国院多年,懂得每一项批示背后深藏的意义。

那些写在文件报告上的简短文字,不是商量,更不是建议。

而是——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