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71)(第3/3页)
她深吸一口气,目露希冀,坚定道:“就算一时被人误会,我相信总有一天,后世会给予我哥哥正确的评价。”
季鹤卿用力点了点头,也同样坚定地说道:“时人多误会英雄,但是历史定能还其荣光。”
是的,苍哥儿的牺牲和付出,一定不会被忽视,被遗忘。百姓是健忘的,但是百姓同时也是长情的,他们会懂得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
然后季鹤卿目光在颜静姝胸前的胸针上一扫即离,若无其事问道:“你这个胸针我之前从未见过,是别人送的吗?”
“不是别人送的,是我自己买的,好看吗?”
季鹤卿终于笑了,“好看。”
颜静姝微微一笑,轻描淡写说道:“某人不送我,我只能自己买了。”
季鹤卿受到了惊吓,一向伶牙俐齿的他难得张口结舌的瞪着颜静姝,目光在她脸上仔仔细细搜检着,试图发现一些让他坚定信心的蛛丝马迹。
只是……他注定要失望了。
颜静姝的养气功夫是跟自己哥哥学的,在这几年里经过多番锻炼已经炉火纯青,绝不让别人看出一丝自己的真实情绪。
此时她就这样气定神闲的坦然接受季鹤卿的打量,目光清澈平和,季鹤卿越看越沮丧,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说不定阿姝根本没有那个意思?
他硬着头皮开口问道:“某人……是指谁?”
颜静姝笑吟吟的望着他,亲昵地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脸,娇嗔道:“真是个呆子,你觉得还能是谁?”
然后颜静姝就在季鹤卿的脸上欣赏到了番茄的颜色,就好像被恶霸调戏的良家妇女。
她又没忍住,笑了起来。
笑过后,心下却有点怅然。如果哥哥在就好了。
想到哥哥在海州的遭遇,颜静姝心下隐痛,面上却依旧言笑晏晏。
这件事和卿卿没有关系,她如果难过的话,卿卿只会更内疚自责,所以她不能露出丝毫。
现在想来,在美国的那段日子,竟然是他们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在哥哥回国后,有些事,他和她,以及他们就都身不由己了。
事情到如今的地步,谁也怪不着,这是哥哥的选择,她虽然心痛,但是现在也只能笑着祝福他,理解他了。
时局越发艰难,哥,你一个人在国内,要好好的啊。
哥既然不想结婚,那就让她替他结婚吧。这样也能给娘一点慰藉,也算给颜家留个后。
思及此,颜静姝扬起嘴角,露出一个温暖和熙的笑容,“卿卿。”她温声道:“你我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开始考虑人生大事了。”
……
一个月后,一封远渡重洋的家信从美国送到了海州青县的乐景桌头。
信是季鹤卿寄过来的。
乐景放下信后,面色颇为古怪。
久违的系统提示声在他脑海里响起:【颜静姝偏离原定人生轨迹80%,奖励主播乐景10万积分,累计积分80万】
在颜静姝当了报社经理的时候,就已经偏离70%的人生轨迹,现在进度又前进了10%。
等到100%的时候,就是乐景离开这个位面的时机。
乐景回国前,交代过季鹤卿,让他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但是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好兄弟是这样替自己照顾妹妹的。
真是“兄弟情深”。
乐景也知道这些年,母亲一直在催婚,小妹被催的头都大了。
他倒是不在意,还在信里劝母亲想开点,小妹才27岁,还小呢,那么早结婚干什么?她就算一辈子不结婚,也养得活自己,既然如此还急什么?婚姻可是一辈子的大事,自然要好好挑选。
他本以为姝儿会挑个入赘的家庭煮夫,没想到她最终青睐的还是季鹤卿这样的事业型男人。
……明明他在回国前,他们还没有一点苗头不是吗?
如果现在在美国,乐景一定要好好考验季鹤卿一下。他如珠似宝的妹妹可没那么容易嫁给外面的臭男人。
啧,便宜那小子了。
所以……季鹤卿要成为自己的妹夫了吗?
他无奈扶额,在最初的不忿过后,嘴角轻松上扬,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
季鹤卿的人品他还是信得过的,是个良配,姝儿眼光不错。
这也算是这段时间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乐景小心把季鹤卿的信放在他专门准备的收纳盒子里。
在书桌上,还散落着一些信件,都是他的同学们来骂他的。
对于这些,乐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觉得有太难过。
反倒是顾图南比他还难过,听说他还和一个说他坏话的同学大骂一场,险些割袍断义了。
这些日子以来,也是他多番给同学们写信替他辩白解释,不少同学也因此对乐景改变了看法。
乐景从不在意这些人的评价。
不遭人恨是庸才。
只要他继续沿着自己的路前进,在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骂声。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顾图南好像怕他想不开,这些日子,隔三差五给他写信,鼓励他,让他不必失落愤懑。
乐景感念挚友的心意,胸中就连最后一丝愤懑不平都没有了。
挚友贵精不贵多,他穿越而来,能结识这样两个胆肝相照的好兄弟,不虚此生。
……
有了洋人旗帜作为威慑,乐景在海州的办学事业再也无人阻挡,得以飞快发展。
在发展教育的同时,乐景也开始着手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当前国内仍然是农业社会,他培养出来的学生若无法找到赚钱的工作,他们是绝不肯在学校学习的。
所以乐景认为是时候建厂了。
在学校里进行职业培训,然后把学生们送进工厂,用自己的双手和技术赚钱,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的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1886年年末的时候,乐景相继在海州的几个沿海城市建成了纱厂、纺织厂和造船厂。