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奇点前夜(第7/8页)
从这一天中午开始,他就守候在大厦外,远远地观察着咖啡厅内的状况。三点刚过,朴俊海准时出现了,他坐到靠近落地窗的位子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宁翌隔着玻璃远远地望着朴俊海,只见他戴上一副镜框宽大的眼镜,旁若无人地注视着面前的空气,手指在空气中娴熟地戳点着。
他正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才看得见的全息图像世界中。
自己的机会来了,宁翌意识到,他转身向大厦大门口快步走去。他看到保安正端坐在玻璃岗亭里,负责地检查每位进出者,只有挂着门卡的员工才能出入。
宁翌深吸了口气,竖起了夹克衣领,低头走向了大门。
“거기서(站住)!”保安大声喊道。
他佯装没有听见,继续加快步伐,穿过大门,径直向咖啡厅走去。好在咖啡厅距离大门并不算远,他顺利地抵达了咖啡厅。
他快步来到了朴俊海面前。
“朴先生——”宁翌紧张地用英文唤道,他的心快要跳到嗓子眼了。
朴俊海慌忙摘下了眼镜,抬起头,惊愕地望着出现在他面前的陌生闯入者。
宁翌正要赶紧介绍起自己时,两名保安也急匆匆地赶到了。
朴俊海用目光示意保安少安毋躁,让宁翌说完话。
“朴先生,请原谅我的唐突,上一个月我有幸聆听了你的一次演讲,就是在《灰烬之塔》为李诺举行的葬礼上,你的悼念词让我深受启发,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我想当面向你表达一个感谢。”
他急切地说着,生怕保安打断了他的话。
朴俊海皱着眉头望着他,但很快,他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又恢复了之前的从容。他示意保安离开。
“年轻人,你坐下来吧。”朴俊海一开口竟是极其标准的中文。“朴先生,你怎么知道我是中国人?”宁翌诧异道。
“这并不难办到,你一出现在我面前,我的眼镜立刻通过网络取得了你的所有个人信息。”
宁翌愣愣地点了点头,“朴先生,你真的会中文?”
“是的,我曾经作为留学生在中国生活了三年时间,古老的中国文明让我着迷。在我看来,那些朴素而又极具智慧的中国古代先人哲思或许是解决当下人类困境的一把钥匙。”朴俊海面带微笑地说,“好了,年轻人,我很想知道你刚才所说的启发是什么。”
宁翌拘谨地在他面前坐了下来,犹豫着开口讲述起了他与朵儿的故事。
朴俊海认真地听完了故事,又思考了片刻,缓缓开口道:“你的故事很精彩。最终你并没有屈服于世俗的价值观,违心地放弃一段感情,而是选择了忠诚于自己内心的真实。”
“谢谢。在葬礼上,你说到物质都是短暂的,唯有人的经历与情感是永恒的。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宁翌充满感激地说道。
“你相信这样的说法?”朴俊海注视着宁翌。“我相信。”宁翌没有犹豫。
朴俊海赞赏地点了点头,“年轻人,你的工作是什么?”
“程序员,在中国又被称为IT民工。”宁翌充满自嘲地笑了笑。
“噢,程序员,非常好,你应该对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有着一定的感触。”
“你的意思是?”
“我们现实的物理世界看似繁复无限,实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束缚与局限,我们的肉体笨重,即使再近的旅途都会付出不少精力与时间;高昂的房价,寻找配偶的物质基础,婚姻生活的柴米油盐,培养下一代的巨大成本……这些就像无处不在的地心引力般始终如影随形,桎梏着我们。而在代码构成的虚拟网络世界中,我们却能够摇身变成不所不能的神祇,优雅而诗意地栖息在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能够瞬间去到你想要去到的任何地点,仅仅依靠创造力就能创生出你想获得的世间万物。除此之外,网络数字化生存实际上相比笨拙低效的实体还更加绿色节能,更加降低日益饱和的地球生态圈的负荷。这难道不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文明衍续方式吗?”
宁翌愣怔住了,让他感动不已的不仅是朴俊海超前的理念,还有对方初次见面竟对自己推心置腹起来,半晌后,他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疑惑:“可是,我们的现实世界有足够多的物质支撑起这样复杂的虚拟世界吗?当越来越多的人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中,当所有人都从灰头土脸的蚂蚁变成了美丽优雅的蝴蝶,我们真实的社会不会停滞下来吗?”
朴俊海没有立刻回答,他在慢悠悠地端起咖啡轻啜了一口后抬起了目光,意味深长地望着宁翌。
“你觉得,网络世界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我们所能攫取的能量还不能让地球上所有人都过上物质富足的生活?”
“我过去从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你有没有读过你们中国大文豪苏轼的《前赤壁赋》?”
“我似乎读过,但我忘记它讲的是什么了。”
“好吧,这篇散文中有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朴俊海竟绘声绘色地朗诵道。
“能为我翻译一下吗?”宁翌不好意思地说。
“东坡先生认为,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尽可以自由地攫取与享用。”
“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们拥有的资源难道不是有限的吗?”宁翌不解道。
朴俊海未置可否地笑了笑,他转头眯缝着眼睛望着窗外的太阳,“你有没有思考过我们地球上各种能源的真正来源。”
“似乎很多是来自……太阳。”宁翌犹豫地回答。
“小伙子,你的答案很正确,我们如今能够利用的风能、水能,甚至是石油,全都是太阳投射到地球上能量的不同转化形式。可是,你知道吗,我们地球表面只吸收了整个太阳光的二十二亿分之一,而我们文明又只汲取这二十二亿分之一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可以有办法攫取地球之外更多的太阳能量,我们文明的级别不知还能向前跃进几个数量级。”
“可现在我们能够办到吗?”宁翌震惊道。
“现在还不行,但我们快可以办到了。”朴俊海望着他的眼睛,“日冕公司的‘光幕计划’已经启动。”
“‘光幕计划’?”宁翌仍是一头雾水。
“是的,我们公司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建造了一面极其广阔的太阳能薄膜。薄膜将吸收大量的太阳能,再以微波的形式传回地球表面,供人类使用。”朴俊海平静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