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2/3页)
“恭喜苏老板,”她笑道,“那,我一人去玩了,不介意?”
苏敏官想了片刻,大度地摇摇头。
大鼻子维克多都明白的道理。林小姐没嫁人,去哪儿社交是她的自由。
想想也可笑,若他真是她的丈夫,别人给她的任何邀请函,都会递到他手里,由他选择定夺,这里可以去,那里不可以……
他想不出那种画面。小娇妻肯定气得当场和离。
再说,赫德这个人还算靠得住。既然是他邀请,他自然会保障自己的客人的安全和脸面,不会让她陷入险境。
苏敏官心中轻轻叹口气,忽然想,她真的喜欢去跟陌生人跳舞吗?
做生意就得互通有无。她那么爱惜自己的一个少女,既不能像男人一样,捏着鼻子跟那些油腻友商灌酒应酬,那也只能去洋人那里说说英文,认识点高端人脉。否则她生意怎么做得下去。
况且,她坦坦荡荡,压根没打算瞒着他。他自然应当投桃报李,给她充分的信任。
苏敏官想得通大道理,但本能的占有欲还在心里横跳作祟,想象洋人们端着酒、到处调情的鬼样,捏起她小下巴,严肃警告:“不许让人占了便宜去。”
虽然知道林玉婵心里肯定有这根弦,这话就像“注意安全”一样多余,但他也得明确说出口,让她明白自己心眼有多狭。
林玉婵见他面露凶光,忍住笑,有意逗他,也学出一副凶样,轻声说:“你也是哦。回来我会检查的!”
-------------------------------------
“林小姐,你总算来了,这边!”
赫德端着一杯洋酒,笑着招呼林玉婵进客厅。
今日马戛尔尼的家庭宴会,原本他也是个应邀的客。然而赫德却候在走廊,反客为主,几乎把每个来宾都招呼了个遍。
在办公室里事必躬亲,在社交场合也强势控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海关总税务司大人野心勃勃,前途无量。
林玉婵微微一笑,脱下防寒斗篷,递给身旁的中国丫环。
赫德还在汉口优哉游哉地社交。她心里有点焦虑,戒严令到底何时能取消?
维克多正和李维诺夫及几个俄商寒暄,看到她,分不开身来叨扰,只隔空喊一句:“林小姐今日穿着不俗,真是光彩照人哪!”
林玉婵低头看看自己身上。啧,嘴儿真甜。
为着一次临时起意的酒会,她可不会再满世界找高端定制。“荷塘月色”的心理伤疤还没愈合。在挣到一千两银子之前,坚决不在衣服上乱烧钱。
而作为女眷,若是穿着太朴素,又显得不尊重主家。于是林玉婵灵机一动,请苏敏官陪着,到成衣铺租了合体的男式丝绸长衫,借了他的玉扣帽子腰带,稍微一捯饬,就成了同治年间最时髦的海派洋少。
毕竟,男人的身份地位都是内化的,不需要繁复的首饰刺绣来抬身价。因此,相比同档次的女装,男装要显得朴素得多,也容易搭配。这是中西通用的规律。
反正这酒会里大多数人都穿洋装,只有极少数人穿中国服装,礼数上没人会吹毛求疵。
林玉婵快速四周看一眼。这马戛尔尼府也怪有趣,从外面看是英式洋楼,内里却是檀香缭绕,中式布局,门口候着低眉顺目的丫环。墙上供着神位瓜果,屋内散落着各种不知从哪收来的红木老家具,从明式到当代四世同堂,随意地散落各处,像是疗养院里围着唠嗑的退休老干部。
看来这位马戛尔尼先生,融入中国文化的意愿很强烈。
等等,马戛尔尼先生……
林玉婵现在才反应过来,这姓氏耳熟!卷子上见过!
“没错。”赫德看出她的惊讶,轻声向她介绍,“七十年前,曾经谒见过乾隆皇帝,并坚决不肯跪拜磕头的英国使节,和今日这位马戛尔尼先生出自同一家族。另外,如果一会儿你和他讲汉语——尽管他说得并不地道——并且称呼他的中国名字的话,他会很高兴。”
林玉婵好奇:“他有中国名字?叫什么?”
赫德翘嘴角,掩饰住一丝戏谑和鄙夷,伸手在蒙了雾的穿衣镜上,写下两个潦草的汉字:
“清臣。”
林玉婵:“……”
这位马先生真是给祖宗丢脸哪。
忽然门口有人笑着招呼:“赫大人吉祥!——啊,这位是谁,恕我看不清,唐某这厢有礼——”
唐廷枢眯着一双近视眼,把外套交给随从,说着流利的英文,左右逢源地跟赫德打招呼。
怡和洋行大买办,华夷通吃的敛财大王,不管驾临何处都会有人抢着邀请。
在赫德眼里,唐廷枢就是个大写的巨额缴税单。赫德双眼一弯,带着发自内心的愉快笑容,赶去和唐廷枢握手。
顺便介绍:“你可能认识这位林……”
一转头,身边空空。林姑娘大概是害羞,已经不知躲到哪儿去了。
赫德摇头笑笑,跟唐廷枢寒暄起来。
林玉婵躲到走廊,觉得有点骑虎难下。
可千万别让唐廷枢认出来。
她今天倒是依旧穿着男装,可要是唐廷枢问起,一个义兴小船工怎么会出现在高端酒会上……
总不能说,苏老板知道您要莅临,特意派我再来伺候?
她灵机一动,循着声音,走到有女眷的一间客厅。
唐廷枢毕竟还是传统中国人,不会专门去和太太们社交。
训练有素的丫环低头走近,礼貌给林姑娘引路。
于是林玉婵见到了她降落大清以来,第一对跨国组合夫妻——马戛尔尼先生,也就是马清臣,而立之年,风华正茂,生得细皮嫩肉,很是英俊。唯独颏下按照维多利亚式审美,留着两丛极茂盛的金色胡须,从背面看,好像下巴上长了两只白胖的萝卜。
而他的新婚太太,旁人介绍名叫郜德文。她二十岁左右年纪,身材比一般西洋妇女还高大,眼珠子黑白分明,眉宇间带着一股子英气。她穿着汉式袄裙,裤管下一双天足,大大方方地套了双特大码绣花鞋。那鞋头还顶着一对绒花,让那双脚显得格外又大三分。
林玉婵眼睛一亮。来到大清以来,极少看到打扮得这么不拘束的妇女。
但郜德文初入西洋社交场合,神态还是有点拘谨,正朝着来往的洋宾客们礼貌微笑。
气氛还没完全热起来。请来的小型室内乐队还在热身,几对绅士太太在礼仪性地跳了两下,又去喝酒吃点心。
忽然,哗啦啦,人们举起酒杯,欢声笑语。
“敬马戛尔尼太太!恭贺新婚!您不要怕羞,来一段嘛!”
“您的丈夫都许可了,让我们开开眼界,好不好?”
“我们还没见过中国功夫呢,这么美丽的夫人,耍起拳脚一定美不胜收,马戛尔尼太太,让我们饱饱眼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