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读书离不开笔墨纸砚,文大老爷在这些山都不吝惜,选了好的送给自己唯一的学生。

只是他选的太好了,刚念书几个月的武安觉得自己的字,根本配不上那么好的东西。可他也知道家里之前不算富裕,一直都没提,只是每次练字的时候都会慎之又慎,因为不敢放开手脚练字,他的字进步一直不大。一直到顾茵那次另外准备了纸笔让他写传单,他才算放开了手脚好好练了一练。

“好。”顾茵答应下来,又去看顾野。

顾野早就在等着了,开口就道:“我、我要个丫鬟。”

“小野你要个啥?”在旁边洗新衣服的王氏听到这话,差点儿从板凳上栽下去。

顾野蹿过去把王氏扶稳,茫然道:“咋了啊?我要个丫鬟。”

王氏好笑道:“你又是哪里听来的?人家大侠行侠仗义可不带丫鬟!”

“不是,大侠没有,但是少爷,可以有。”

少爷和丫鬟……这要搁十四五岁的男孩嘴里说出来,估计要让人产生旖旎的联想。从个小豆丁嘴里说出来,虽不旖旎,但也够奇怪的。

“那顾少爷,您要丫鬟做什么呢?”顾茵无奈扶额,已经在思考是不是不该把这小子放养了,怎么会这么点大的人要个丫鬟,在外头都学的什么啊?!

顾野理所当然道:“丫鬟洗衣服,我穿白。”

王氏和顾茵都当即都忍不住笑起来。

“这可真不好给你买。”王氏抹着眼泪花道,“不然你自己到处看看哪家有卖的,自己先买了,领回来让我和你娘去给银钱。”

灾年荒年的时候,卖儿鬻女那是常态。现在外头兵荒马乱的那些地方,这种情况应该也不少见。

但是寒山镇在县太爷和关捕头的治理下,百姓都安居乐业,再没本事的男人去码头扛扛沙袋,那也能挣够一家子的嚼用。若是家里没男人的,那就如李氏母女那般,接一些缝补浆洗的活计。若是小一些的孩子,那更有善堂接管。

县太爷虽然不是特别英明神武、断案如神的那种世间罕见的人物,却也是不可多得的、半分银钱不多拿的清官,收上去的税除了上交朝廷的部分,其余的都用之于民。谁家好好的要卖儿鬻女,县太爷肯定要过问。

顾野听完点点头,认真道:“那我自己去买。”

话音未落他就撒丫子往外跑。

和隔壁关捕头学了个把月,这小崽子学会了基本的吐纳,跑起来那叫一个脚下生风,顾茵要把他喊住的话还没出口,他已经跑得没影儿了。

一直当天晚上,顾野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十一二岁、黑黑壮壮的小丫头。

王氏和顾茵都傻眼了,问他说:“你不会真给自己买了个丫鬟吧?”

顾野摇摇头说没啊,“不是买的,我捡的。”

说完顾野掏出一张纸塞给顾茵,顾茵看了惊得话都说不出来——这居然是一张卖身契的文书,而且买主和卖方都把手印按好了。

王氏探头看了一眼,惊呼道:“哪里来的卖身契?小野你会写字?”

顾野说不会啊,又解释说:“街边十文钱,就能写一个。”

“你……”顾茵一时间真不知道怎么说他,转头去看王氏,王氏心虚不已,直往后躲——

她当时就是和孩子开玩笑的,没想到他当真了,还当天就领人回来,连卖身契都签好了。

他们刚说上话,那一声不吭的小丫头突然栽倒在地上。

王氏把人捞起来,抱回屋里。

照顾了顾野这段时间,王氏都快成半个儿科专家了,看这丫头呼吸均匀,脉搏有力,再一摸她扁扁的肚子,就知道她是饿的。

家里现在都是店铺里吃喝,灶房里也没什么好东西,顾茵熬了一点白粥。

等粥的时候她把顾野喊到身边,问他哪里捡来的。

顾野回答道:“城隍庙捡的。她好笨,有供品她不吃,饿的不行了。我说我家有饭,要丫鬟,她就跟我走了。”

“不许这么说人家。”顾茵点了点他的鼻子,又问他:“那这卖身契怎么回事?”

“城隍庙边上有书生摆摊,他听到我们说话,主动说的。”顾野心痛地摸着自己瘪掉的荷包,“十文钱,好贵哦。”

没多会儿一碗白粥熬好,顾茵送进屋,那女孩闻着香味就醒了,不用人喂,她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一碗粥,而后就开始一个劲儿地和她们道谢。

女孩的口音并不是本地的,王氏问她是不是和家里人走散了,又说隔壁住着为人很好的关捕头,可以帮她寻家人。

那小丫头一听这话反而急了,挣扎着下地要给她们下跪,求她们别报官。

安抚人不是王氏的长项,她从炕上起身,让顾茵去和她说话。

顾茵温声道:“你先别急,我们只是想帮你找家人,并不是要拉你见官的意思。你既然不愿,我们自然也不会惊动官府的人。你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小丫头咬着嘴唇,犹豫了好久才开口道:“我不是这里的人,家在云来县白柳村。生下来就没见过我爹,前几年娘也改嫁了,说管不了我了,把我留在老家。今年几个伯娘和婶婶说家里孩子太多了,养不活,要把我嫁给城里的瘸子,我就典当了娘留给我的银花生,换了船钱跑出来了。”

“云来县……”王氏仔细回忆了一下,忍不住惊呼道:“乖乖,那可离我们这里有上千里路,你怎么跑的这么远?是你娘改嫁到这里了吗?”

她说不是的,抠着手指尴尬道:“我不知道我娘去哪里了。我没出过村,只听说坐船可以去别的地方,就随便坐的,没想到一坐就出来这么远。谢谢您一家的救命之恩,我往后一定好好干活,好好报答你们!”

说完她就下了地,噗通一声跪下,给两人磕头,王氏和顾茵拦慢了一步,就听“砰砰”两声,她已经结结实实地连磕了两下。

王氏听着都疼,赶紧把人拉起来,按回炕上,说:“真不用,就是一碗粥而已。”

说着那丫头的肚子又咕咕叫起来,顾茵就说锅里还有,她再去盛一碗过来。

等到顾茵出去,王氏也跟过去,和她嘀咕道:“小野真没说错,这丫头看着脑子不大……”

顾茵看她一眼,王氏又改口道:“看着怪实诚的。”

婆媳俩到了灶房,顾茵换了海碗,又盛了一大碗粥,王氏翻箱倒柜的,找出半缸子过年腌的咸菜。

就着咸菜,那丫头又三五口喝完一大碗粥。

天色也晚了,洗漱之后,王氏让那丫头在自己屋里歇着,她自己则和顾茵他们挤在一间屋。

睡前王氏和顾茵又确认银钱都已经放在一处锁好,前后门也都上了锁,再把他们睡的屋子也上了锁,就一起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