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卷(第5/17页)
“自古红白喜事花费甚巨,中国百姓颗粒归仓,勤俭节约,也唯有在这两件大事上,最舍得花钱,你这营生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收敛钱财,只怕也不菲。”王辰感慨道。
别看这师徒俩做的事情下九流,但只怕也是一个大户,之所以看上去颇为穷苦,应该也是为了低调。
毕竟靠殡葬发大财,不是正道,他们师徒孤寡两个若是引得别人眼红,怕是麻烦有无数,说不得还要吃官司,这般收敛一些,也显出师长宫处事的智慧来。
王辰这般想着,忽然一拍脑袋,问师长宫道:“你这秘药能用在尸体上,应该也能用在活人身上吧!那收刀口的药——就是最好的金疮药啊!炮制铁尸的秘药,若是用来练外家功夫,岂不是能轻易速成?能使得尸体面色红润,年轻的药,若是给小娘子美容,岂不是美颜神药?”
王辰说着说着,悚然大惊,难怪下茅山曾是大明左道第一,这般指甲缝里漏下的东西,在他那个时代也是能创造数百亿美元产值的宝贝啊!
师长宫凑到王辰面前,小声道:“回少祖师的话,那收刀口的秘药,确实也是一种上好的金疮药,唤作‘金玉散’,给活人用,效果更胜一筹。那铁尸秘药,也是一门‘僵尸拳’外家功夫的秘制膏油,但若是没有辰州言家的僵尸拳内法,用这药练功的人,纵然能炼成一身刀枪不入的横练功夫,也会失去痛觉,三五年后渐渐全身麻木,有如活尸,等到连呼吸都麻木了。那就把自己练成一具铁尸了!”
“而那让死人面色红润,年轻的红颜散——却没人想到还能用在活人身上,这死人用的晦气东西,谁会往自己婆娘脸上涂啊!而且咱们下茅山名声着实不好听,门下弟子也——老道今年五十有三了!还没讨着婆娘。老道入门的时候,还是咱们下茅山鼎盛之时……”
“敢情你们一门都是单身狗啊!”王辰瞪大眼睛,指着师长宫道:“你让我做你们的少祖师……那不是害我吗?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算了!”王辰摆摆手,也不看一脸迷茫的师长宫,叹气道:“说正事吧!”
“我大致也猜到了你们为什么不卖药的原因……这些秘药太珍贵,透露出一丝,你们都有无数的麻烦,哪有吃死人饭简单轻松……赚的又多,在这个世界,卖美容护肤品还真未必有赚死人的钱,赚的多,那些大户人家,为了图一个孝顺名声,金山银海都能眼睛不眨的泼出去。”
“女人的钱比男人的好赚,小孩的钱比女人好赚……但最好赚的,还是死人的钱啊!”
师长宫陪笑道:“少祖师说的是,我们师徒俩修行的资粮,都是由死人赚来的……人家嫌弃我们晦气,也少来找麻烦,不然我们师徒早不知道埋在哪座荒坟里面了。”
神鬼大明5
王辰看过下茅山一脉留下的秘药之后,虽然晓得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才是一个宗派最重要的底蕴,但还是免不了有些失望,他真正想看的,其实是师长宫口中的那些‘道法’和‘法力’,这对于一个成长在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又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他一边随口应付着师长宫,一边思考着,怎么才能了无痕迹的将话题引到这方面。
“你刚刚提到辰州言家……这个言家家传的武艺——僵尸拳,居然需要我们茅山的炼尸秘药的辅助才能练成。可见这言家跟我们茅山关系不一般啊!”
师长宫答道:“确实不一般,这言家本就是我们下茅山的外门势力,九公祖师在的时候,每年都有言家子弟来我们茅山学艺,他们的拳法也只有得到我们茅山的金银尸秘药才能大成,祖师更是赐他们炼制铁尸和铜尸的秘药,让他们在言家就能将拳法练至小成。”
“后来,下茅山遭逢大难,长老弟子被屠戮一空,金银铜铁,飞天夜叉的炼尸秘药只遗留铁尸药,道法也大部分失传,言家拜入茅山的弟子死伤大半,这才慢慢断了联系……不说言家,就是闽南温家、也不是我们下茅山外门走?”
“左道四姓,唐,雷,温,言,有两家属于我们下茅山的势力,下茅山全盛之时,整个东南三省,闽南的巫师,广东的拳南拳门派、地师,广西的巫蛊,乃至湘西的水师,赶尸匠,湘西、闽南、两广、云贵,这些地方的三教九流之辈,那个敢不接九公的符召法旨?自称茅山道士,三茅真君,九公祖师门下走!”
“也就是现在,下茅山落魄了。当时团结在下茅山外门的左道势力四散……少祖师!虽然下茅山嫡传一脉,只剩我们三人,但下茅山门下,依然遍布云贵,两广,湘西,闽南,只等祖师重现茅山道法,振臂一呼,即刻门徒云集,重立下茅山道统!”
王辰未曾想到,这个只在香港老电影和鬼怪故事中出现的茅山道士,居然有如此势力,若真如师长宫所说,这个门派一定藏着许多的秘密啊!其中最神秘的,应该就是那个开创茅山道统的九公祖师,茅山一脉的道法,似乎全部源于自己乘坐的维生仓,那位九公祖师天纵奇才,不知道从维生仓中发现了多少秘密,王辰隐隐觉得,自己和下茅山一派,似乎有解不开的联系。
他沉吟片刻,问道:“既然下茅山一脉曾经如此辉煌,那为什么会如今落得嫡脉只剩下你们孤寡两个的下场?”
师长宫想到那一幕,不由得泪流满面,悲痛欲绝,他跪拜道:“少祖师,我们下茅山落得如此下场,是有血海深仇的啊!想九公祖师,不过茅山上清宫一扫洒道士,得少祖师之棺而修成真人,威压东南,开宗立派,那上清宫瞧不起祖师,却拿不出一个可与祖师相提并论之辈,彼时,道法显圣,龙蛇陆起,乃大争之世,诸多上古法宝纷纷出世,大部分为全真派所得。”
“我正一派,唯有龙虎山得了一件上古法宝,另有一人,便是我九公祖师,也得少祖师所牺之棺。只因我九公祖师不是受箓道士出身,上清宫之辈,竟斥我祖师为小辈。九公祖师无量真人,岂能受此辱?”
“当时一场斗法,我下茅山一脉七位道人,随祖师一并闯山,败上清宫道士七十六人,让彼辈羞于见人,不得不答应九公祖师开山立派,统摄东南旁门,世间左道,九公祖师念上清宫传道之德,尊其为上茅山,自甘将自己所创立的宗门,退为下茅山。”
“这是何等大德大量?”
“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我正一派符箓三山,只因祖师与上清宫之争,便斥我下茅山为旁门左道,不能于其并立,蜀中青羊宫、江西龙虎山,都有真人鼎镇,就是没有真人的阁皂山之辈,也敢瞧不起我们!祖师将东南数省的宫观拱手相让于上清宫,以数省左道,天下旁门为立教之基,立我下茅山旁门第一宗,从此,天下皆称九公为旁门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