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2页)
王氏被她这话捋顺了毛,虽然奇怪自家这儿媳妇突然讲起了礼数,但还是忍痛在街边买了半斤丑橘半斤鸭梨,“那咱们就去坐一坐说会儿话,不在那儿吃饭。”
之后王氏便一边和路人打听,一边照着记忆里老宅子的位置带他们寻了过去。
半个时辰后,顾茵三人终于到了王家老宅。
王氏没有说谎,王家当年在寒山镇那可是数得着的人家,那二进的宅子白墙黑瓦,阔门高墙,气派得很。
无奈这些年是真的败落了,宅子倒还是那间宅子,但屋头檐角,墙根处都有些破破烂烂的。
王氏一边嘟囔着:“这宅子多半是卖给他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听到他们的新住所”一边敲了门。
过了半晌,一个老管家慢悠悠地应了,看到她的时候惊喜地道:“小姐回来了!”
王氏见了也是一喜,道:“忠叔!”
忠叔乐呵呵地应了,连忙把大门推开把他们往里面请。
而此时王家内宅里,大嫂赵氏和二嫂邹氏正坐在一起说话。
赵氏有些怨怼地看着邹氏说:“弟妹早些时候怎么不让我劝着她去应征?那契约一签,咱们也就不用在管她了。”
邹氏素来看不上这个嘴笨人蠢的大嫂,但眼下她们发愁的是同一件事,便也不说她什么,只解释道:“小妹虽然信了咱们,但她儿媳妇病着,咱们说的更多,可就要露了马脚了!”
“能露什么马脚?她那么些年没回来,当了半辈子农妇,能知道什么?”
外头都在说远洋船行招女工是份好活计,但是王家消息比一般人家灵通,知道这远洋船行早几年就在别的地方招过人,结果就是那些女工一去不回,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后来那些女工的家人闹了起来,但是远洋船行只说外头染了瘟疫,所以才连尸首都没敢带回来。
随后她们在赔付一笔银钱,又有当朝权宦背书,把闹得凶的都关进了大牢,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这件事远洋船行在京城州府那样的大地方可谓是臭名昭著,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到远山县、寒山镇这种小地方招人。
“嫂子莫急,”邹氏拿起茶盏,慢悠悠地用茶盖拨了下浮沫,“晚些时候让咱们男人一道去,只说是听闻他家儿媳身子不好特地去看顾的。”
赵氏一想也是,当嫂子的说话自然没有亲哥哥顶用。
也就是这时候,忠叔激动的声音从外头传来了。
老爷子是真的高兴,一边小跑着一边喊“贵客到!”。
“这老疯子怎么又出来了?”邹氏重重地放了茶盏,不悦地皱起了眉。
忠叔是王家老仆,打小就跟着王家老爷子。
自从二老去世后,这老仆就得了失心疯,听不进人话。
两家人本想把他赶走,但无奈族中长辈都记得他这号人,便也不好明着做出那样绝情的事,只把他赶到柴房住着,给些冷饭冷菜,当条看门狗养着。
昨儿个听闻王氏回来了,邹氏已经交代了门房说若是有生人来寻就说主家换了人,但没想到这老疯子竟又跑出来了。
“也不知道谁来了。”
说着话,赵氏和邹氏出了屋,而家里其他人听到响动也都出了来,没多会儿,一大家子人就都到了大门口。
两家都是三代同堂了,加起来足有二三十口人。
王氏初时看着忠叔那高兴劲儿不由也跟着笑起来,但等看清这二三十口人的穿着打扮,她就笑不出了——
只见打头的赵氏和邹氏还是穿着早上灰扑扑的旧衣,而家里其他年轻些的媳妇,那都是绫罗绸缎,光鲜亮丽,几乎是人人头上一套赤金的头面,手腕上一根拇指粗的金玉镯子。
这就是她两个老嫂子说的揭不开锅、吃不上饭的家里?!
王氏气地后槽牙咬得吱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